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摘要:
在工作中的吊机下方,不得从模具吊起的下面经过或停留。 当清机洗炮或对空注射时,不准站在射嘴前方或走近射嘴旁。 21.不得拆卸机器上的安全门、防护板用炮筒上的防护罩(如因检修 /清理机器需要而拆下时,工 作结束后应及时将其装回。 22.上加料梯时需小心,防止脚落空或滑下摔倒。 爬高作业(如:处理空中设备故障时),一定要有两人在场,一人扶稳梯子,另一人爬梯,爬梯者则要系紧安全带。 23.不得穿拖鞋上班,地面上的料粒、油污需及时清理,防止滑倒跌伤。 24.当出现水管 /油管爆裂、机器动作异常或火警时,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掣” 停机,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处理。 25.不要用手去拉 /摸工作中的高压油管,当高压油喉接头处滴 /漏油时,切勿用手去阻止管路或接头处的漏油,以免喉管松脱,高压油射现伤人。 26.当发热圈线头松脱或感 觉机身有电时,勿用手去接触,应立即关掉电源。 27.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一 .注塑部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产品质量,人人有责”,优质产品是生产制造和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目标是品质优异,客户满意,一次成型合格率达 98%以上。 要达到上述目标,全体员工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并按如下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1.产品开啤时,需参照“成型工艺记录表”内的工艺参数调机,开啤样板需经 QC 检查确认 OK板后,方可批量生产。 2.操作工开机前必须向管理人员或品检人员问清楚有关产品开机要求、质量要求、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留意事项,严禁在不熟悉产品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开机操作。 3.新工人上班或转班啤新产品时,领班 /组长和品检人员必须向操作工讲清楚其产品质量标准、开机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4.操作工开机时必须严格按机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去操作和控制产品质量,不得将不合格流入成品箱中。 5.生产过程中,注塑领班 /组长每 3 小时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一次产品质量(如:外观、结构、颜色等)。 6.操作工需按要求对每啤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 每 30分钟对照一次机位 OK 样板,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认真检查,留意是否有断柱、盲孔、缺胶等不良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通知管理人员改善。 7.保持工作台面干净整洁,产品要轻拿轻放,并将产品外表面朝上摆放(不可倒置)于台面上,且工作台上不可堆积过多产品。 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时需小心操作,勿让产品碰到模具上或产品互相碰撞,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8.严格按包装资料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与摆放,并注意入箱方式和包装数量,防止擦伤、碰伤产品和受压变形。 9.剪水口、批披峰时需小心操作,水口位应剪平,勿剪伤或批伤产品。 产品周边轻微 披峰用铜棒或顶针杆滚压毛边,用力不可过大,且要均匀一致,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10.生产过程中若发现正品内有不良品时,应予以分开摆放(隔开),并标识清楚,领班 /组长需及时安排人手对其进行返工处理。 11.管理人员及操作工均需做好交接班工作,交班人员需将产品质量要求、操作方式、包装要求及当班出现的问题和留意事项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接班人员应主动向交班人员问清楚有关情况。 ,造成产品质量问题而需返工的,由当班管理人员及有关操作工下班后自行处理。 (不可随意调整夹具高度), 定时检查夹具定位情况和使用效果,留意产品是否变形。 并注意产品摆在夹具中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14.努力熟悉胶件质量标准和加工要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并积极参加有关品质培训和操作和操作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二 .白色或透明胶件黑点问题的控制措施 为严格控制塑胶件表面黑点,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原料和人工浪费,降低成本,现制定预防措施如下: 1.打料或混料前应将打料机或混料机内的剩料或粉尘彻底清理干净后,才能开机打料或混料。 2.打料时,若发现有被污染或有黑点的水口料之废品,必须挑出来经处理后(如:清洁油 污、气枪吹掉灰尘等),才能打碎,严禁打错料、打混料。 3.所有打好或混好的料,装入料袋后,必须及时将料袋口封存严并做好标识。 4.所有装料的胶袋或加料的工具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5.保持打料、混料场所清洁无尘,混料机需随时盖好盖子,下料后料闸口处的料应及时清理干净,并关好料闸。 6.机位烘料桶必须清理干净,进风口需用防尘布包住,防止灰尘进入烘料桶内。 7.加料前需先将料袋外面及底部的灰尘清理干净,方可加料,加料后若料袋中剩有原料,应及时将料袋口封好。 8.料斗中的料不准加得太满,并要随时盖严料斗盖,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落入料斗中。 9.将水口胶桶(箱)内的异物和灰尘清理干净后,方可装水口料或废品。 10.开啤调机时,严禁用脏手去拿产品及水口,必须戴上干净手套去拿。 11.有油污或黑点的产品及水口料,必须与干净废品或水口料分开摆放,严禁混装在一起。 12.所有被污染或黑点多的不良产品(包括水口料)必须做黑色料或废料处理,较大胶件中的黑点应用刀挑出,才能放入水口桶中。 13.水口料或废品(包括产品)落在地面上时,应及时拣起来并将其擦干净(或吹干净),严禁任何人将 被污染(黑点多)的水口料或产品扔进干净的水口胶桶中。 14.水口或废品满一筐 /桶时,应及时拉到水口房碎成水口料,来不及粉碎时,应盖上塑料薄膜袋。 15.做好开机 /停机时的清机、洗炮工作,防止料筒中原料因料温过高或受热时间过长而出现碳化现象。 三 .机位水口料的控制措施 目前,很多注塑部未对机位水口料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既缺乏检查 /监督,又无管理处罚措施。 甚至一些员工将盛装水口料的胶桶视为“垃圾桶”,任何东西都往里面扔,胶桶中常有不同原料产品的水口、胶头、碎布、废纸、喉管、水口剪、刀片、螺丝批、铜喉嘴、生力 布、油污的胶件、烧焦的胶头等异物。 为防止水口污染和碎料时损坏刀片,杜绝回用水口料中有异物,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必需按以下要求去控制: 1.盛装水口料的胶桶使用前需检查一下,如有油污、灰尘、异物等应清理干净。 2.盛装水口料的胶桶需分类使用,新胶桶专用于剩装透明或白色产品的水口。 3.严禁向盛装水口料的胶桶中扔异物(如:不同色 /不同料的胶件或水口、纸片、污染的胶头及五金工具等)。 4.接班时机位啤工、技工、组长均需检查确认机位水口料中是否有异物。 5.生产过程中机位啤工、技工、组长、助理员(班长)、领班等均需严格控制水口料、防止水口料污染或混有杂物。 6.各级管理人员平时巡机时均需检查机位水口料胶桶中是否有异物、发现问题及时调查产生的原因,并追查相关人员之责任。 7.胶桶装满水口料 /废品时,需贴上标签(标识纸),注明日期、班别、机台及原料 /色粉编号,以便发现问题时,能追查相关人员之责任。 8.水口房人员需对生产过程中机位水口料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9.碎料人员在碎料前需仔细检查水口料中是否有异物(如:不同料的产品 /水口、胶头、碎布、纸片及五金工具等),水口料中若有异物,必须及时查明责任人并上报处理。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注塑部经理(主管)工作职责 1. 直接对副总经理或厂长负责,向其汇报工作,服从其工作安排和管理。 2. 全面负责注塑部的生产运作安排、组织和管理工作,主持本部门的日常事务。 3. 根据公司的品质方针和年度工作目标,制定注塑部的工作目标,并组织实施。 4.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生产状况,完善注塑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手。 5. 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注塑部新增人员的招聘申请,按工作岗位技能要求考核、筛选、录用各级员工,并搞好注塑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6. 根据PMC下达的生产计划,合理地做好注塑部的生产计划安排和组织生产工作,并检查/指导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确保交期。 7. 依照 ISO9001 品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品质保证和帝制体系,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样板要求,严格控制注塑产品的质量, 坚持“三不”原则,确保胶件质量满足客户的需要。 8. 组织 /落实 /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防火规定,结合注塑部的实际运作特点,制订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各岗位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9. 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安全 /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属下员工的安全生产和防火意识,并落实与监督执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10. 制订机器设备、模具、工装夹具、测试仪器、磅秤等的使用 /维护 /保养及管理制度,并组织 /落实 /执行。 做好注塑设备、模具、工装夹具的报修 /维修工作,减少故障,防止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注塑部员工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各级员工进行岗前技能培训、技术培训、品质培训、管理培训、制度培训、“ 5S”培训、消防 /安全知识培训等,不断提升注塑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12. 制订生产原料、易耗品、办公用品、工用具的使用 /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料、工、费”及各种物料的损耗,提高节约意识,增强成本观念,不断降低物耗和生产成本。 “ 5S”目视管理活动,搞好注塑部的现场“ 5S”管理工作,确保注塑部工作环境清洁、整齐有序,一切物品需分类标识清楚 /摆放整齐,做到安全、文明生产,提升 企业形象。 14. 贯彻落实公司有关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制订注塑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运作流程等,加大其执行力度,督导属下员工严格遵守执行。 ,并监督其履行职责。 ,科学合理地制订开机员工的计件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公司的薪酬制度。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各级员工进行公正考评,并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生产过程中的的注塑工艺条件记录工作,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结构模具结构 /注塑工艺参数的合理性,科学合理地设定注塑参九条件,并对模具结构提出改良建议。 “每周生产例会”及相关工作会议,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分析 /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纠正、预防和改善措施。 /沟通,树立“内部客户”的思想,配合工程部、品管部、装配部及仓库等部门搞好工作,让内部客户满意。 、产品质量状况、物料供应情况、生产效率 /料耗、模具 /设备状态及人员动态等,对其存在的异常状况,及时分析原因、协调 /沟通处理,确保生产运作顺 利正常。 21. 积极推动本部门在技术、产能、生产方法及管理手段等方面的进步,逐步推行量化管理、看板管理、目标管理,配合公司整体发展的需要。 ,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力求持续改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料耗和不良率,以降低生产成本。 23. 做好各类生产报表和文件的审批工作,确保报表数据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并做好各级员工的工资统计 /核算 /上报工作,对自己及属下员工的行为负责。 24. 安排指导有关人员做好注塑部文件资料 /生产报表的分类、标识、管理和建档保存工作。 25. 根据生产需要决定车间是否加班,根据生产任务松紧情况向人事行政部提出增减员工人数。 26. 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学习新的技术 /管理知识,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 注塑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注塑部生产工程师( PE)工作职责 1. 直接对注塑部经理负责,向其汇报工作,服从其管理和工作安排。 2. 严格遵守注塑部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 3. 跟进注塑生产过程中每台机的周期时间及生产效率。 4. 跟进每台机水口料中的废品量,并分析产生大量不良品的原因,提出改善方案。 5. 跟进生产中每套模具的啤作效率、模腔数及脱模状况。 6. 跟进送修模部报修模具的维修进度和维修效果。 7. 分析生产过程中模具结构及制做的合理性,对有问题的模具提出改善方案。 ,提出防范措施。 9. 分析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和模具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改善对策。 10. 分析生产过程中螺杆头或螺杆断裂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 11. 跟进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损耗情况,并分析原料损耗大的原因,提出改善方案。 12. 跟进生产过程中工装夹具的使用效果,并提出新增 /改良工装夹具的方案。 13. 跟进生产过程中的注塑工艺条件的合理性,逐步实现调机科学化。 14. 对生产中难啤的产品,编写 /制订加工规范和特别的作业指引。 15. 及时处理生产现场出现的疑难技术问题并跟进效果。 16. 整理 /编写有关技术的培训资料,并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 17. 重点跟进急件生产过程中的模具、品质问题处理情况。 18. 协助检查 /监督生产过程中各有关技。注塑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
相关推荐
“四原则” 泰勒管理四原则一是根据工作要素开发新方法替代老的经验;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教育使之成长;三是 员工密切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符合计划和原则;四是确保管理层和工人在工作与职责划分上实现均等。 科学管理四原则相当程度地减小或者化解了决策层与工人的抵触;员工甄选、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育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 从泰勒四条管理原则来分析中国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洗煤厂设备润滑实行定点 、定期、定质、定量的管理制度。 润滑脂润滑部位每半年注油 1 次。 润滑油润滑部位每半年换油 1 次。 新设备或经大修、中修设备的润滑,注油(脂)后 1 个月对润滑油(脂)进行换油(脂)。 润滑油、润滑脂要确保质量合格、清洁无杂质,润滑油要执行“三过滤”管理规定。 关键部位油脂要经过检验后方可加注。 每月要对各润滑部位润滑油(脂)情况进行检查。 各润滑点不得出现“跑、冒
看板、异常处理管理看板。 现场质量控制:首件确认(作业员、组长、品管员) +自检(作业员) +巡检(专职品管员) +末检(作业员、组长、品管员) 1现场成本控制:成型周期控制 +制品重量控制。 (组长控制,工艺部进行监督检查) 1主要绩效目标指标: 1)、生产计划达成率 D 2)、注塑成型一次合格率 Q 3)废料率 C1 4)机台稼动率 C2 5)安全生 产事故 S 1现场管理文件要求:
泗阳城市中心的中心目前没有相类似的在售项目,市场供应空白,在相同条件下本案具有一定优势。 周边商业已经让购买者看到升值潜力,因此本案顺时推出,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 W) 弱势 本案所在区域周围商业较多,如碧云商城、中 华广场、振兴商贸城。 受整体商业环境的影响,该商圈消费力和消费层次偏低,而且相对比较集中。 对本项目而言限制了部分业种的发挥,并对客群有一定的分流。 ( O) 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