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建筑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 ,并应作消声处理。 根据汽 车库性质及使用要求,应配置相应辅助设施。 保养和车辆清洗设施,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的有关规定设置。 水、电等设施应根据汽车库规模和使用要求等配置。 库址宜设高杆照明,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 公共交通总标志》 ()的规定,标明基地内通车道、车辆路线走向、停车场、交通安全设施等标志、标线。 4 坡道式汽车库 一般规定 公用汽车库中汽车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可按表 的规定采用。 汽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 表4.1.1 注:专用汽车库可按所停放的汽车外廓尺寸进行设计。 括号内尺寸用于中型货车。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有倾角 30176。 、 45176。 、 60176。 )和垂直式(图 ), 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车方式。 汽车库内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的规定。 图 汽车停车方式 注:图中Wu —— 停车带宽度 Lg —— 汽车长度 We —— 垂直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 Si —— 汽车间净距 Wd —— 通车道宽度 Qt —— 汽车倾斜角度 Lt —— 平行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 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最小净距 表4.1.4 注:纵向指汽车长度方向、横向指汽车宽度方向,净距是指最近距离,当墙、柱外有突出物时,应从其凸出 部分外缘算起。 汽车库内的通车道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但应等于或大于。 前进停车、后退开出停车方式(图 )。 式中 Wd—— 通车道宽度 S—— 出入口处与邻车的安全距离可取 300mm Z—— 行驶车与车或墙的安全距离可取 500~ 1000mm Re—— 汽车回转 中心至汽车后外角的水平距离 C—— 车与车的间距 r—— 汽车环行内半径 a—— 汽车长度 b—— 汽车宽度 e—— 汽车后悬尺寸 R—— 汽车环行外半径 a—— 汽车停车角 图 前进停车平面 注:本公式适用于停车倾角 60176。 ~ 90176。 , 45176。 及 45176。 以下可用作图法 后退停车、前进开出停车方式(图 ) 图 后退停车平面 各车型的建筑设计中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 度宜按表 采用。 各车型建筑设计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 表 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曲线型。 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其最小净宽应符合表 的规定。 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坡道最小宽度表4.1. 6 坡道型式 计算宽度( m) 最小宽度( m) 微型、小型车 中型、大型、绞接车 直线单行 单车宽+ 直线双行 直线双行 曲线单行 单车宽+ 曲线双行 双车宽+ 注:此宽度不包括道牙及其他分隔带宽度。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纵向坡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 表4.1.7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 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 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 1/2。 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 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图 )。 图 缓坡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可采用表 的规定。 汽车库内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表 最小转弯半径(m) 微型车 小型车 续表 车型 最小转弯半径( m) 轻型车 ~ 中型车 ~ ~ ~ 铰接车 ~ 汽车库内汽车环形道的最小内半径和外半径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见图 )。 图 汽车环道平面 R1——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R0 —— 环道外半径; R—— 汽车环行外半径; r2 —— 环道内半径; R—— 汽车环行内半径; X—— 汽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 250mm; Y—— 汽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 250mm。 汽车环形坡道除纵向坡度应符合表 规定外,还应于坡道横向设置超高,超高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式中 V —— 设计车速, Km/h; R —— 环道平曲线半径(取到坡道中心线半径); μ —— 横向力系数,宜为 ~ ; ic —— 超高即横向坡度,宜为 2%~ 6%。 当坡道横向内、外两侧如无墙时,应设护栏和道牙,单行道的道牙宽度不应小于。 双行道中宜设宽度不应小于 的道 牙,道牙的高度不应小于。 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符合表 的规定。 汽车库内室内最小净高表 车型 最小净高( m) 微型车、小型车 轻型车 中、大型、绞接客车 中、大型、绞接货车 注: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需空间。 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汽车库出入口处当为城市道路时,其与道路规 划红线及通视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规定,并宜于出入口上方设防坠落物措施。 汽车库内当采用天然采光,其停车空间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 %或其窗地面积比宜大于 1:15。 封闭式汽车库的坡道墙上不得开窗,并应采用漫射光照明。 汽车库内可按管理方式和停车位的数量设置相应的值班室、管理办公室、控制室、休息室、贮藏室、卫生间等辅助房间。 三层以上的多层汽车库或二层以下地下汽车库应设置供载人电梯。 汽车库的停车位的楼地面上应设车轮挡,车轮挡宜设于距停 车位端线为汽车前悬或后悬的尺寸减 200mm 处,其高度宜为 150~200mm,车轮挡不得阻碍楼地面排水。 汽车库的楼地面应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烧体材料,并应设不小于 1%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汽车库内坡道面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并宜在柱子、墙阳角及凸出构件等部位设防撞措施。 汽车库内应在每层出入口的显著部位设置标明楼层和行驶方向的标志,宜在楼地面上用彩色线条标明行驶方向和用 10~ 15cm 宽线条标明停车位及车位号。 在各层柱间及通车道尽端应设置安全指 示灯。 → 下一页 【关闭此窗口】 天下房地产法律服务网为大家提供法律服务 Copyright 20202 08 rights reserved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上一页 4 坡道式汽车库 坡道式汽车库设计 坡道式汽车库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选用内直坡道式、库外和库内外直坡道式汽车库;单行螺旋坡道式、双行螺旋坡道式和跳层螺旋坡道式汽车库;二段式和三段式错层汽车库;以及直坡形 斜楼板式和螺旋形斜楼板式等汽车库。 坡道式汽车库,除螺旋坡道式外,均应使其坡道系统在每层楼面上周转通车道畅通,形成上、下行连续不断的通路,并应防止上、下行车交叉。 严寒地区不应采用库外外直坡道式汽车库。 错层式汽车库内楼层间直坡道分为两段,该两段间水平距离应使车辆在停车层作 180176。 转向,两段坡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4m。 三段错层式汽车库必须限定车辆行驶路线。 错层式汽车库内可以楼面空间叠交,但叠交尺寸不应大于。 双行螺旋坡道式汽车库上行应采用在外环的 左转逆时针行驶,下行应采用内环行驶,外环道半径和宽度可按本规范第 条计算值适当加大,坡道宜布置在建筑主体的一端或不规则平面的凸出部位。 跳层螺旋坡道式汽车库时,其楼层上进口和出口应对直,其坡道宜靠近建筑平面中心。 斜楼板式汽车库其楼板坡度不应大于 5%。 斜楼板式汽车库采用斜列式停车时,其停车位的长向中线与斜楼板的纵向中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 60176。 平面为矩形的斜板式汽车库,必要时可设转向的中间通车道,为防止行车高峰堵车,可增设螺旋坡道。 建式地下汽车库其停车位布置、坡道型式、通车道进出路线、人员疏散口的单独设置等均应与上部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选型、柱网布置相协调。 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有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或存放的库房。 地下汽车库在出入地面的坡道端应设置与坡道同宽的截流水沟和耐轮压的金属沟盖及闭合的挡水槛。 一般规定 机械式汽车库的建筑设计应根据总体布局需要,结合机械停车设备的运行特点和有关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设计,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应与供应设备的 单位进行协调。 机械式汽车库中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及重量可按表。 汽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及重量 表5.1.2 机械式汽车库的库区内候车车位不应少于 2 个,当出入口分设时,应至少设 1 个。 进出机械式汽车库的汽车需要调头而受场地 限制时,可设置回转盘。 机械式汽车库的库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车宽加 500mm,其高度不应小于车高加 100mm,兼作人行通道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900mm。 机械式汽车库的出入口应设库门或栅栏。 火灾时自动封闭库门的机械式汽车库,应另设人员疏散的安全门、安全门应向室外开,从库外只能用钥匙开启,并设标志。 机械式汽车库的门应为闭锁,并应使人、车不受夹损。 机械停车设备的操作位置应能看到人、车的进出,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反射镜、监控器等设施。 在机械式汽车库中,严禁设置或穿越与本车库无关的管道、电缆等管线。 机械式汽车库设计 机械式汽车库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可选用升降机式、两层式、多层式(电梯式)、吊车式、多层循环式、水平循环式和竖直循环式等型式。 升降机式汽车库除升降机部位按本章规定设计外,其余均应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规定。 升降机式汽车库其升降机的数量应按每台不多于 25 个停车位计算确定,如无其他汽车出入口时,每个车库升降机数量不应少于 2 台。 升降机式汽车库,其升降机 的位置应方便汽车的进出。 两层升降横移式汽车库,宜用于地下汽车库和单层汽车库,并可与坡道组合使用。 竖直循环式汽车库或多层式汽车库可设在主体建筑物内,其支承结构宜与主体建筑的结构分开,否则应采取减振、隔声措施。 竖直循环式汽车库或多层式汽车库可贴建于主体建筑外,紧贴的主体建筑墙面不得开设洞口,并应符合防火要求及采取隔声措施。 竖直循环汽车库或多层式汽车库可以多套并联设置,但必须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进行 防火分区,和进行防火设计。 6 建筑设备 一般规定 汽车库内设备管道应明设,各类管道应排列整齐,宜用不同颜色和符号标明管理种类和介质流向。 给水排水 汽车库内应分设生产给水、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其生产、生活用水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的规定。 汽车库消防用水及其设备和设施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的规定。 敞开式汽车库在有可能产生冰冻的 地段,其管道应采取防冻措施。 汽车库应按停车层设置楼地面排水系统,其排水方式不宜采用明沟。 地下汽车库宜设置带隔油措施的集水坑和排水泵。 机械式汽车库内应设置排除其内部积水的设施。 汽车库内当附设汽车清洗职能时,小型汽车每辆日用水量宜为 250~ 400L;大、中型汽车每辆日用水量宜为 400~ 600L,库容量 50 辆及以下,其车辆数宜按全部汽车计算, 50 辆以上,宜按全部汽车的 70%~ 80%计算。 当设置汽车清洗机时应设在底层。 采暖通风 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汽车库内应设集中采暖系统,其室内计算温度应符合表 规定。 汽车库内各房间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表6.3.1 房间名称 室内计算温度( ℃ ) 停车间 5~10 汽车保修间 12~15 管理办公室、值班室、卫生间 18~20 严寒地区的地下汽车库应在坡道出入口处设热风幕。 汽车库内自然通风达不到稀释废气标准时应设机械排风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