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树木采购与种植项目投标文件内容摘要:

剪时其修剪量应该依照不同树种要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对常绿针叶树及用于植篱的灌木不多剪,只剪去枯病枝、受伤枝即可。 对于较大的落叶乔木,尤其是生长势较强 ,容易抽出新枝的树木如杨、柳、槐等可 13 进行强修剪,树冠可剪去 1/ 2 以上。 这样可减轻根系负担,维持树木体内水分平衡,也使得树木栽后稳定,不致招风摇动。 对于花灌木及生长较慢的树木可进行疏枝,短截去全部叶或部分叶,去除枯病枝、过密枝,对于过长的枝条可剪 1/ 3~ 1/ 2。 修剪时要注意分枝点的高度。 灌木的修剪要保持其自然树形,短截时应保持外低内高。 树木定植之前,还应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主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的根剪去。 修剪时剪口应平而光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以防过分蒸发、干旱、冻伤及病虫危害。 定 植方法 苗木修剪后即可定植,定植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定植施工的方法是:将苗木的土球或根蔸放入种植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干立起,扶正,使其保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种植土,填土后将树根稍向上一提,使根群舒展开,每填一层土就要用锄把将土插紧实,直到填满穴坑,并使土面能够盖住树木的根颈部位。 初步栽好后还应检查一下树干是否仍保持垂直,树冠有无偏斜。 若有所偏斜,就要再加扶正。 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绕根颈一周进行培土,做成环形的拦水围堰。 其围堰的直径应略大于种植穴的直径。 堰土要拍压紧实,不能松散。 二、苗木的养护措施 栽 植较大的乔木时,在定植后应支撑,以防浇水后大风吹倒苗木。 树木定植后 24 小时内必须浇外第一遍水,水要浇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与土紧密结合,以利根系发育。 树木栽植后应时常注意树干四周种植土是否下沉或开裂,如有这种情况应及时加土或平踩实。 此外,还应进行及时的中耕,扶直歪斜树木,并进行封堰。 14 封堰时要使泥土略高于地面,要注意防寒,其措施应按树木的耐寒性及当地气候而定。 带土球( Φ 8cm 以上)乔木种植工艺框图 15 放样定位 挖树穴 检查树穴质量 装运种植客土 穴底填客土 苗木进穴 苗木去包装物 扶正覆土(随覆随捣) 整形修剪 浇水 卷干 立支撑、绑扎 清理场地 经常性维护管理 验收客土质量(部分喜酸植物客土加山泥和营养土) 验收苗木质量 苗木进行粗修 16 第六章 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表 工期 工序 3 天 3 天 3 天 3 天 3 天 3 天 3 天 苗木到场 场地清理、平整 土方挖填 苗木栽植 苗木支撑 场地清 理 苗木养护 竣工验收 17 第七章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程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种 土方工程 绿化种植 养护管理 1 园艺工 7 15 2 2 运输 4 8 2 3 机械 3 4 1 4 装车 2 2 2 5 养护管 理 1 4 4 18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就是保证质 量,今日对质量的重视,也就是明日企业的发展,工程质量不仅是对业主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来讲更是一种荣誉,一种无可估价的资产,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确保合格。 一、质量控制措施 (一 ) 质量目标控制 投标人将以优良工程作为实施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制度,把质量目标分解到各施工班组中去,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职工质量意识教育,使质量标准深入人心。 做到从领导、骨干、工人都注重质量,真正做到 “人人创优良 ”,确保合格目标的实现。 (二 ) 组织保证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组织控制体系,并且层层落实,在实施 过程中,贯彻 ISO9001 系列标准。 根据有关质量管理的文件,从质量策划、合同评审、材料供应和采购把关、施工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设备的控制、文件和资料管理、质量记录控制到各种培训等着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形成一个符合国际 ISO9001 系列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现场实行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网络。 以优质工程为目标,实行工程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岗位职责,落实质量责任制。 由质检员具体负责,实行全过程监督,并强化质量监控和检测手段。 1.各级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做到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 术规范和监理规程,质量标准及工程师指令进行施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程序施工。 19 2.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制订各部门、岗位质量责任制,使责任到人。 企业一把手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各自的范围和要求承担质量责任,把质量作为评比业绩时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3.加强对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并认真学习贯彻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监理规程。 除平时自学外,项目经理都要针对施工实际,定期进行分层次的集中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使之在施工过程 投标人将以优良工程作为实施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制度,把质量目标分解到各施工班组中去,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职工质量意识教育,使质量标准深入人心。 做到从领导、骨干、工人都注重质量,真正做到 “人人创优良 ”,确保合格目标的实现。 4.开展质量教育及技术培训。 本投标人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投入 本合同的人员认真学习《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并认真做好质量教育工作,提高质量意识,以便全体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预防为主的观点。 (三 ) 技术控制 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 以总工程师、施工技术员、施工管理部直到施工班组的各级技术负责人,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上确保达到质量标准,从技术上对质量负责。 并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科技成果,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优良率。 开工前由施工技术员负责,进行分层次的书面技术交底、交施工方案、交施工工艺设施意图、交质量标准、交 安全措施、形成施工程序化、技术标准化、质量规范化、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资料管理控制 20 认真管理施工资料和技术质量资料,做好各种统计报表,对有关的质量数据仔细复合,经常性对检验各班组的原始记录,并进行业务指导,同时要及时、准备地将业主、监理和项目部在施工中形成的文件进行收集、管理、归档。 并在工程结束时,做好竣工项目的资料汇编工作。 (四 ) 物资质量控制 物资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所以,要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采购,对材料商进行认真考查,对比、慎重选择材料供应商。 对 进场的材料,要经常不定期的抽查,检查材料的各种质量资料和外观,如发现不合格材料,坚决不投入使用。 (五 ) 施工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及时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要求班组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进行对施工的方法、步骤、设备、人员严加控制,并及时做好各类质过程进行检查,及时指出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通病,尽早整改,每一道工序施工量记录。 各施工班均建立自检制度,认真执行各项质量制度。 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经常性对各项工程的施工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各施工 班组以自检为主,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 开展三工序期 (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 活动,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全体施工人员,人人关心质量,人人搞好质量。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在经理部成立领导小组。 由总部派质检员和现场技术员、施工员共同负责本工程试验、计量、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下属各专业队设有专职质检人员 21 具体分工负责各项质量工作,对质量问题全权处理,所有工程项目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汇报。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各级质检小组。 针对质量要求高的工序展开活动,及时反 馈给施工人员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 意 识和整体素质。 3.实行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双向承包责任制,组成签定技术质量责任状,以经济手段激发全体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4.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务必使职工树立牢固质量意识,形成车车过磅的习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