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业意识重点发展。 浙江林学院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和旅游营销与管理特长,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我校 本专业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广泛与深度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 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加强英语、计算机(制图)与专业基础课程的深入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培育。 着力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的基础知识,精通旅游业务、旅游饭店与旅行社经营管理,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相关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协调、组织、公关、策划、制图和信息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度假区、国际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策划和经营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 3) 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 从旅游管理学科的主干专业及主 干课程设置来看,我校“主干专业”最多( 4个),这一方面容易导致主干课程的设置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将导致主干课程的 16 门类较多,不利于专业课程的聚焦。 因此,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将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酌情调整主干专业及主干课程的设置。 表 10 省内外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主干课程设置 调研院校 主干学科 主干课程设置 广东商学院 经济学、工商管理 高等数学、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人力资 源管理、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旅游业财务分析、旅游业投融资、跨国旅游企业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跨文化沟通、国际公共关系学、旅游业信息技术、旅游电子商务原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旅游专业英语、第二外语(日语、韩语或其他小语种)、专业实习实践(旅游服务实习、旅游管理实习)、专业论坛等 云南大学 经济学、工商管理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 部分课程使用双语教学。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业经营策划与管理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经济学、企业管理 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经济法、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交通管理、旅游法等课程 浙江林学院 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管理学概论、经济法、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 学、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开发概论、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服务管理、景区规划、景区管理等。 我校 管理学、经济学、工商旅游资源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学;旅游企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17 管理、资源学 ( 4) 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学分分布 从总学分要求来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分要求最高,其他学分多数集中于 150170 学分。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设置来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数比例与其他五所调研院校差异较大,表现为必修课比重过大,而选修课比重较小。 表 11 省内外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学分分布 调研院校 学分分布 广东商学院 ●总学分为 155。 其中:理论教学环节 14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11学分; ●从性质来看,( 1)必修课 120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 43学分,学科基础课 45学分,专业课 2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11学分;( 2)选修课 35学分。 云南大学 ●总学分为 170。 其中:理论教学环节 15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19学分; ●从性质来看,( 1)必修课 124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 60学分,学科基础课 29学分, 专业课 26 学分;( 2)选修课 25学分;( 3)实践教学环节 19 学分。 华侨大学 ●总学分为 其中:理论教学环节 14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20学分; ●从性质来看,( 1)必修课 144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 60学分,学科基础课 46学分,专业课 10 学分;( 2)选修课 24学分;( 3)实践教学环节 20 学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浙江林学院 ●总学分为 186。 其中:理论教学环节 16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26学分; ●从性质来看,( 1)必修课。 其中:公共基础平 台课程 49学分;学科专业基础平台 ;( 2)选修课 18 学分。 其中:全校性选修模块 12学分;专业可选模块 学分;( 3)实践教学环节 26 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平台 学分;学科专业基础平台 ;专业可选模块 20学分。 我校 ●总学分为 189。 其中:理论教学环节 15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34学分; ●从性质来看,( 1)必修课 154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 ;实习与实训 34学分;( 2)选修课 35学分。 其中:全校性选修模块 14学分;专业可选模块 20学分;实验实习实训 1学分。 ( 5) 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实习情况 从专业实习时间安排来看,浙江林学院实习时间最长,为 周。 其他几所学校多为 30 周左右,我校为 20 周,略少。 从实习类型来看,我校较其他调研学校少,且表现为“导游业务实习、景区综合管理实习”,从现在的专业培养情况来看,与现有的培养存在出入,需要在新的培养计划中进一步调整。 表 12 省内外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实习要求 调研院校 专业实习要求 广东商学院 实践环节包括 社会实践、 专业实习 、 学年论文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一般安排 19周时间。 云南大学 实践环节包括 毕业实习 、 毕业论文 、 职业发展与创业 、 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 课内实验 、创业与实践等。 一般安排 32周。 华侨大学 实习环节包括酒吧实习、生产实习(包含认知实习一天)、毕业论文等, 一般安排 29周时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在校期间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包括旅游行业调查研究、旅游企业业务实习和管理实验室教学活动等。 一般安排 1012周 时间。 本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主要包括国内外旅游企业 、政府及机构性组织,校内管理教学实验室。 浙江林学院 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一般安 19 排。 我校 包括导游业务实习、景区综合管理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灯,一般安排 20 周。 ( 6) 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条件限制情况 从招生条件限制来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广东商学院对本专业考生进行了条件限制,而其他调研学校未进行条件限制。 从长远来看,由于旅游管理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设置一定的招生条件限制有利于所培养人才的优化以及专业学生的就业走向, 当然前提是在不触及“歧视”的条件下。 表 13 省内外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招生条件限制 调研院校 招生条件限制 广东商学院 本专业考生要求五官端正、身体健康、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女生身高 160厘米以上,男生身高 170厘米以上。 云南大学 —— 华侨大学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根据外事、外贸和旅游工作的需要以及外语学习的特点,要求考生品德良好,五官端正,面部无疤痕,身体无残疾,口齿清楚,听力与模仿能力较强,并具有较好的汉语基础。 浙江林学院 —— 我校 —— 五、调研结论与思考: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 在企业与高校调研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及培养方案的调整提出了以下思考: 在前述的供给方(高校)调研中,我们发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 1)主干专业过多;( 2)主干课程不精。 因此在新的培养方 20 案中,我们有必要针对上述两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首先,将主干专业减少。 四个主干专业的设置,将使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 置泛而不精,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四年的学习泛化而不深入,很难从系统上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 因此,必须精简主干专业。 鉴于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新定位 ,我们认为,将“资源学”删掉较为合理,而由于管理学院的学术环境与背景,可考虑将“管理学、工商管理”或“经济学、工商管理”确定为主干专业,至于如何定位,尚需进一步思考与论证。 其次,将主干课程进一步调整,使其精品化、聚焦化。 由于现有的培养方案中,主干专业过多,导致主干课程多尔不精。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减少部分与本专业相关度比较低的课程,使 得主干课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与结构,由浅入深、有理论由实践。 ,可进一步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两个方向 在前述的需求方(企业)调研分析中,我们发现:酒店和旅行社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且这两类企业的吸纳能力较大,可以将其定位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一级目标市场。 而鉴于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现阶段尚处于“广义旅游管理”的阶段,如何保证在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现状下较好的就业,是我们在进行培养方案调整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因此, 我们认为, 可以在三年级时,可以进一步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两个方向:旅行社 /导游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每个方向的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选修课,以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而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辅之以一定数量、一定层次的实践与实训课程。 我们认为, 在一年级的“以公共课为主,辅之以专业基础课”、二年级的“以 21 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辅之以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安排下,从三年级开始,应有计划地增加实训课程的安排,使三年级能够“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为主,辅之 以实训”,并最终在四年级时实现“以实训与实习为主,辅之以专业课程”。 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第四年进入企业实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强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 ,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本质上讲,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从旅游管理学科的特点来讲,旅游管理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包括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美学、史学 „„ ,这就使得旅游管理在学科主干课程的设置上难以面面俱到,而必 须从主干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设置相应的课程。 而为了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满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有必要在选修课的设置上 增加 力度,使之真正成为必修课的有益补充。 对于选修课的设置原则, 2020 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规定 “ 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的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空间;既要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要求 ”。 以此类推,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也应适当的扩大现有的学科范围,将 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精神、职业心理等多方面的课程纳入现有体系中。 从前文的调研分析,我们发现:与调研学校相比,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选修课比例较小,而必修课比例较大”的特点,因此在新的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相应的调整, 增加选修课比重 以满足学生及专业的多元化需求 ,建议在第一学年开设与导游考试相关的选修课,第二学年开设与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的选修课,第三学年开设与会展管理、高尔夫、运动与休闲相关的选修课,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充分的选择,也利于学生尽早进入实践环节,加强对 各专业的认识。 22 “二书多证”,并在选修课的设置上适度体现此方针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 2020 年为 107 万、 2020 年为 495 万、 2020 年为559 万、 2020 年则为 592 万,数字暴增之快,让人触目惊心。 通过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来提升竞争力,成为大学生迫不得已的选择。 资格证书一能发挥求职 “ 敲门砖 ” 的作用,二能稍稍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短板,其 “ 利好 ” 之处值得肯定。 针对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外,还参加各项技能考核,取得如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 等级证书、导游资格证书和饭店职业资格证书等证书,以综合提升学生素质与竞争力。 而在课程的设置上,为了适度体现次方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开设与技能考核相关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如导游考试的相关课程,以为学生提供指导性的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
宣传资料 主要包括正式出版印刷的导游图、旅游指南、明信片、风光画册、宣传彩页、音像品、研究论著、科普读物、刊物等。 导游(讲解)服务 数量:导游(讲解)人员的数量与游客接待规模和旅游区性质相适应。 服务:导游(讲解)人员业务熟练、服务热情,要求吐字清楚、讲解语言生动、具有吸引力,导游服务有针对性,4A及其以上级别旅游景区应该有高级导游(讲解)人员。 语种:语种根据景 区的情况而定
人员每人每天误工费 200 元(按实际人数计算),超过七天(不可抗力除外),合同解除。 五、工期要求: 乙方将根据甲方要求,在天气良好可施工的情况下,于 2020 年 8 月 20 日前施工, 2020 年 12 月 20 日前完工 ,超过一天按合同千分之一缴纳罚金,以此类推。 如因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不能正常施工,乙方将工期顺延。 3 六、项目施工双方约定事项 甲方必须保证施工现场地面、线杆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单一的观光游览已远远滞后于产品本身的需要 ,人们渴望在欣赏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在文化上进行交流或者沟通 ,文化旅游成为了目前开发的一个热点。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文化旅游的发展正好给饮食文化提供了一个舞台 ,而这个舞台本身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尽管目前饮食文化 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 ,但长远来看 ,其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蓬勃发展的大市场 ,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目前
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严禁用行程限位开关作为 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7)吊笼内乘人可载物时,应使载荷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严禁超载运行,严禁人货混载运行,乘人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中的规定。 (8)遇有大雨、大雾、六级及以上大风以及导轨架、电缆等结冰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并将梯笼降到底层,拉闸切断电源。 暴风雨后,应对电梯的电气线路和各种安全装置及架体连结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