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分析内容摘要:
产品中加人防腐剂。 ”在“纠正措施”栏内,车间主任填写:“已加人防腐剂,产品经质检室检验已完全解决问题。 ”质管部在措施验证栏内填写:“纠正措施实施有效。 ”审核员说:“增加防腐剂说明对工艺进行了更改,请提供工艺更改的文件。 ”质管部长说:“这是生产部长口头通知车间改的,没形成文件。 ”查阅《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文件更改需经原审批部门审批。 ”审核员接着询问:“仓库那批发霉的产品如何处理的?”质管部长说:“当然报废了。 ”审核员请求出示产品报废的批准手续,质管部长说:“是我们口头通知仓库报废的。 ”查《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产品报废应报生产部长批准。 ” 案例分析:工艺文件的更改是必要的,但是没有按照文件更改的程序规定执行。 违反了标准“”的“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应该经过授权人批准,并保留处理记录。 这里违反了标准“”的“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及“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的规定。 〖案例032〗某顾客想购买一台电热水器,在商场的一楼服务指南看到家用电器部在四楼。 于是赶紧上到四楼,结果发现四楼并没有家电部,而卖的是鞋帽。 于是询问售货员家电在哪里买。 售货员回答说:“由于近来家电市场不景气,商场已将家电柜台取消了。 ”顾客听后,很是不满。 案例分析:《服务指南》已是作废的文件,但仍然没有撤除,造成顾客劳累、浪费时间。 本案违反了标准“”的“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的规定斩除不良品斩除不良品,原本就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经历的越多,经验越能得到积累;管理能力越能得到提升。 不良品是指:不能满足品质规定的产品。 不良品是万严之首。 管理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与不良品作斗争的历史,只要有生产活动存在,就有不良品的存在。 不良品是测试管理人员合不合格的最好“考题”之一,谁也躲不开。 但是,面对同样一种不良,却有四种不同的态度: 1. 自我放弃型。 这种人一旦遇上不良品,第一句话就是“算了吧。 做不到。 不可能。 ”对不良品惟恐避之而不及,对不良品的解决方法想都不想,一把将不良品推开老远。 其实质是自信不足,害怕不良品,怕承担风险、责任。 让这种人去处理不良品,只会越处理越多,小则办坏一件事,大则拖垮一个部门。 2. 归咎他责型。 这种人姓“赖”,什么事都敢推开,所有的不良品全都不关自己的事,推脱理由多得让人难以置信。 要么是自己从来没学过;要么是前辈没教好;要么同事“坑”了自己……总能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实质是能力不足,不愿承担自己的责任。 让这种人解决不良品,不良品还没动一根“毛”,内部责任追究的“战火”早已熊熊燃起,结果只会导致各部门内战不休,分散了团体的力量,事情越办越乱。 3. 孤芳自赏型。 这种人满足于维持现有的品质水平,只要不是大的不良,一点都不着急,不愿改善现状,总以为“神仙也不过如此”。 其实质是故步自封,不求上进,让这种人解决不良品,慢性、数量少的不良品,永远都解决不了。 4. 开拓解决型。 这种人从不拒绝任何不良品的挑战,一旦发生不良品,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解决不良,看到现有成绩也看到不足,从不停止改善的脚步,也只有这种人才真正掌握对付不良品的实战能力。 开拓进取的态度是作为优秀的管理人员必备的条件之一。 实战时注意事项: 1.确认不良品发生的现象和程度。 绝不可将来自下面的报告,原封不动地转手向上“倒卖”,让上一级管理人员来替你确认,要自己动手、动眼、动脑,到现场搞清楚以下项目: ①是什么样的不良。 有什么现象。 ②发生率多少。 在哪发生的。 在哪些机种上发生。 ③什么时间发生的。 2.联络相关部门,制定紧急对策 突发性的不良,能够自己处理的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要懂得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来解决。 换言之,要懂得叫“救命”,叫得越大声、追得越急,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 不要厌恶跑腿求人,这本来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许多远离现场的部分,很难体会得到现场的苦衷,你不猛追他们,就别指望能获得帮助。 同一种不良现象,原因却可以多样的,有的可以借助以往的经验,一眼看穿,有的要依靠解析手段来找出原因,解析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再现不良现象。 尽可能从多方面观察不良现象,如有数据则记录下来。 第二步:调查原因。 ①模拟法。 使用相同组合的生产要素,确认能否导致同一不良现象。 ②配对法。 将生产要素按一定的条件进行组合,确认哪种组合出现相同不良。 ③排除法。 将生产要素逐个进行替换,当替换到不良消失时,多半是该生产要素引发的不良。 ④对比法。 将良品与不良品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差别之处,这种差别很可能就是造成不良的原因。 以上这些方法只不过是将导致不良的生产要素找出,为对策铺垫了基础,但这还不够 ,还要给予反证才行,尤其在理论计算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尽可能使用高精度的测试仪器测取数据。 ②审图、读取数据时不偏不倚,不人为地改动数据。 ③运算公式、方程式时,再三确认有无代入错误。 当不良原因查明之后,便要进行对策,不良对策不是简单地下一道加工、选别、修理的指示,而是要制定整体的挽救方法、日程、担当者。 ①以材料为线索,展开对策: A. 单品材料怎么处理。 B. 半成品怎么处理。 C. 成品怎么处理。 D. 已销售到市场的怎么处理。 以上项目,数量有多少。 什么时候开始处理。 谁来负责担当。 在哪处理。 等等都要确定下来。 ②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对策。 A. 新设定的4M要素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B. 不良品什么时候处理完毕。 C. 良品什么时候能出货。 以上项目,数量有多少。 什么时候开始处理。 谁来负责担当。 在哪处理。 等等都要确定下来。 ③以作业方法为线索,展开对策。 A. 工序内用什么新的作业方法。 B. QC增添什么新的检查方法。 C. QA更改什么规格。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分析
相关推荐
20201121 重新更改了企业名称,更改后现企业名称为《北京城宏星石材集团有限公司》,一阶段审核时 提供的是更改后营业执照,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在更改过程中(未提供);现企业注册及生产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北神树村西联国际石材交易市场 10 排 56号。 ② 体系覆盖有效人数 (含分现场 ) 目前公司 120 目前公司 120 名员工,设置 4 个职能部门。 ③ 认证范围
件应分布合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质量保证体系 文件应构成一个有序的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能充分表述组织的 质量保证体系 ,例如:应依据实现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需要,确定质量手册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要求;质量手册应引出相应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相成文件的 程序应引出相应的支持性文件等。 二 法规性 质量保证体系 文件是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依据,它既是行为的准则
员处罚 10元 /次(专用)、 30 元 /次(通用);对量具不全仍加工、检验产品者处罚 30 元 /次 (仅针对工艺文件确定的批量产品 ) ,若因此造成损失,由相关操作者、检验赔偿量具领用人应妥善保管好量具的计量准用证,若量具计量准用证丢失处罚 5 元/张;未按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用量者(如规定用游标卡尺实际用类似尺寸塞规),罚款 30元 /次,并承担因此 产生的所有损失相关产品不可作为量具使用
可协 作 部 门 主 管 对 文 件 内 容 认 可与 否加 盖 电 子 受 控 章 、 公 告 发 布 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计划书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 术 文 件 编 写 、修 订部 门 主 管总 工 批 准研 发 I S O 管 理 员 归 档YNYYN总 工 发 布统 一 受 控 方 式 、 加 盖 电 子 受 控 章 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计划书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 三 料 四 法 五 环 重要度 —— 主要因素标识为“●” 、次要因素标识为“⊙”、无关因素标识为“○” (说明:所占比例指按故障模式排列情况及所占百分比、重要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可能因素改进所占的比例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所占比例较大的因素做为重点进行改进;各可能因素所占比例累加和为 100%,无关因素为 0%) 5D:制定措施并验证 实施计划: 序号 改进内容 整改措施及要求
质量审核检查表 共 页第 页 受审核部门 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 序号 检查内容 涉及要素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表 质量检查审核表格式 200 年第 次质量审核会议签到表 会议类别 日期 参加人员 审核组成员 姓名 职务 首 次 会 议 表 200 年第 次质量审核会议签到表格式 不 合 格 报 告 共 页第 页 受审部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不合格事实描述: 不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