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牧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使农民收入较低。 该项目能使农民利用龙牧 801 苜蓿进行饲草生产,直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促进我县以奶牛为主的多元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项目区优质牧草种植、畜禽养殖以及 草地生态 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区优质牧草 种子生产现状远远满足不了草地 畜牧业与 生态建设 的 需要。 加快 繁殖和 选育 适宜于该地区生长的优良 牧 草 品种 进度, 推广良种良法,是 促进 我县 牧草 种子 产业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 4)提高科技含量,加强优良牧草品种选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牧草种子生产都沿用了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导致收获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不能满足种草养畜和草地生态建设的需要,而我县的牧草种子生产能力几乎为零。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本项目将在国内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牧草种子生产技术,重点研究龙牧 801 苜蓿及其它可利用苜蓿在黑龙江地区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量、施肥种类和数量、灌溉以及辅助授粉、适时 收种、清选加工,科学贮藏等实用技术。 通过建立合理的牧草良种繁育体系,选育和推广一批适宜黑龙江地区高产、优质、抗逆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形成保、育、繁、推、管一体化的良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牧草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并且,提高我县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保证畜牧业长期稳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定的良性发展。 第三章 市场预测 供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随着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节粮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土保持、退耕还草等生态治理工作的进行,作为我省人工种植面最广的主要饲草 —— 苜蓿,其种植面积将逐年增加,种子的需求量也将越来 越大。 20xx 年,黑龙江省启动的“苜蓿奶”工程计划到 20xx 年苜蓿种植面积达到 200 万亩,仅此一项年就需要苜蓿种子 20xx 多吨,具初步统计,目前年可提供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质苜蓿种子不足 200 万吨。 这些为龙牧 801 苜蓿种子的生产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为黑龙江省主推的饲草品种和生态环境治理用草品种之一的龙牧 801 苜蓿在省内一出现就已经是供不 应求,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在 20xx 年经历了从国外引进的苜蓿品种无法越冬,导致 10 万亩苜蓿死亡的惨痛教训后开始增加对我省苜蓿品种的引种,龙牧 801 苜蓿优良的品质得到了 吉 林、内蒙古等省份种植户的认可,销往 省外的种子量迅速增加,拓宽了该品种的销售空间。 因此,建立一个龙牧 801 苜蓿种子扩繁基地,不仅可以加快牧草新品种的繁育推广速度,也是解决黑龙江省生态治理、退耕还草、种草养畜等对当地苜蓿种子需求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种子生产规模及产品的市场定位与价格分析预测 所选择的基地光照充足,降水较少,昼夜温差较大,生产的苜蓿种子产量高、质量好, 1500 亩种子扩繁基地年可生产商品种 30 吨。 目前全国只有我省生产经营龙牧 801 苜蓿种子,由于种子扩繁资金不足,年供应量不足 10 吨。 所产种子供 不应求。 今年肇东苜蓿市场价格均在每公斤 60 元左右,龙牧 801 苜蓿各项指标优于以上品种,但由于目前龙牧 801 苜蓿种子生产数量较少,无法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 根据市场竞争机制及考虑到农牧民商品种子的承受能力,种子定价不宜过高,该商品种子价格定位在每公斤 40 元较容易为市场接受。 综上所述,龙牧 801苜蓿市场潜力巨大,种子销路前景广阔。 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运营方案 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建设的内容与规模设计如下: ( 1)建植原种保种田 100 亩,种子扩繁田 1500 亩。 ( 2)购进生产、加 工及检验仪器等配套设备,建设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 产品及运营方案 ( 1)产品方案: 种子扩繁基地年可生产繁殖种子 30 吨,种子经过联合收获机初选后进入加工车间加工,加工后的种子达到国家二级种子标准以上,原种保种田每年可生产原种 2 吨,加工后达到国家一级种子标准,种子采用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 2)经营方案: 项目建设单位已与原种供应单位签订了品种转让协议,并由转让单位负责提供原种,技术支撑单位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种子生产,建设单位负责质量管理、运输、加工、包装、销售、售后服务和组织再生产等。 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项目布局 按照国家牧草种子繁育基地的建设 原则和总体要求 ,根据龙牧 801 苜蓿对水热条件的需求以及龙牧 801 苜蓿种植的基本情况,龙牧 801 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靠山种畜场,仓储设施建在杜尔伯特县畜牧水产局院内 ,以便于生产、加工和统一管理。 项目选址 杜尔伯特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降水为 400 毫米, 年均气温 ~ ℃,年平均日照 2852 小时,平均无霜期 158 天,处于第一积温带,年有效积温 2869℃,是全省热量最好的县份之一。 项目建设条件 ( 1)符合 政府发展规划 20xx 年以来,杜尔伯特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牧业强县”的总体规划, 20xx 年,以提出的畜牧业的战略升级,为此针对奶牛养殖、苜蓿种植以及加工出台了多项优惠补贴政策,尤其对刚刚兴起的苜蓿种子生产加工项目更是明确提出一定要加大支持力度,保证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该项目的建立符合全县长远发展规划,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创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项目建设无论从政策还是资金等方面都会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 2)项目建设的技术力量雄厚。 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作为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草原饲料 中心实验站有专门从事草业工作的研究员 8 人,专门研究了龙牧 801 苜蓿种子不同 播种时期、播种量、施肥量、 辅助授粉、收种及贮藏等技术工作,这些可以为开展龙牧 801 苜蓿种子产业化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 ( 3)资源优势明显。 项目区位于杜尔伯特县境内,地势低平,肥力适中,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种子的形成,当地生产的牧草种子籽粒饱满,病虫害少,质量高。 因此,在这里建立牧草繁育基地条件优越,容易建成质量好、产量高的优等牧草种子田。 同时这里距离城市较远,经济较为落后,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可 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4)基础设施完备 靠山种畜场土地土层较厚、地块平整、集中连片,且有林地和公路作为天然屏障,隔离效果好。 从生产用地上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项目建设不利因素与克服办法 不利因素:项目区春旱现象较为严重,常常影响牧草的返青和播种。 克服途径: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打井灌溉途径,保证种子基地的旱季灌溉用水。 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第六章 项目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方案 工艺流程 ( 1)引进种子 已经与原种所有权单位签署品种转让协议,并 由其提供足够数量的原种,保证了种子基地生产的原种供应,同时提供建植100 亩原种保重基地的原原种。 ( 2)生产加工 严格按照国家牧草种子质量标准生产加工,要求种子达到国家二级种子以上。 所繁育的苜蓿种子各项指标的检验按 GB/T ~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进行。 种子生产各项指标具体如下: 苜蓿种子生产标准 品种名称 级别 净度 % 不低于 发芽率 % 不低于 水分 % 不高于 龙牧 801苜蓿 二级 90 85 12 种子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收获 种子加工 引进原种 田间管理 扩繁播种 定量包装 包衣 检验合格 贮藏 销 售 (商品种子进入市场) 检验不合格 检验 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主要技术方案 种子扩繁基地 ( 1)播种地块的选择 种子地宜选择在土层较厚,肥力中等,阳光充足。 PH 值适中,地下水资源丰富,坡度小于 15176。 ,杂草少, 500 米以内无豆科牧草种植 的地块。 ( 2) 播前土地整理 播前要精耕土地, 采取深耕(深度达 22 厘米以上),重耙碎土;力求地块平整;其次清除杂草,检查土壤中是否残留杂草种子,防止 其它植物 种子混杂。 ( 3)播种 良种繁育所用种子必须为原种,原种繁育所需种子必须为原原种,其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国家一级种子标准。 播种时间不能迟于 7月 15 日。 采用条播, 播量为 公斤 /亩,行距为 70厘米。 播种后覆土 2~ 3厘米, 适时镇压, 以提高出苗率。 ( 4)田间管理 龙牧 801 苜蓿苗期生长缓慢,苗期 要及时进行除草和病虫害治理,防止杂草和病、虫危害。 现蕾期及时清除异株植物,保证种子纯度。 播种后应及时建立保护制度,围栏封 育,防止人畜践踏。 合理施肥,播种后适时灌溉,以提高种子产量和生活力。 ( 5)收获 龙牧 801 苜蓿一般在翌年 8月中旬收获,苜蓿属于无限生长龙牧 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花序,当 2/3 以上荚果呈褐色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先将植株割倒,当植株含水量降至 25%以下时,利用联合收 获及拣拾脱粒。 ( 6) 田间检验 植物 检验部门及其授权单位或代理人要对种子田进行严格检验(主要是纯度和病、虫、杂草 危 害情况),凡检验不合格的种子田,禁止其生产的种子在社会上流通作为种用。 经检验合格的种子田,则签发给种子田合格证书并附合格标签。 检验单位和检验员(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检验员证 书者)必须在田间检验证书上签字盖章。龙牧801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