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结构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包括安装支承部分)必须在所需安装重量 4倍以上载荷下,不发生过量变形和损坏。 机架各零部件的材料环境适应性应满足规定的使用工作范围。 在机架中匀布 ~ 2倍(工作负载),机架应能随 10 ~ 58Hz, 值, 58 ~ 150Hz, 20m/S2加速度幅值,每轴线扫频循环 20次,三轴线依次振动 80mm的动负荷测试。 测试后的框架,仍符合图样规定和技术要求。 机架各接地点(螺孔、螺柱)与机架各金属件之间的电阻应小于。 各接地螺柱(孔)应为 M6,铜质或不锈钢质。 机架顶部和底部,均应设计有良好的安装、搬运接口和防震( 7级地震)加固接口,一般接口紧固螺纹不小于 M10。 机架的上、下部均应分别设有可满足整机最大配置时的出线口,且原则上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开出线。 光纤出口处应有专门套管保护。 上部应设有与线缆桥架相联的接口(可与抗震加固接口一并考虑)。 机柜门的设计 机柜/箱的门是机柜外观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门的设计首先要满足。 所有机柜门应牢固可靠,并有适应的刚度。 为此,门板(平面)的材料应不小于表 5所列数值 表 5 门(盖)板材料厚度 门板的相关尺寸 以最大平面为基准的材料厚度 (mm) 线尺寸 (mm) 面积 (mm2) 钢板 铝/钢板 ≤ 600 ≤ 250000 > 600,≤ 2020 当采用适当结构和形状加强后的门板,其材料厚度可小于表 5所列数值。 柜门(包括安装)的设计应考虑到避免电装操作和施工现场操作时对机柜的损伤。 门的开启角度一般要求大 于 120176。 门打开时应不刮伤机架;门锁开启要平滑无卡滞现象;并柜开门不发生碰撞现象。 机柜/箱之侧门应考虑单柜和并柜时整排机柜的外观。 侧门应可方便地装拆,应有适当的刚度,并考虑运输时的方便性。 根据机柜/箱之使用环境,门与机架之间隙处应考虑防尘措施。 8 机柜的锁和手把 所有机柜/箱的门,应有一个操作可靠,构造坚固的锁(必要时可用紧固螺钉)。 门锁和手把应尽可能组合成一体。 对于门的铰链侧边尺寸大于 1200mm时,应考虑二点或三点锁定,并有一个便于用力的手把。 对于双层门和对开门(双门)应采用三 点锁定。 根据使用环境,柜门的锁应有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和防恶意破坏性能。 相同产品相同功能部分(如主控、用户 /配电 /配线等)的门锁,须用同一锁匙,以便维护。 门锁应将门压紧在机架(或支承架)上,使门无松动现象; 门锁材料应阻燃;至少应达到 V0级阻燃要求。 铰链设计 门或盖板用铰链,应坚固耐用,不可燃,平铰链的每对合页至少应有二点固定在门/盖和机架上。 若链长度不小于门全长的 80%,可用一个铰链。 对于面积小于 130 280mm2的门,可以在门的任何一侧装一个铰链且铰链长度不小于门的长边的 1/3。 平铰链之间的间隔不大于 610mm,且距门两端的距离不超过 100mm。 对于压屏蔽材料的门,铰链应有足够的刚度,必要时可在门两铰链中部加辅助压紧结构。 最好采用三点以上的门铰链和锁定位。 对于销式铰链,应考虑安装间隙引起门的倾斜,并在设计上进行校正。 支脚和脚轮 机柜/箱在选择支脚和脚轮时,应首先满足相应设备的工程安装规范。 支脚应可调,承载力应满足抗震要求(至少可以承受 )。 脚轮组中应有 2个可转式脚轮,且承载力应大于。 模块设计 所有模块设计( 包括可能用在机柜中的机箱)外形尺寸均应符合相关标准。 如符合 IEC、 ISO、 GB 和公司的有关规范。 模块应具有良好的互相性。 所有模块必须与机架有良好紧固。 模块及模块中组件的造型设计,应与整机和可能被集成的系统中的其他模块相协调。 对于单独功能的模块,原则上其所有配线和紧固、操作等,均应在其独自占有的空间内进行。 模块的基本尺寸 插箱:详见《插箱及插件技术规范》 模块: 19″机架中用模块的宽度尺寸,应为 n ,高度应为 n U( ); 交换机柜中所用模块:最大尺寸为宽度 620mm,高度 280mm; 传输机柜模块:最大尺寸为:宽度 0500mm,高度 所有的模块宽度及高度尺寸均要给定一个下偏差值。 所有模块柜深度,不应突破。 模块的操作设计 模块在机架的安装和维护,应轻便 0、 安全、定位和紧固可靠,模块的拆装不应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