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内容摘要:

了总结和归纳,通过分析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最优化目标的选择。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对财务管理目标 的研究 国外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之争。 股东利益最大化观点的代表人物 Friedman( 1989)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循法律和相应的道德标准前提下赚尽可能多的钱。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 Freeman amp。 Gilbert(1987)认为,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关系人负责。 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可以影响或者正在影响企业达成目的的任何企业和个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的支持者争论的最终 结果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仍然最为主流的财务管理目标,只是在此基础上作了相应的调整与修正。 (二)、 国内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也很多,理论界关于财务目标说法众说纷纭,各派的观点也有所不同。 综合起来主要观点有利润最大化理论、股东最大化理论、每股收益最大化理论 等。 利润最大化理论 经营获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长期出现亏损,势必会导致资不抵债,最终破产、倒闭。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其科学成分。 这是因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 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仍存在如下缺点: (1) 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利润只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 没有考虑所获得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利润最大化不等于利润率最大化。 (3) 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高利润往往承担着过大的风险。 (4) 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管理者从事短期行为,没有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利润最大化目标只是一种短期性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因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票价格代表了股东财富,股价高低反映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积极的一面:它以每股价格表示,反映了投资与获利的关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有利于企业在回避风险的同时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 每股收益最大化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用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利润 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该目标仅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第一个缺点,因为资本利润率或每股利润都是相对值指标。 以此为公司理财目标,使得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具有了可比性。 但是,该指标仍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 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正确地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特性,无论是就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研究而言,还是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 (一)、 可计量性和可控制性 所谓可计量性是指所命名或确定的用以反映财务 管理目标的经济指标,必须是可以计量的。 虽然囿于人类认知能力,尚有许多无法充分认识并计量的领域,但是财务管理是运用经济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所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和再生产中运动着的价值。 所以,财务管理目标也应该可以用各种计量单位 (尤其是价值形式 )计量,以便于控制和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可控制性:从本质而言,目标管理是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的最有效的管理形式。 企业经济责任制是以分权管理为基础,以责任主体为对象,以经济责任为核心,实现责、权、利相结合的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 从经济责任的实质而言,明确财务管理 目标就是明确财务管理的责任,责任必须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紧密相连,为落实经济责任,指标必须是可控的。 应防止不可控制的指标混入财务管理目标体系,而挫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 层次性和明晰性 又称为可分解性,它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够按其主要影响分散为不同的具体目标。 这样,企业就可以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度,按照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把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任务落实到财务活动的不同环节和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层次或不同的责任中心。 所谓明晰性是指所命名或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概念清晰,表达准确,内容明确,不会引起歧 义。 在理财过程中,企业所确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工作能力的方向,是落实经济责任制的方法和手段,是检查运行效果的标准。 只有目标明晰,才能明确管理方向,使各利益主体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而不至相互推诿。 (三)、 统一性和利益兼顾 所谓统一性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能够制约企业的发展、与目标有关的重要矛盾高度统一,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框定在企业管理目标的范围内,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和实现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时,将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和政府及其他利益主体的目标作为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 ,利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各利益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展现企业的活力。 企业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确定企业财管管理的最优目标,应该全面有效地兼顾这五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并努力使每一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都能够达到最大化,能使制约企业发展的与目标有关的几个矛盾达到高度的统一。 (四)、 可持续发展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应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地说,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应该能够克服经营上只顾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