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勘察项目--技术标内容摘要:

岩土工程 25 副院长 总工程师 蜀都 中心 D3 地块 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 【 技术标 】 第 6页 邬相国 男 33 项目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硕士 工程地质 14 公司经理 赵跃平 男 55 项目负责人 教授级高工 四川省勘察大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国务院政府津贴 学士 岩土工程 27 常务 副总 工程师 朱赫宇 男 43 报告审核 教授级高工 注册岩土工程师 硕士 工程地质 25 副 院长 黄练红 男 43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学士 岩土地质 22 公司副经理 王亨林 男 40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学士 岩土工程 19 主任 工程师 沈 泽 男 38 HSE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学士 地质勘察 15 公司副经理 张 洪 男 44 地质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大专 工程地质 16 王 武 男 40 地质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学士 水文 地质 16 杨 森 男 27 地质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学士 土木工程 4 张伟峰 男 31 地质工程师 工程师 硕士 岩土工程 9 王祖锐 男 24 地质工程师 技术员 学士 土木工程 1 丁荣迁 男 50 专职安全管理 工程师、安全员 中专 钻探工程 33 郑德彬 男 46 专职质量管理 工程师、质检员 中专 岩土工程 26 梁 海 男 45 工程物探 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学士 地球物理 勘探 23 鲜宗能 男 40 工程地质钻探负责 工程师 中专 钻探工程 21 曾雪松 男 34 原位测试 负责人 工程师 学士 工程地质 10 吴福兵 男 38 抽水、压水试 验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学士 岩土工程 16 彭仕明 男 53 室内土工试验 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学士 工程地质 26 王少梅 女 45 室内土工试验 技术员 高级工程师 大专 岩土测试 26 唐崇源 男 53 测量负责人 教授级高工 学士 测量工程 27 何宗荣 男 59 测量员 工程师 高中 工程测量 39 第四部分 主要勘察技术方案 蜀都中心项目 位 于 成都市高新区地铁控制中心南侧、新会展中心对面。 拟建的成都天府新城 D3 地块商业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 202000 ㎡,由 1 栋 18F 商务楼、 1 栋 27+ 1F 蜀都 中心 D3 地块 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 【 技术标 】 第 7页 办公楼及两栋 2 31FF 住宅楼组成,设二层地下车库及地下室。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 甲 级,场地及地基复杂程度均为 二 级 ,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 甲级。 此次岩土工程勘察 的技术要求如下: ① 对场地内各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并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方案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依据。 ②查明 拟建场 及附近有无 影响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 性 岩土存在。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 性 岩土的成因、分布、规模、和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提出处理建议。 ③查明 拟建场地的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④ 对场地内的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征作出分析与评价,选择天然地基持力层,计算地基承载力;选择桩基持力层,提供桩周土的极限摩阻力和桩端土的极限承载力。 ⑤ 查明建筑场地的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渗透性 、 以及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 ,评定地下水 和 土对建筑材料的腐 蚀性。 ⑥ 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⑦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推荐适宜的基础方案及基础持力层;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评价, 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提供合理的工程措施意见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⑧ 在上述规范规定的基本要求条件下,还要 采取有效物探手段 对厂区特殊的沉积特征和人为活动对环境地质现状改造破坏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测试分析 , 对重要地段进行连续的面状测试解译。 蜀都 中心 D3 地块 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 【 技术标 】 第 8页 件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 成都市高新区 , 地貌单元属 岷江 水系 二 级阶地。 气象特征 成都地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水网密布,土地肥沃。 素有“天府”之称。 据成都气象台多年观测资料表明,成都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 ℃,极端最低 ℃;多年平均降水量 ,日最大 ;蒸发量多年平均值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 82%;多年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为 ( NE 向),瞬时最大风速为 ,主导风向为 NNE 向,出现频率为 11%;年日 照时数为 1200~ 1300小时,日照最小年份只有 960 小时。 流经成都市的主要河流有府河、南河及沙河,均属岷江水系。 岷江在都江堰分流以后分出许多支流呈扇形流入成都平原。 其中府河、南河和沙河顺着地势从西北向流入成都市,府河与南河在合江亭汇合,沙河在市区东南角汇入府南河,并向南流至彭山县境内再次汇入岷江主河道。 在府、南河治理前,每到洪水期,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1981年岷江特大洪水时本场地曾遭淹没。 上个世纪 90 年代成都市政府对府南河进行整治后,将成都市原来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两百年一遇的标准,周边环境大为改 善。 区域地质概况 成都在区域构造上处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和龙泉山断裂之间的凹陷盆地东缘。 龙门山断裂和龙泉山断裂平行展布于成都坳陷盆地的两侧,在凹陷盆地内还发育有多条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插图二: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 位于成都坳陷盆地西侧的龙门山断裂地震烈度大,频度高,但波及成都其影响均未超过 6 度;成都凹陷盆地内的断裂构造在中早更新世活动较为强烈,自晚更新世至今,活动性大为减弱,趋于稳定,即或存在发生 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其基本烈度也不会超过 7 度。 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奠 蜀都 中心 D3 地块 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 【 技术标 】 第 9页 定了本区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态,同时 也是确定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的主要依据。 成都平原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坳陷盆地,成都市区位于该平原的中部东侧,由近代河流冲积、洪积而成的砂卵石层和粘性土所组成的一级、二级河流堆积阶地上。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红色泥岩,成都市白垩系基底西部较深,向东逐渐抬升变浅。 其埋藏深度在成都东郊约为 15~ 20m,市区 20~ 50m,至西郊茶店子附近陡增至 100 多米,参加插图三:成都市地质剖面示意图。 隆起褶断带第四系沉降区低山丘陵西部山地北带断褶山门龙灌县名山大邑安仁新津安德镇郫县成都彭山金堂简阳安县绵阳四成都龙泉山平原褶断带川盆地蒲江新都凹陷盆地隐伏断裂彭州插图二: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 蜀都 中心 D3 地块 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 【 技术标 】 第 10页 地层结构 根据我公司在 拟建场地旁边蜀都国际 勘察工程资料表明, 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 Q4ml),其下由第四系 上更新统 冲洪 积( Q3al+pl)成因的 粘土、粉质粘土、 粉土 、细砂、中 砂及卵石组成 ,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 K2g)。 (一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4ml) ( 11)杂填土:杂色, 褐黄色、 松散,稍湿。 以建筑垃圾、少量卵、碎石及粘性土等回填而成。 层厚 ~。 ( 12)素填土:灰黄 、 褐灰色 、灰黑色 ,稍密,稍湿。 以 粘土、 粉质粘土回填为主,偶见少量植物根茎及腐殖质,场地 局部分布。 层厚 ~。 堆积时间小于 8 年。 (二 )第四系 上更新统 冲洪积层( Q3al+pl) ( 2)粘 土:褐黄色,硬 塑,局部坚硬。 含铁锰质氧化物,稍有光泽,干强度高 ,韧性 高 ,发育闭合裂隙,裂隙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充填,裂隙间可见光滑镜面。 层厚为 ~。 ( 3)粉质粘土:褐黄 、灰褐、 灰黄色 , 可塑。 含铁锰质氧化物,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较多钙质结核,局部相变为粉土颗粒,裂隙不发育。 层 厚 ~。 ( 4)粉 土 :黄色~褐黄色,稍~中密,稍湿~湿。 含铁锰质氧化物和少量粘性2KQ 40 1 2 公里2K 基岩Q 含粘 性土卵石2Q 砂卵 石34Q 砂卵 石 Q 粘性 土34Q 粘性 土2Q3Q3Q 三级 阶 地二 级 阶 地一 级 阶 地沙河堡沙河府河天府广场茶店子500480460440420400插图三:成都市地质剖面示意图 蜀都 中心 D3 地块 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 【 技术标 】 第 11页 土,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 中等 ,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 厚 ~。 ( 5)细 砂:灰黄色 ~黄色,松散~稍密,湿~饱和。 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 该层分布不连续,主要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顶面以上。 层厚 ~。 ( 6) 中 砂:青灰色,松散~中密,湿~饱和。 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主要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上或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其中分布于卵石层内的细砂含约 10%的卵石、圆砾、层厚 ~。 ( 7)卵 石 层:灰黄色~黄色,湿~饱和,卵石成分以火成岩和石英砂岩为主。 卵石呈亚圆形、圆形,一般为中等风化,少量呈强风化或微风化。 充填物为中砂及圆砾。 卵石层在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卵石层顶面 埋深为 ~。 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按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将其分为 4 个亚层: ( 71)松散卵石:灰黄色~黄褐色,松散,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 2~ 5cm,呈亚圆形。 含 50%~ 55%的卵石,充填中砂、砾石和少量粘性土。 N120修正击数小于 2~ 4 击。 ( 72)稍密卵石 : 灰黄色~黄褐色,稍密,饱和,卵石粒径一般 3~ 6cm,个别约7cm,呈亚圆形。 含 55%~ 65%的卵石,充填中砂、砾石和少量粘性土。 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 4~ 7 击。 ( 73)中密卵石:褐黄色~黄色,中密,饱和,卵石 粒径一般 4~ 8cm,个别大于10cm,呈亚圆形。 含 65%~ 70%的卵石,充填中砂和砾石,含个别漂石。 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 7~ 11 击。 ( 74)密实卵石:黄~黄褐色,密实,饱和,卵石粒径一般 4~ 8cm,个别大于 20cm,呈亚圆形。 含 70%~ 80%的卵石,充填中砂和砾石,含较多漂石。 N120修正击数大于 11 击。 ( 8)泥岩 (K2g):紫红色~红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成分组成,泥 状 结构,厚层状构造,分布连续。 场地内基岩顶面埋深为 ~。 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根据其风化程度,将其划分为强风化、中等风 化 2 个亚层: ( 81)强风化泥岩:紫红~暗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 状 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 风化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芯极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干钻可钻进。 该层内夹有薄层、风化呈土状的全风化泥岩和少量中风化岩块 , 层厚 ~。 ( 82)中等风化泥岩: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泥钙质胶 蜀都 中心 D3 地块 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 【 技术标 】 第 12页 结,泥 状 结构,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结构面较清晰,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或长柱状,岩质软。 局部地段岩芯较为破碎,沿水平结构面夹薄层强风化泥岩。 干钻钻进困难。 岩石为较软岩,岩体 完整程度为极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 最大揭露厚度为 ,本次勘察未揭穿。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水,其中孔隙潜水是本场地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其水位埋藏不深,水量丰富,对本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 第四系孔隙潜水略具承压性,随着深度增加,卵石层中粘粒含量增多,透水性逐渐减弱。 场地地下水补给源主要 为 大气降水。 地震效应 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在区域构造上属第四纪坳陷盆地,场地及邻近无大规模区域性活动断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2020 年版 ,成都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抗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特征周期为。 本次勘察主要遵照执行的规范、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20) ( 2020 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51/T50262020) 《建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