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万只。 目前,由于草场的三化低产,年饲草缺口 45 万吨,按照草食性畜禽以 30%的比例递增,到 20xx 年,牧草缺口将达到 100 万吨以上,并且牧草价格大有上涨的态势。 在 20xx 年每吨干草价格为300 元,至今已涨到 400— 450 元。 畜牧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优质的牧草予以支撑,通过试验,饲养一头奶牛需要种植一亩苜蓿,奶牛年单产可提高 吨鲜奶。 三、市场发展前景 13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本项目生产的牧草产品和优质种子前景广阔,只要保证质量, 20 年内不愁销路,本地市场即可容下,可以说,草产业的发展是今后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第二节 国外市场分析 牧草国际市场年需求总量可达上亿吨,其中欧美市场主要被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所控制,我国牧草开发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但在 80 年代我县的小蒿子羊 草就已有出口日本和韩国的历史。 在亚洲牧草产品需求量为 500 多万吨,其中苜蓿产品年需量在 200 万吨左右,羊草在 200 万吨左右,其它牧草所占比例较小,亚洲的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韩国。 据有关资料记载,日本年进口牧草 250 万吨,韩国进口牧草 150 万吨以上。 目前,进入亚洲市场的牧草产品 70%来自美国, 30%来自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我国年出口牧草仅为几十万吨。 从亚洲市场来看,我国与韩国是近邻,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与美国、加拿大相比,运距短,运费低,仅运费这一项每吨差就可达 50 美元,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第五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根据黑龙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具体部署,结合杜蒙县的实际情况,针对全县天然草地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遵循自然 14 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以保护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为核心,以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种植饲草为重点,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和提高畜牧业现代化经营水平为目标,重点抓好草原植被恢复和人工草地建设工程,实现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 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根据全县自然环境特点、草地资源潜力及存在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 着眼于天然草地生态环境的治理,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坚持管建用并举的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实行“边建设、边防护、边除害、边兴利”,使天然草地保护与植被恢复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起来,多方并用,配套实施,实行综合治理,发挥整体 效应。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草地改良建设与产业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发资源与保护资源相结合,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 15 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 草地生态改良建设和保护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发展目标 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 通过对我县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进一步治理,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且能够满足目前优质牧草草种的市场需求,本项 目建设内容拟定以下三个部分。 一、 人工种草:包括退化草场治理和盐碱化草场改造。 二、松土补播:采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三、 草原灌溉井建设 第二节 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杜尔伯特县草地利用现状,经实地调查,全县草原总退化面积 220 万亩,其中重度退化 万亩,中度退化 50 万亩,轻度退化 万亩。 轻度退化的草原通过禁牧等有效措施,五、六年可以得到恢复,对重度退化、中度退化的草原只有通过人工改造才能恢复。 因此,我们拟定本项目总建设规模为 100 万亩,其中: 一、 人工种草: 50 万亩,其中退化草 场治理 35 万亩,盐碱地改造 15 万亩。 二、松土补播: 50 万亩。 三、 草原井建设 : 建设草原灌溉井 245 眼。 第三节 项目建设后达到的目标 16 一、生态效益突出。 通过 6 年的草原改良建设,能够使 全县的草原在实行禁牧政策后,得到充分的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将有所改观,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民族风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经济效益可观。 项目竣工后,改良 100 万亩,“三化”草场每年可增加干草 万吨,年创产值 3904 万元,年可增加奶牛饲养量 3 万 头,一次性增投入可利用 10 年之久,效益更加可观。 三、社会效益明显。 本项目达产后,通过饲草量的增加,大大缓解了草畜不平衡的矛盾,为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可使全县以 万农业人口年平均增收 元,草场改良区全部承包到户,坚持贫困户优先承包的原则。 种子繁育基地采用“公司带农户”或“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出土地、出劳务,由公司进行股份制经营,可以安排就业人员 万人,贫困户 万人通过承包草原和参与种子基地经营,能使人均收入提高到 20xx 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的目的。 第七章 项目 建设期、 建设进度 第一节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 6 年,即 20xx~ 20xx 年。 第二节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及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进度、规模内容及地点见“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分布及年度计划表”。 17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分布及年度推进表 单位:万亩 项目 年度 人工种草 松土补播 草原井建设 合计 退化草场 盐碱化草场 面积 地点 面积 地点 面积 地点 总数 数量及地点 合计 35 15 50 245 100 20xx 7 2 他拉哈镇 41 20 他 拉哈镇 7 2 白音诺勒乡 21 敖林西伯乡 1 敖林西伯乡 20xx 5 1 白音诺勒乡 3 1 白音诺勒乡 10 3 泰康镇 44 11 一心乡 18 4 敖林西伯乡 11 白音诺勒乡 2 敖林西伯乡 6 敖林西伯乡 1 江湾乡 11 敖林西伯乡 1 江湾乡 11 泰康镇 20xx 5 2 巴彦查干乡 3 1 巴彦查干乡 10 3 巴彦查干乡 40 13 巴彦查干乡 18 13 腰新乡 3 腰新乡 1 腰新乡 3 腰新乡 14 他拉哈镇 1 他拉哈镇 1 他拉哈镇 4 他拉哈镇 18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分布及年度推进表 单位:万亩 项目 年度 人工种草 松土补播 草原井建设 合计 退化草场 盐碱化草场 面积 地点 面积 地点 面积 地点 总数 数量及地点 20xx 5 3 胡吉吐莫镇 3 1 胡吉吐莫镇 10 4 胡吉吐莫镇 40 20 胡吉吐莫镇 18 3 一心乡 2 一心乡 6 一心乡 20 一心乡 20xx 6 3 一心乡 3 一心乡 10 5 一心乡 40 20 一心乡 19 2 克尔台乡 3 克尔台乡 20 克尔台乡 1 胡吉吐莫镇 克尔台乡 2 胡吉吐莫镇 20xx 7 2 烟筒屯镇 3 1 烟筒屯镇 10 4 烟筒屯镇 40 20 烟筒屯镇 20 3 敖林西伯乡 2 敖林西伯乡 6 敖林西伯乡 20 敖林西伯乡 1 白音诺勒乡 19 第八章 关键技术 第一节 人工种草的关键技术 包括退化草场治理和盐碱地改造 50 万亩,其中退化草场 35万亩,盐碱化治理 15 万亩。 整地:整地要精细,以彻底消除杂草,春翻在 18~ 20cm,再用重轻耙对角各耙一遍,深度在 12~ 15cm,使地面整平耙细。 种子选择:种子选用羊草、披碱草、星星草、草木栖 4种牧 草混播,亩播量 公斤。 退化草场即羊草 1 公斤,披碱草、星星草、草木栖各 斤,即退化草场 万亩,所需牧草种子 万公斤,其中羊草种子 万公斤,披碱草种子 万公斤,星星草种子 万公斤,草木栖种子 万公斤;盐碱化草场星星草 1 公斤,羊草、披碱草、草木栖各 公斤,盐碱化草场治理 15 万亩,所需牧草种子为 万公斤,其中星星草种子 15 万公斤,羊草种子 万公斤,披碱草 万公斤,草木栖 万公斤。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清选,并进行发芽试验,要选用发芽力和发芽势好的种子。 播种:雨季播种一般在 6~ 7 月份,覆土 ~ 2cm。 播后镇压:土壤干燥的草地种草后必须及时镇压,土壤墒情好或盐碱化严重的草地则不能镇压。 第二节 松土补播的关键技术 松土补播就是把草地进行松土,并在原草群中播种一些优良牧草,以提高草群产量和质量的改良方法。 适用范围:松土补播适用于以根茎型禾草占优势的植被如羊草 +杂类、羊草 +贝加尔针茅 +杂草类、羊草 +寸草苔 +杂草类型的退化、碱化天然草地。 地段的选择:松土补播的草地要选择地形起伏不大、土壤 20 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覆盖度不大。 草种的选择 :草种的选择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既要考虑其品质特性又要兼顾其利用目的,并采用牧草种子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种子。 种子的准备:进行补播的牧草种子必须进行清选,同时对有芒的禾本科牧。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