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方案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 附图 2 基坑平面图及剖面图 (标注尺寸为 mm,标高尺寸为 m) 绩溪北站站房 A区基坑施工工艺流程图 场地平整 测量放样 地表临时截水沟 开挖第一层 基坑四周临边防护 第一层边坡网喷防护 第二层开挖 第二层边坡网喷支护 第六层开挖 第六层边坡网喷支护 基底排水沟、集水井设置 基坑变形监测点设置 出土通道设置 结构物施工 基坑回填 基坑变形观测 变形观测异常 停工处理 10 支护方案 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工程 用地周边没有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然后根据 铁四院提供的蓝图 结构图纸合福绩溪北站施(房) 0201 结 A02 第 4 张 A 区 基础施工图, 采取 1:1 放坡,网喷 C20 砼 支护。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 ,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放坡坡度。 虽然 45176。 放坡,边坡土基本稳定,但考虑雨水及干缩等气候因素。 采取喷锚支护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具体作法如:采用 80 厚的 C20 钢筋混凝土护坡,内配 8 间距为 单 层双向 200mm14 的土钉,间距 1000mm,梅花布置,并打入边坡土中 1500mm。 护坡中设50PVC 管泄水孔纵横 @2500(梅花形布置)。 基坑长度和宽度为边轴线外加 2 米作为施工作业面和挖排水沟用,具体做法详见附图 3。 11 附图 3 边坡支护详图 排水方案 排水 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内 排水 相结合。 距基坑开挖线边 2m 自然地坪处设置 300*300mm 的排水沟,东南和西南角各设一集水井,直径为1000*1000*1000mm,并配置水泵,不让地面水流入基坑内;在 基坑底距坡角 500mm 处设 300*300mm 排水沟,基坑东南和西北各角设一集水井集水井尺寸为 1000*1000*1000m;在 基坑底距坡脚 500mm 处设300*300mm 排水沟,基坑东北角设置一集水井尺寸为 1000*1000*1000mm。 这样,自然降水及部分( 0)层土内存水通过上层排水沟排至于 集水井,由潜水泵外排,部分( 2)( 3)层土内含水和自然雨水及极弱透水层渗水可通过基坑内排水沟和集水坑泵至基坑外排水沟内,由潜水泵外排。 具体情况详见绩溪北站基坑支护图, 根据现场情况增加集水井,具体情况见 附图 1。 安全围护 12 基坑四周做距基坑边 1m,高 米的临时围栏,用 红白 油漆涂刷并用密目网封闭。 防护栏杆内禁止堆土,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安全密目网2m2m 钢管刷红白漆 第五章 变形监测 边坡变形观测点埋设 基坑顶水平位移变形观测点的设置:预计布置监测点 9 个。 布置原则:布置在每边的中部、阳角位置并避开障碍物,能通视。 以上观测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增设和调整位置,并保证观测点的稳固、明显及有效性和不被破坏。 人员安排:我部对该基坑进行自行观测,成立专门变形观测组,由 3 人组成,其中测量工程师 1 名,助理工程师 1 名,测工 1 名。 在进行仪器检测的同时,做好专人巡视工作。 仪器配备: SET250X 全站仪 1 台, S3 水平仪 1 台、 P4 微机 1 台,打印机 1 台、对讲机 2 部。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监测频率为 1 次 /1d,底板浇注后一周内,监测频率 为 1 次 /2d,往后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至 1 次 /3d。 与信息反馈 把观测的数据制作成表格及曲线,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以控制 13 基坑变形,为信息化施工提供数据资料。 监测项目及控制值:本基坑支护监测项目主要有:支持结构水平位移、地面沉陷、地面裂缝、基坑渗漏水情况。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报警为 25mm,控制值为 35mm;周围地面沉降变形报警值为 25mm,控制值为35mm。 当基坑出现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或变化速率 出现异常 等不良情况时,应提高检测频率。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坡顶连续三天以上位移速率大于 3mm 且不收敛、坡顶累计位移 50mm、坡顶地面明显沉降、地面明显开裂及时上报。 第 六 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技术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专业技术质量人员。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 建立质量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主要制度有: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验收、储存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验收制度;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成品保护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质 量信息管理制度;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及奖罚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制度;试验检测制度;施工日志填写制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等。 质量保证体系 14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 基坑施工质量合格率为 100%。 质量保证措施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 开挖过程禁止扰动基底,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预留 20cm 由人工进行清理。 15 基坑顶面四周设置 排水沟 ,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基底不得受水浸泡,其上淤泥或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基坑开挖后,对天然基底进行检验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 本基坑开挖质量验收标准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平面周线位置( mm) 不小于图纸要求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 2 点 2 基底标高 (mm) 土质 177。 50 水准仪:测量 5~ 8 点 石质 +50, 200 3 基坑尺寸 (mm) 不小于图纸要求 用尺量 施工过程控制 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坚持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三检、四按、五不准、六做到”,即: 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 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工艺、按标准”; 五不准:“资料不全不准开工、材料不合格不准进场、测量闭合不符合要求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准交工验收”; 六做到 :“方案做到合理、技术资料做到齐全、质量检验做到可靠、施工试验做到真实、测量数据做到准确、施工方法做到正确 ”。 第 七 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安全组织机构 16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安全管理部门。 设置安全总监一名。 架子队配专职安全员。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项目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或办法、项目安全责任制制度、项目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项目安全检查制度、项目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单位、个人 )、项目安全费用投入制度、项目安全操作规程、项目安全技术交底 制度、项目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项目安全生产评价(评估)制度、项目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外部劳务安全管理制度、项目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项目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项目防火、防洪、机械设备(包括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制度等。 安全保证体系 17 安全保证体系组织结构图 安全保证措施 喷锚施工队 安全员 土方施工队 安全员 土建施工队 安全员 各劳务队队长 架子队安全员 架子队长 安全工程师 物资设备部 质检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测量负责人 财会部部长 综合办公室 党委副书记 总工:杨树军 工程部长 工程部长兼副总工:王亮 项目经理LILILISADA LIppengmingzhong 18 安全管理措施 开工前准备工作到位 ( 1)研究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并掌握第一手资料。 编制施工方案 ,有预知性地 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深基坑支护方案改(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