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高校园区与周边村落融合共建报告本科立项(以广州大学城为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 18, 34%35, 66%是否需要学生代理需要不需要4, 22%14, 78%是否找到学生代理是否 图 学生代理需求 商家之所以较难找到适合的学生代理,缺乏合适的媒介是主要的原因。 调查发现, 4%的商家通过在村落宣传栏张贴传单发布招聘消息,有 25%则通过在校园发放宣传卡片或者传单,最多的商家是通过熟悉的学生为自己宣传寻找,占比例 58%。 但由于商家与学生接触和深入交流的机会较少,如若没有熟悉的学生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13 页 帮忙寻找代理,只通过以上其他途径,商家与学生双方确实较难达成合作。 如此看来,在商家与学生之间建一座媒介的桥梁是必要的。 大学城学生创业现象 据统计,目前 全国范围内, 大学生毕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只占总人数的 2%,但是在广州大学城内该数据有一定的提升。 图 广州大学城 大学生进村创业的意愿 在 大学城内 进村创业意愿的调查中,有 17%的学生表示有考虑到 周边村落 创业,同时有 56%的学生表示暂时没有考虑在村里创业。 在课题组走访 这些村落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以合伙或独资的形式,已经在 村 内经营自己商铺,开始创业之路,并且都表示要在村里经营下去。 当然,创业的风险不容忽视, 有 一部分学生 在做创业的前期市场调研时,因创业过程 将 面临巨大资金风险 而选择 放弃。 一些 学生 也 无力承担实验性的实践 ,将学到的理论变为可操作的经营理念和实践经验。 相比言之,高校周边区域的创业环境此时 显现 合适了许多。 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14 页 学生看重的高校周边村落创业优势37%68%58%47%4%0%20%40%60%80%村里创业优势 37% 68% 58% 47% 4%熟悉周边 租金便宜 消费人群 风险较外 其他 图 学生看重的 高校周边村落 创业优势 郊区低廉的 租金等成本 , 固定并且巨大的学生消费市场 已经成为高校周边村落创业的最大优势条件。 一位来自广东商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 大学城 北亭村创业,他认为北亭村的铺租便宜、消费群体集中而且是自己熟悉的学生 群体 ,加之学生出身的自己 对学生消费心理比较清楚,因此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高校周边村落人员对大学生创业态度 75%10%15%村落人员对大学生创业态度赞成不看好没有看法 图 高校周边村落人员 对大学生进村创业态度 本次调查中, 75%的被访 村民 表示,赞成大学生进村创业,表示欢迎与支持,这也为创业学生能更 好的融入村落的商业圈打下了基础。 村民认为学生进村创业有可能带旺村落商业的发展,对村落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学生对村落的熟悉,在村落优势的客观形势上就有了更加正确的分析,加之村落村民的大力支持,这将令更多的学生创业梦想成为现实。 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15 页 如此看来,在村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摇篮。 高校 与周边村落 资源利用分析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分析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 高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有着众多意义。 首先,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去锻炼 , 尽快地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就弥补了大学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积极性 ,提高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 再次,高校通过大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知识文化等优势 ,实现知识到生产力的转化 ,促进 村 落 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加强交流,促进高校与周边村 落 的融合共建。 广州大学城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村 落 自身缺乏实践条件 、 高校与村 落 缺乏有效沟通的原因致使 高校较少将周边村落作为实践基地 ,而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着重大意义。 广州 大学城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小岛内,高校建立的实践基地却都是在岛外,介于时间和交通成本的考虑,岛外实践基地活动的有利进行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学生难以获得近处的实践机会,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课程的实施。 由于 大学城高校周边村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故大学城高校可以考虑与其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16 页 义检及义诊对学生进行义教提供法律咨询对村民进行职业培训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义务维修电器其他更愿意参加的实践活动 22% 70% 25% 25% 53% 23% 0%22%70%25% 25%53%23%0%0%10%20%30%40%50%60%70%80%学生乐意参加的实践活动图 学生乐意参加的实践活动 在调查学生进村实践,希望进行什么活动时,表示愿意参加义检及义诊的学生有 22%人;愿意对学生进行义教的有 70%人;愿意为 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25%;愿意对村民进行职业培训的也有 25%的学生;而进村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也比较愿意参加,占 53%;而调查总人数中,有 23%表示愿意进村义务维修电器。 义诊 义教法律咨询职业培训文化宣传教育义务维修义务劳动其他喜欢的实践活动 42% 48% 30% 22% 35% 39% 12% 1%42%48%30%22%35%39%12%1%0%10%20%30%40%50%60%村民接受学生实践活动的愿望 图 村民接受学生实践活动的愿望 高校周边村落居民表示欢迎学生组织进村实践活动,表示只有对村有益的活动他们都愿意接受。 有 42%的居民希望学生组织进村为村民进行义诊;有 48%的居民希望学生组织进村为他们的还在进行义教,居民反映有学生组织进村义教,但是义教时间较短,希望 学生举行更多的义教活动,满足他们的需求。 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17 页 在实地走访调研中,课题组得知,大学城南亭村经常都有高校学生举行的义教活动和义诊活动。 高校师范类学生几乎每周都自发组织出动去南亭村进行义教活动,其义教对象主要是南亭村的小孩子,内容包括语数外和 音乐舞蹈等各方面。 而广州药学院和广东中医药大学均曾组织到四条 村进行义诊活动。 此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展了“走进社区弱势群体,构建和谐大学城”的团日活动。 高校在其周边村落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 SWOT 分析 优势 (Strength) 1. 地理优势 2. 周边 村为熟悉学生 3. 有(社区服务 活动)合作经验 劣势 (Weakness) 1. 缺少(科研、专业、就业实践基地)合作经验 2. 环境欠佳、硬件设施不足 机会 (Opportunity) 1. 高校对实践更为重视 2. 校与村融合共建的趋势 3. 社团、组织对村日益关注 4. 村环境的不断改善 5. 村里的 人群与学生意愿一致 威胁 (Threat) 1. 大学城外实践基地的削弱 2. 缺乏多方支持 表 高校在其周边村落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 SWOT 分析 由于许多实践基地都与学校有过一定的合作经历,关系较为稳定,并且相对大学城内的实践基地,其环境更为完善;尤其是科研基地,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这些 实践基地,他们实践所需的资源、环境和各 方面条件更为成熟。 而大学城高校周边村落 中,科研单位、企业之类较少,难以达到科研、实 习之类的基地的要求;同时,硬件设施等方面的落后,也使得目前村落 并不适合定位为教学计划内的实践基地(计划内实践基地 包括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基地 、实训基地等 )。 教学计划外实践基地(计划外实践基地包括 勤工助学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社会服务基地等等) ,对资源、环境和各方面的条件要求相对较低。 也从一些社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18 页 会服务实践活动有着经常性,长期性特点来看, 村落 的地理优势,节俭了交通费用,省去了时间,为活 动的展开带来极大的方便,增强了活动的可行性。 广州大学城资源循环市场可行性分析 广州大学城资源浪费现状 大学城无论在物质上或是精神上的资源都是比较充足的,然而课题组发现大学城的物质资源浪费严重,资源难以得到循环的利用。 在学生对二手物品处理方式(图 )的调查中,选择当废品卖掉或扔掉的占了 43%,这清晰地反映出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定问题。 其中,选择将二手物品当废品卖掉的学生占 26%,扔掉的学生有 17%,认为可以通过二手市场转卖的学生占 23%,认为应该捐赠给有需要的人的学生有 33%,而 同时被调查者表示难以找到合适的捐赠渠道。 19 , 26 %17 , 23 %24 , 33 %12 , 17 %1, 1%学生对二手物品的处理方式当废品卖掉通过二手市场转卖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扔掉其他 图 学生对二手物品的处理方式 课题组发现,尤其当毕业生离校之际,宿舍区常出现收废品的人,把一车车的书拉走,大量价值不菲的书籍身价大跌,竟被当废品卖掉。 在村落人群方面,如图 ,“当废品卖掉”“扔掉”的分别占了 46%, 8%;两者总共占被调查人数的 54%。 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19 页 4 5 , 4 6 %2 5 , 2 6 %1 4 , 1 4 %8 , 8 %6 , 6 %保留村人员对二手物品的处理方式当废品卖掉二手市场转卖捐赠扔掉其他 图 村 落 人员对二手物品的处理方式 由于物品的处理者循环利用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使得人们在资源的认识上没有深刻的了解,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难以被重视。 同时,对旧物品的处理也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处理途径。 在各大学的网络论坛上几乎都有二手物品交易的板块,而对于毕业生而言,虽然会在论坛上做广告,但是离校时间在即,转让的时间很短,因一时间找不到买主直接当废品的情况较多。 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二手书店的一些店主虽然会定时定点到高校生活区高价回收一些书籍,但是受人力、时间的制约,收购的数量也很有限。 以上种种 的事实恰是反映了物品的处理缺乏有效的途径。 转让出售方想要更方便更好的转让出去;接收方想更方便更及时的了解到的出售转让的信息,但是这两者之间缺少一个有效的的途径把他们联系起来。 广州大学城资源循环利用现状 广州大学城聚集十所高校,每年有众多毕业学生。 他们四年来留下的生活用品(如自行车、台灯、电脑、书籍、球拍、健身器材„„)不可能都一一带走,没有适合的地方处理这些物品,调查中发现学生们较多将其作为废品卖掉或者直接扔掉,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一方面,广州大学城每年有大量学生入住,需要添置众多物品 ,这些物品的添置尤其对家境贫困的学生是一种较大的负担。 而其中的一些物品,必需但是要求不高,旧物品完全满足需要,例如是自行车,一些学习用具、参考资料、书籍等。 在课题组调研中,许多学生表示希望可以通过一些固定市场实现资源的再大型高校园区 与 其周边村落 融合共建研究 ——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第 20 页 利用,同时为学生省下一部分生活费用。 大学城高校周边村落还有四条 村,其中居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对需要的饿物品要求不高,在课题组实地走访时曾有许多居民表示,希望大学生中的资源可以留转到村落,他们表示有其中许多可以再利用。 把高校的资源流转到周边村落,无论对高校,对周边村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目前大学城内并未形成固定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大学城范围内没有成规模的二手交易市场,亦即跳蚤市场。 巨大的旧货来源和需求,需要一个成规模有秩序的跳蚤市场实现资源的循环流转。 通过该跳蚤市场,可以实现大学城资源的变废为宝,达成资源节约型的、和谐共处的大学城。 故此,在大学城周边成立一个有秩序成规模的跳蚤市场,实现高校及其周边村落的资源顺利流转显得必要,具有极大现实意义,也响应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号召。 通过大学城资源浪费现状和资源利用情况的对比,大学城资源仍然处于一种浪费状态,在未来的发 展中必须要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运作模式。 广州大学城跳蚤市场现状分析 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校园跳蚤市场的作用,例如,广州美术学院 在 20xx年“青年月”和谐周期间,在生活区举行了“广州美术学院第二届学生公寓文化开放日暨毕业生二手市场”;又如 中南大学也有了校内的二手市场,高校跳蚤市场 供销两旺的现象已经成为高校 7 月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据了解,多数学校的校内论坛上都有二手市场交易的相关信息。 课题组实地调研走访了广州大学城的四个 村,暂未发现一个成规模的跳蚤市场,有的只是有一两间零星的店铺,主 要经营二手厨具、二手书店,经营商品的种类远不能满足学生、居民的需要,为了更准确了解大学生和。大型高校园区与周边村落融合共建报告本科立项(以广州大学城为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