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20xx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个人精心编制的学习资料新版教材内容摘要:
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⑫ 焊接: ①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 合格证书 ,方可其证书认可范围内施焊;焊缝施焊后,须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 焊工钢印。 ② 焊接材料要与母材匹配。 全焊透的 一、二级 焊缝,做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伤无法判断时,采用 射线探伤。 ③ 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应进行 焊接工艺 评 定 ⑬ 安装: ① 每节柱的定位轴线须从 地面控制轴线 直接引上。 ② 由 工厂处理 的构件 摩擦面 抗滑移系数, 安装前须复验 ,合格后方可安装。 1 温度达到 550℃ 时,钢材的屈服强度大约降至正常温度时屈服强度的。 ( 09年真题) 1A411032 熟悉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 一、地震的震级及烈度 分类:火山 地震、 塌陷 地震、 构造 地震(破坏性大、影响面广、发生频繁,占破坏性 95%)。 一次 地震只有 一个 震级。 用 M表示 地震烈度 表示地震对各地区的 影响程度。 采用 12个 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 07年真 题 ) M> 5, 破坏性 地震; M> 7, 强烈 地震或 大震 ; M> 8, 特大 地震。 基本烈度: 指该地区 今后一定时间内 ,在 一般场地条件下 可能遭遇的 最大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大体为 在 设计基准期 超越概率为 10%的地震烈度。 二、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的 基本思想 ⑪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于抗震烈度 9度 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抗震设防时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⑫ 我国抗震设防基本思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三个水准) 建筑抗震 设防分类 ▲ 建筑物 抗震设计 根据其 使用功能 的 重要性 分为: 甲、乙、丙、丁 四类。 大量建筑物属于 丙 类。 抗震设防的 概念设计 ▲ 抗震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 ( 6个) ⑪ 选择对 抗震有利的场地 ,避开不利的场地。 ▲有利场地: 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段 ▲不利场地: 软弱土、易液化土、山嘴孤丘、陡坡河岸、采空区和土质不均匀的场地。 ⑫ 建筑物形状力求简单、规则 ,平面上的 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 尽可能 靠近。 ⑬ 选择 技术先进 又经济合理的 抗震结构体系 ; ⑭ 保证 结构的整体性 ,并使 结构和连接部位 具有较好的 延性。 ⑮ 选择 抗震性能 比较 好的建筑材料。 ⑯ 非结构构件应与 承重结构 有 可靠的连接 以满足抗震要求。 三、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体 房屋的抗震 构造措施 ⑪ 结构特点: 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 ⑫ 震害特点: 墙身破坏严重 , 楼盖破坏较轻。 ⑬ 采取抗震措施: ① 设置钢筋混凝土 构造柱 ,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 提高延性。 ② 设置钢筋混凝土 圈梁与构造柱连接 起来,增强了房屋的 整体性 ,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③ 加强 墙体的连接 , 楼板和梁 应有 足够的支承长度 和 可靠连接。 ④ 加强 楼梯间 的 整体性 等。 框架结构 构造措施 ⑪ 震害严重部位:框架梁柱节点、填充墙。 (真题) ⑫ 震害比较: ① 、 柱 > 梁 ; ② 、 柱顶 > 柱底 ; ③ 、 角柱 > 内柱 ; ④ 、 短柱 >一般柱。 ⑬ 抗震措施: ① 框架 设计 成 延性框架 ; ② 遵守原则: 强柱、强节点、强锚固 ; 避免短柱、加强角柱 ; 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 免出现薄弱层 ; 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 ③ 构造 上采取受力筋 锚固适当加长 ,节点处 箍筋适当加密。 1A411033 建筑构造要求 一、楼梯的建筑构造 (一 )防火、防烟、疏散的要求 楼梯间前室 和 封闭楼梯间的内墙 上,除在 同层 开设通向 公共走道 的 疏散门外 ,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住宅除外)。 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楼梯间 及 其前室内 不应 附设 烧水间 , 可燃材料储藏室 , 非封闭的电梯井 ,可燃气体管道 , 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等。 在 住宅内 , 可燃气体管道 如必须局部水平 穿过楼梯间 时,应采取 可靠的保护设施。 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取 非燃烧材料 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 不应低于 1h, 楼梯段 的耐火极限应 不低于。 在 楼梯 周围 2m内 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 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疏散出口的 门内、门外 内 不应设踏步 ,且门必须 向外开 ,并不应设置 门槛。 疏散楼梯 的 最小净宽 : ⑪ 医院 病房楼 ; ⑫ 居住 建筑 ; ⑬ 其他建筑。 疏散用楼梯 必须 采用 螺旋 楼梯和 扇形 踏步。 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 10176。 , 且每级离扶手 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 22cm。 (二 )楼梯的空间尺度要求 日常主要交通用楼梯, 梯段净宽 不少于 2股 人流,每股宽度为 +( 0~) m。 住宅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 一边临空 时 ≥ ; 当 两侧有墙 时 ≥ ; 踏步 宽度 ≥ , 高度 ≤ ;扇形踏步与上述疏散要求相同 梯段 改变方向 ,平台 扶手处 的 最小宽度 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楼梯 休息平台宽度 应大于或等于 梯段的宽度 ; 楼梯踏步宽度 b和高度 h的应满足 2h+b=600~ 620mm; 3级 ≤ 每个梯段踏步数 ≤ 8级 楼梯 平台上部及下部 过道处 净高 不应小于 2m; 梯段 净高不应小于。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 踏步前缘线 量起,不宜小于 ; 楼水平段 栏杆长度大于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楼梯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四 股可设中间扶手。 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 m) ( 13年真题 ) 楼 梯 类 型 最小宽度 最大高度 住宅共用 幼儿园、小学校 电影院、剧场、 医院、 商场、体育馆、旅馆、大中学校 其他建筑 专用疏散楼梯 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 二、墙体的建筑构造 (一 )墙体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内外墙 连续整体装修 时,防止 脱落和表面的开裂。 正确处理装修层的 分缝 和 接缝 设计。 结构梁 板 与 外墙连接处 和 圈梁处 ,结构变形会引起外墙装修层的开裂,考虑 分缝措施。 当外墙为 内保温 时,在 窗过梁 , 结构梁板与外墙连接处 产生 冷桥 现象,引起 室内结露。 凡是墙面的 整体装修层 必须考虑 温度产生的膨胀收缩 的影响,作 分缝 处理。 凡是使用 胶粘剂 的材料,如细木工板、胶合板、密度板等和油漆、涂料制品将对室内造成 甲醛和苯 的污染;选材时应按国家规范要求执行。 (二 )门窗 窗台 低于 ,应采取 防护措施。 门窗与墙体结构的连接 ⑪ 接缝处 应 避免刚性连接 ,采用 弹性密封材料 ;在 砌体墙 上安装门窗 严禁用 射钉 固定。 ⑫ 金属保温窗 主要问题是 结露 ,应将与室外接触的 金属框和玻璃结合处 做 断桥 处理。 ⑬ 隔声窗 一般采取 双层 或 三层 玻璃。 为防止 共振 降低隔声效果,各层玻璃的 空气层厚度应不同 ,且 不能平行 放置;所有 接缝处 应做成 隔振的弹性阻尼 构造。 ⑭ 防火窗 的 玻璃 应是 防火安全玻璃 ;有防爆特殊要求,其窗应考虑 自动泄压防爆功能。 (三 )墙身细部构造 勒脚部位 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 防水耐久材料 , 高度不小于 700mm。 应与 散水 、墙身 水平防潮层 形成 闭合的防潮系统。 散水(明沟) ⑪ 散水的 宽度 应根据 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高度 和 屋面排水 形式 确定。 散水宽度宜为 600~ 1000mm; 采用无组织排水时,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 300mm。 ⑫ 散水的坡度可为 3%~ 5%。 采用 砼 时,宜按 20~ 30m间距设置伸缩缝; ⑬ 散水 与外墙 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 20~ 30mm,缝内填 弹性膨胀防水 材料。 水平防潮层 ⑪ 在建筑底层内墙脚、外墙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防潮层隔绝地下水的毛细渗透。 ⑫ 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在墙内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加设 垂直防潮层。 ⑬ 水平防潮层位置: 做在 墙体内 , 高于 室外地坪;室内地层密实材料(砼)垫层 中部 ; 室内 地坪( 177。 )以下 60mm处。 墙 体与 窗 框 连接处 必须用 弹性材料 嵌缝,以防风、水渗透。 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墙身 不小于 60mm。 女儿墙 ▲ 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 泛水 ,高度 ≥ 350mm。 压檐板 坡向屋面 倾斜 10%, 出挑 ≥ 60mm。 非承重墙 的要求: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 ⑪ 轻钢龙骨轻质板墙 隔撞击声 时,应在轻钢龙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处加 弹性阻尼材料 ; ⑫ 轻质材料墙体隔 空气声 较差,作为分户墙和外墙时应 ≥ 200mm。 ⑬ 轻型砌块墙 在 高度 3m处 应设置钢筋砼 圈梁 , 交 接和转角处 应设置钢筋砼构造柱 , 并 沿高度 方向每 500mm加不少于 2根直径 6mm、 长度 ≥ 1000mm钢筋。 三、屋面、楼面的建筑构造 (一 )屋面的建筑构造 坡度 大 以 “ 导 ” 为主。 如: 瓦屋面 最小坡度 1:2;(最陡屋面) 坡度 小 以 “ 阻 ” 为主。 如: 卷材防水 、 刚性防水 最小坡度 1:50。 (最缓屋面) (二 )屋面要求 各类 屋面面层 均应采用 非燃烧体 材料,但 一、二级耐火 等级建筑物的非燃烧体屋面的基层上可 釆 用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屋面 排水应 优先 采用 外排水 ;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 的屋面应采用 内排水。 设保温层应通过 热工验算 ,采取 防结露、防蒸汽渗透 及 施工时防保温层受潮 等措施。 采用 架空隔热层 的屋面,其 空气间层 应有 足够的高度 和 无滞阻的通风进出口。 采用钢丝网水泥、钢筋砼薄壁构件的 屋面板 应有 抗风化 、 抗腐蚀 的防护措施。 刚性防水屋面 应有 抗裂 措施。 高度在 10m以上的建筑物当 无楼梯通达屋面 时,屋面应设 上人孔或外墙爬梯。 闷顶 应设 通风口 ,并应有通向闷顶的 人孔。 闷顶内应有 防火分隔。 (三 )楼地面 在 整体类 地面,在 结构产生负弯矩 和 变形缝后浇带 地方做 分缝 处理,防止楼面层开裂。 楼地面应满足 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滑、易于清洁 等要求。 内保温 的建筑, 靠近外墙 处的楼板做楼面装修前,应先在楼板 上、下面 做保温 处理。 为减少振动传声,应在楼面面层与楼板之间和与墙接合处加 弹性阻尼材料。 筑于 基土上 的地面,应根据需要采取 防潮、防基土冻胀、防不均匀沉陷 等措施。 存放食品、食料或药物等房间, 严禁 采用 有毒性 的 塑料、涂料或水玻璃 等做 面层 材料。 幼儿园 建筑中,乳儿室、活动室、寝室、音 体活动室宜为 暖性 、 弹性 地面。 不发火(防爆的)面层 ⑪ 碎石: 选用 大理石、白云石 或其他石料,并以金属或石料撞击时 不发生火花 为合格; ⑫ 砂: 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 粒径为 ~ 5mm, 含泥量 ≤3%, 有机物含量 ≤0. 5%。 ⑬ 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 ≥; ⑭ 面层分格的嵌条 应采用 不发生火花 的材料配制,且不得混人 金属 或 易发生火花 的杂质。 四、门窗的建筑构造 (一 )窗 高层 建筑宜采用 推拉窗 ;当采用 外开窗 时应有 牢固 窗扇的 措施。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 2m。 窗 台 低于 ,应采取 防护措施。 (二 )门 外门在构造上应 开启方便、坚固耐用。 手动开启 门应有 制动装置 , 推拉门 应有 防脱轨 措施。 双面弹簧门 应在 可视高度 部分 装透明安全玻璃。 旋转门、电动门 和 大型门 的邻近应另 设平开疏散门。 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三 )天窗 应采用 防破碎 的透光材料或安全网。 应有 防冷凝水 产生或 引泄冷凝水 的措施。 (四 )防火门、防火窗和防火卷帘的基本要求 防火门、防火窗 划分为 甲、乙、丙三级 ,耐火极限分别为 、 、。 防火门 应为 向疏散方向 开启的 平开门 ,并在关闭。最新整理20xx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个人精心编制的学习资料新版教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