劳动合同法草案意见内容摘要:

人单位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严重,有的餐饮业单位好像永远在招聘,永远在试用劳动者,招聘的人员竟有 90%以上,甚至是 100%都不合格,建议草案明确规定在试用期内,除 非法定事由用人单位不得任意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提前通知,并规定相应的经济补偿。 为遏制部分用人单位恶意使用试用期,建议增加规定年度内试用和录用人员比不得超过 120%。 有的建议,明确废除见习期。 见习期是计划经济时期,人事和教育部门专门针对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转为国家干部编制前,制定的考核时间,是人事制度下的一种做法。 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在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中,使用见习期的概念,时间一般为一年,在见习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任何经济补偿。 有的群众强烈建议,在草案已经明 确规定试用期的同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见习期概念。 4 各地人民群众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意见。 十、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收取财物、不得扣押证件 草案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担保的名义收取财物,有的群众提出,在实践中该规定很容易被规避,用人单位可以不以担保名义而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如体检费用、高额服装费、纪律违约金等,因此建议修改为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任何财物。 有的用人单位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用人单位为避免劳动者随意离职带来的管理风险,如配发给员工使 用的价值较高的劳动用具,倾向于收取一定的押金。 确实有许多不规范的企业和个体户以此欺诈劳动者,但不应对企业收取财物防范风险的做法一刀切,而是应设定严格的条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应同时考虑企业的利益。 有的反映,很多用人单位都采取签定担保书的形式,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人即介绍人,为其工作表现作担保,建议对担保的形式和内容作出进一步的规定。 很多群众认为,用人单位收取财物和扣押证件的做法在实践中非常普遍,建议对用人单位的这种非法行为加强监督,增加规定吊销用人单位证照的处罚,并与居 民身份证法的规定相衔接。 十一、关于可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的培训 有的群众认为,草案第十五条规定不明确,应明确规定除了由用人单位提供培训费用,同时是 6个月以上脱产专业技术培训外,其他培训一律不得约定服务期,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有的认为,用培训时间的长短作为是否可以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的标准不科学。 不同的专业技术培训需要不同的时间,有些高级培训无需太多时间,但产生的费用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 建议增加规定 培训费用达到一定金额的 也可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 有的用 人单位认为,计算劳动者所承担的违约金的标准不应仅是培训费用,还包括脱产培训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福利。 有的劳动者认为,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是用人单位理应支付的成本,违约金的标准太高,建议折半。 有的认为,草案规定只有在由用人单位提供培训费用,同时是 6个月以上脱产专业技术培训的情形下才能约定服务期,将会产生一定的弊端。 第一是导致用人单位不愿出资对劳动者进行少于 6个月或者不脱产技术培训,影响劳动者的职业发展;第二是影响大学生在大城市的就业。 在很多大城市中,用人单位的普遍做法是为大学生解决户口,同时规定一定的服务期,本草案的规定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十二、关于竞业限制 有的群众赞成规定竞业限制,反映在有些地区,由于某一行业非常发达造成劳动者,特别是技术人员相对短 缺,同行业之间互相挖人非常普遍,已经直接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 有的群众反对规定竞业限制,认为这是对劳动者劳动自由的不合理限制。 有的群众提出,依据规定知晓商业秘密的劳动者不得到生产与本单位同类产品或者经营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者业务,那么离职的劳动者靠什么来生活。 建议明确商业秘密、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同类产品和业务等概念,适当缩小竞业限制的范围。 在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问题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意见 相左。 有的用人单位认为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不少于劳动者年工资收入的标准太高,有的国家规定为年工资收入的 50%。 有的劳动者认为,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太低,应明确规定竞业限制期限超过一年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年工资收入乘以竞业限制年限的数额。 没有约定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的,按两年计算补偿。 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违约金问题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意见也相左。 有的劳动者认为违约金不得超过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 3倍的标准太高,公平起见,违约金与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数额应一致。 有的用人单位认为违约金太低,将会造成同行业用人单位 之间相互恶意挖人。 建议提高违约金,并增加规定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要支付赔偿金。 5 各地人民群众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意见。 有的提出,有些用人单位有三个工资标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有些用人单位基本工资很低,剩下的到年底作为奖金发放。 为防止用人单位玩文字游戏,任意降低竞业限制补偿金额,建议将年工资收入修改为年工资性收入,包括工资和其他收入。 有的建议,规定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明确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不能包含在工资中,只能在劳动关系结束后 支付,以防止用人单位打擦边球。 十三、关于在劳动合同中禁止为劳动者设定违约金 很多群众认为,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过高违约金,通过高额违约金 圈 住劳动者,而不是通过适当的待遇和和谐的劳资关系留住劳动者,因此草案第十七条关于在劳动合同法中除了两种法定情形外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的规定非常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