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公用厨房。 2.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轮椅进出的独用厨房,空间尺寸和设备布置可按无障碍住房设计要求执行。 (七 )卫生间 1.老年入居住建筑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面积不宜小于 5 ㎡。 老年人公共建筑的疗养室、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 2.老年 人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宜邻近休息厅,空间尺寸和洁具布置可按无障碍公共厕所的设计要求执行。 3.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 (八 )阳台 1.老年人居住建筑的阳台可按无障碍住房的阳台要求设计,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 1m。 2.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 ;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 (九 )门窗 1.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 1. 1m。 2.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通行净宽不得小于。 3.起居室、卧室、卫生间、 疗养室、病房等门应采用可观察的门扇。 4.窗扇宜镶用无色透明玻璃。 开启窗口应设防蚊蝇纱窗。 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 本章将一般 民用建筑 、高层 民用建筑 、人防地下室和汽车库设计的防火问题作综合讨论,以利于对法规系统的理解和把握,便于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灵活应用。 一、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特征确定适用的规范规定 (一 )高层与非高层的界定,住宅依据层数,公建依据建筑物主体檐口到室外地面的高度。 1. 9层及 9层以下的住宅和高度小于 24m的多层公共建筑属于非高层建筑。 注意:单层公共 建筑高度 大于 24m的也属于非高层建筑。 2. 10层及 10层以上的住宅和高度大于 24m的多层公共建筑属于高层建筑 (二 )高层建筑防火类别的界定 1.一类高层建筑是指: (1)高级住宅,以及 19层和 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2)重要公建,包括医院、高级旅馆、藏书 100 万册以上的图书馆及书库,以及重要的办公、科研、档案楼; (3)省 (含计划单列市 )级以上的广电建筑、电力调度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4)高度超过 50m 的一般公建; (5)每层面积超过 1000 ㎡ 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6)每层面积超过 1500 ㎡ 的商住楼。 2,一类高层建筑以外的高层建筑都属二类高层建筑。 3.高级、重要是指建筑标准高,性质重要,火灾影响大,设备贵重,可燃装修多,有空调的建筑。 (三 )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病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的建筑,在防火疏散上有较高要求。 (四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影剧院、礼堂、体育馆、学校、商店、办公楼以及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营业厅、候车 (船 )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的安全疏散要特别注意。 其中没有标定使用人数的建 筑应按建筑面积计算疏散人数,录像厅、放映厅 1人/㎡ ,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人/ ㎡ ;候车 (船 )室与商店营业厅大致相同,可按 人/ ㎡ 计算。 (五 )汽车库由于同时停留人数较少,防火分区和人员疏散要求稍有放宽。 此外,车按停车数量划分为 I、 Ⅱ 、 Ⅲ 、 Ⅳ 类,应分别执行不同的防火设计标准。 I类, 300辆 Ⅱ 类 151300辆 Ⅲ 类 51150辆 Ⅳ 类《 50辆 (六 )地下、半地下建筑的界定,依据房间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和该房间室内净高的比例,超过 1/ 3而不超过 1/ 2者为半地下室;超过 1/ 2者为地下室。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防火要求基本相同。 地下、半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都比地上建筑困难得多,所以防火设计标准也高得多。 地下室的埋深,在室外地面下 l0rn以上和以下有不同设计标准。 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一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按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不同分为 4级。 新建的永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不应低于二级,故应重点掌握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的有关防火规定。 (二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构件除二级吊顶可采用难燃材料外,其余全部应为非燃烧体。 (三 )钢材的耐火极限仅为 ,用于一、二级建筑 时必须增加防火 保护层 (吊顶除外 )。 (四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取决于 保护层 厚度。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耐火极限仅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1/ 2 左右,在一级耐火建筑中要注意增加 保护层 厚度 .各种 砌体 墙与混凝土墙耐火性能很好,可作防火墙用;承重 砌体 的耐火极 限较非承重 砌体 有很大降低。 (五 )一类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他建筑可为二级。 三、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和建筑长度 (一 )除体育馆、剧院、展览建筑的观众厅、展览厅的长度和面积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外,一般非高层民用建筑 (包括多层汽车库和高层建筑中与主体之间有防火分隔的裙房 )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2500 ㎡ ,长度不超过150m。 (二 )一类高层建筑一 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1000㎡。 (三 )二类高层建筑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1500 ㎡。 (四 )地下室和人防工程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500㎡ ;人防工程的防火分区应在各出入口处的甲级防火门或管理门范围内划分。 (五 )地下或高层汽车库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2020㎡。 (六 )以上各类建筑内部设有自动灭火设备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以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的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可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 (七 )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 、展览厅等,当设有自动报警与灭火系统,并用 A级装修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4000㎡ ;地下部分为 2020㎡。 (八 )地下观众厅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1000 ㎡ ,自动灭火时不得增加。 (九 )人防工程中的水泵房、污水泵房、水库、厕所、盥洗间等无可燃物的房间以及溜冰馆的冰场、游泳馆的游泳池、射击馆的靶道区、保龄球馆的球道区等,其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 (十 )楼层间上下层连通时 (如走马廊、自动扶梯开口 )应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计算。 无论是否高层建筑的中庭,如果房间、走道与中庭相通的开口 部位设有可自行关闭的亿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设有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 3h 的防火卷帘分隔;中庭每层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封闭屋盖设有自动排烟设施时,可不受此条限制。 (十一 )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如果与高层主体部分之间设有可靠的防火分隔,其防火分区面积可与非高层建筑标准相同。 (十二 )需设排烟设施的走道及净高小于 6m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 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 500㎡ ,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四、 总图 布置 (一 )防火间距 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一般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与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间距分别为 7m 和 9m。 2.高层 建筑主体 之间不应小于 13m,主体与裙房之间不应小于 9m,裙房与裙房之间不应 小于 6m。 3.两栋建筑相邻,较高一面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 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 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较低一面为防火墙,其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 1h 且不设天窗时,防火间距不应低于 3. 5m,对于高层建筑则不宜小于 4m。 4.数座成组布置的 6层以下住宅,总占地面积不大于 2500㎡ 时,组内建筑间距不小于 4m。 5.一、二级汽车库之间以 及车库与一、二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l0rn。 6.停车场的汽车宜分组停放,每组停车的数量不宜超过 50辆,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m。 (二 )消防车道 1.街区内应考虑消防车通行,其道路间距不大于 160m。 建筑物沿街长度大于 l50m或总长大于 220m 时,底层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2.消防车道过门洞处宽高不小于4mx4m,门垛净距不小于 3. 5m。 3.沿街建筑连通内院的人行道间距不大于 80m(可以是楼梯间 )。 4.大于 3000座的体育馆、大于 2020座的会堂、占地大于 3000㎡ 的展览馆等,宜设环形消 防车道。 5.封闭内院当短边大于 24m 时宜设进院消防车道。 6.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至少沿两长边设置。 消防车道靠建筑 — 侧不应布置妨碍登高消防车辆操作的绿化、架空管线等。 7.一般消防车道宽不应小于 3. 5m,上空净高不应小于 4m;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4m,上空净高不应小于 4m,车道边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 5m。 8.环形消防车道与其他车道的连通不少于 2处,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场,一般不宜小于 15mxl5m,大型消防车需 18mXl8m。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9,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 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三 )其他 总图 规定 1,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室外疏散小巷宽度不应小于 3m。 2,高层主体底部至少有一长边或 1/ 4 周长不应布置高 5m 以上、深 4m 以上的裙房,且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3,为方便消防车从城市道路进人街区内开展消防作业,沿街建筑不宜过长,以保证消防车车道的间距不大于 160m。 当建筑物沿街部分的长度大于 150m,或总长度大于 220m 时,应设。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相关推荐
表明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大 6. 建筑产品的价格组成( ) A. 直接工程费 B. 间接费 C. 计划利润 D. 税金 7. 下列方法中,属于定性预测方法的是:( ) A. 调和平均数法 B. 头脑风暴法 C. 特尔菲法 D. 季节指数法 8. 建筑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 ) A. 经营业务不稳定 B. 体积庞大 C. 不 可间断性 D. 机构人员变动大 9. 非肯定型决策的决策方法有
通 C. 气通 D. 道路通 2. 单方案静态评价指标有:() A. 投资利税率 B. 净现值率 C. 资本金利润率 D. 净现值 3. 有关招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招标项目在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招标 B. 对申请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承包能力 C. 标函未密封,可视为废标处理 D. 两个以上的法人组成的联合体,不能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进行投标; 4. 施工管
务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生产能力和工艺过程,核算劳动定员情况等 ⑻ 项目实施计划。 说明该项目建设的期限,及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试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及进度安排⑼财务和经济评价。 列出总投资费用,说明资 金筹措情况,换算出全部生产成本及单位产品成本等,进行财务和国民经济评价⑽结论。 阐明该项目的主要优缺点,以及项目执行的可能性 大中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
如下劳务协议。 一、工程名称: ****室内装饰工程木工工程 二、工程地点: 三、乙方的工种及人数: 乙方带队负责人姓名:四、开竣工日期:从年 月 日起至 年月日止。 五、乙方劳务承包工作内容: 甲方将 ****室内装饰工程木工工程 委 托给乙方施工;乙方包耗材,包卸材料、上楼、场内转运及垃圾清运,自带工具及消耗品,如切割片、电缆线、钻头等工具耗材,(按附表单价相应计算造价
,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根本。 因此,要改善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现状,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必不可少。 (2)各级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贯穿了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操作及工作内容,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即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就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有效的降低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的关键途径。 (3)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