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起算点内容摘要: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间应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算;(四) 2020 年 1 月 1 日后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超过一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满一年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这种仲裁时效的计算方式理论基础来源于侵权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时效,这显然对仲裁时效做了扩大解释,我认为,从时效制度的规则看,该计算方法显得很牵强,不太符合仲裁时效制度的立法原意。 首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 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只规定 “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这种计算方式,没有规定可从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 其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不宜简单的理解为一种连续的民事侵权行为。 在实践中劳动合同作用更多的是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一种证据及政府监管的要求。 再次,从双倍工资支付的方式看,也不宜对仲裁时效做扩大解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是按月支付而非整体合并支付,只要有任何一个月没有支付,劳动者权利即受到侵害,仲裁时效即应起算。 m1BivyCJK1F6dKjHMbtXCTzrRlHKGQCdd26hmOLul7JK5LJ2pYSIZJbJ2JH9gs2upbSaE1UyGym49el5REUiyt4KRmeT7BEs5PVUtjon3T2aWX9NXCiROKwvX88RM1r5kuyk9HBiQgeUrTnucHvuTmUkTZwlaMQ2cxqcYPEG0z1hgR34KEp55wcyQEHZKQ73FbrucBLD2fuTkm41WsQMXLwfLsCK7fvasxS4a9R8tb3Q28Ed9G3RzlWufBZkz16MkJamKzRMRITvHWdCeYArcTa7RXPOag9rVhfiXRJApg0hIac8YM6RqEjGjTKma2mk8bQaqueCE01wStoruHpDah1GxPz46XamtGYh92HdiuCqCnopfTrIDZ9Qa9dRva5hQF2BL7hszBUgVB39aAOdfHZK6760Ppi8oVPxlcTXmzI14TvO5TqlBS29gh5E0hSASMrzl6OygrrfyXFdBhuwyxwMSGH3XFW4W8Yibwdz4s4KaMA8SR2InWBVQVWVpLRQKm8pyX1F4vr6scl558a5DDH0x3I6P89jRezoEL9uQnErf4kRPhkLC6U8rvFvqwl7fDdwrkyffQzPLsQUMyiSz5RsJ6TEfVwI6XPOAnZfj4gm75mzVkZsDJ8amk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