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体系内容摘要:

和导向作用。 护理管理发展趋势 1. 以人为中心确立系统化整体护理 确立 “人本管理 ”是 21 世纪护理管理体制趋势。 “人本管理 ”就是以护理人员的管理为第一。 建立学习型护理单元,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规范护士的行为发挥护士的创造精神以激励为主要方式建立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发挥团队精神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使全员为护理事业出谋划策提高服务效益。 2. 扩大护士职能范围使护士成为医生的合作伙伴 由于高科技革命的兴起推进了高等护理教育的普及护士文化层次不断提高职能逐渐扩大有了独立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可对患者进行护理职责范围内的护理诊断及执行措施体现了护士的独立性。 3. 重视护理创新管理。 新时代呼唤着管理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谋略与新方 法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需要构思新颖出奇制胜管理体制不能生搬硬套而应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应用。 现代管理整体化目标树立创新管理体制的典范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奖励增加并巩固其作用使其形成新的护理管理规范。 护理部主任对创新给予支持并接纳其风险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护理文化护理部各部门领导要掌握护理科研管理的理论、方法促进护理创新体系形成在创新管理体制中不怕失败是实现成功的要素。 4. 健康服务文化将成为现代护理管理的新概念 企业文化在我国已建立10 余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青岛海尔集团公司的经验 ———创新是海尔文化的 灵魂。 在健康服务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就医治病而是希望获得系统的健康服务。 这就要求医院改变传统观念以整体经营的理念来规划自己所提供的服务在服务中建立自己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健康服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 物质文化表现为医院的就医环境和职工生活环境。 ② 意识文化主要指医院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精神信仰、思维方式、行为规范。 ③ 制度文化即通过医疗质量的形成把看不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制度。 ④ 组织文化主要指医院内各种组织和团 体创建的文化。 5. 塑造分享式护理管理 所谓分享式护理管理是一种护士直接参与管理的方法旨在使护理人员严格审视专业实践及发展并对较广泛的同一目标(为病人服务 )做出真正的贡献。 这种管理模式与那种等级管理模式不同是基于以下三个核心原则 :(1)管理护理服务的责任应留给护理人员。 (2)护士实践的权威性应让医院机构得到认可。 (3)护士必须对为病人提供的护理及专业行为负责。 6 提高护理价值透明度 社会上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护理工作对病人整个康复过程及对社区预防保健、促进健康的重要性。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护理价值缺乏透明度必 须尽快收集足够的资料与有关数据并以经济学的术语加以论证来证明护理是一门专业而不是一个工作类别从而唤起社会大众对护理价值的认同。 同时也唤起护士对护理价值的重视提高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巩固专业思想减少护士的流失。 7. 强化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 在职护士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是提高护士整体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的关键是护理与不断革新变化的医疗技术同步向前发展的保证。 因此抓好继续教育仍是今后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8. 护理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展 随着护理教育逐步由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转向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主的教育护理管理工作也 将会因此而全面从医院扩展到初级保健、社区服务、家庭护理和个案管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护理相关讨论版】 第一章 总 则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 2020〕 104 号)、《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20 年)》(卫医发〔 2020〕 294号)的精神制定本 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 (含二级 )以上医疗机构。 一级医院及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将护理质量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第二章 护理组织机构与制度管理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第四条 医院有健全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责任明确。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 有一名副院长分管护理工作。 第五条 护理管理组织健全。 三级医院应实行由护理部主任 → 科护士长 → 护士长三级护理管理,二级医院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实行三级或由总护士长 → 护士长二级护理管理。 第六条 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一、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护士长: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第七条 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医 院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执行计划的协调、检查、考核与评价。 年度目标达标率 ≥95%。 护理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 和工作标准、各科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和保证实施。 第三章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第九条 医院必须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规范护士执业行为,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做好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第十条 按照《护士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护理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 建立《护士注册管理信息系统》。 第 十一条 制定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及职责范围,对各类护士的岗位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 健全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及考核评价标准,三级或二级考核总评价一年不少于一次,并建立考核评价档案。 (各类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及职责范围参照附件表 1) 第十二条 各护理单元护士人力的配置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确保满足实施等级护理的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需要。 一、医院护士总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 50%。 二、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 :1。 三、重症监护室护士与床位比达到 ~3:1。 四、人员结构、梯队形成、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情况合理,与实施等级护理及专科护理相适应。 逐步实现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 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 30%。 第十三条 制定各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计划。 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 培训应有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并做好培训记录。 一、有各类护士 “三基三严 ”培训计划。 包括:规范化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并落实。 二、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 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 第十四条 建立健全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紧急状态下对护理 人力资源调配的方案。 第四章 护理业务技术及护理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护士应树立 “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基础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第十六条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中最 常用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专科护理的基础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护理人员必须强化 “三基 ”训练,培养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 “三严 ”作风。 第十七条 制定护理人员 “三基 ”培训计划,每二年注册护士的 “三基 ”培训累计> 30 学时。 “三基 ”理论考试合格率 100%(合格标准 80 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100%(合格标准 90 分)。 第十八条 成立护理学术组,积极开展与医疗新业务、新技术相配套的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同时鼓励开展护理领域自身发展需要的护理新业务、 新技术。 对所开展的护理新项目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具体实施方案,有检查记录。 第十九条 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要求全员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第二十条 护理文件书写是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及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文件书写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手册》中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执行,并定期开展质量评价。 第二十一条 建立人文关怀服务的制度与规范,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适宜地与病人交流 第二十二条 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告知服务。 第二十三条 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有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各项防范措施,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 制定病人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措施、制定职业防护教育制度、措施和实施方案,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二、门急诊、手术室、消毒供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