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箱结构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蓄电池连接端子 battery connection terminal 3 位于蓄电池包壳体外的带电部分,其作用是输送电能。 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连接端子的带电部分(包括任何可导电的连接件)和电底 盘之间,或两个电位不同的带电部分之间的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可导电部件 conductive part 能够使电流通过的部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带电,但当基本绝缘故障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带电部件。 外露可导电部件 exposed Conductive par 按照 GB 4208 规定,可以通过 IPXXB 试指触及的导电部件。 注 1:本概念是针对特定的电路而言,一个电路中的带电部件也许是另一个电路中的外露导体,例如:乘用车的车身可能是辅助电路中的带电部件,但对于动力电路来说它是外露导体。 带电部件 live part 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电部件。 电底盘 electrical chassis 一组电气相连的可寻电部件,其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 人员与带电部件的接触。 动力单元 power unit 动力控制装置和电机的组合。 动力系统 power system 动力单元和车载储能装置的组合。 4 结构设计 标识 电池箱体安装在车辆上后对外的平整表面明显标识警告标记,如下图,并标明动力蓄电池的化学类型。 4 图 1 电池箱表面警告标志 结构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