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 、 创造能力 、 对岗位适应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 等等。 这个定义应该说比较清楚的界定了人力资源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人力资源的定义 20xx 年 2 月,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在《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提升农村人口人力资本,转移农村人口,在人力资源上再造一个中国 ” 的 说法。 其后,国务院在 20xx 年 9 月 20 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谈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时,也明确提出了“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说法。 此后,农村人口或者说农村劳动力才被提升到人力资源的高度来看待。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因而,农村人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5 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它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其总量是二者的乘积。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农村范围内构成劳动力的那部分人口的数量,同时还包括未成年的农村少年和儿童等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指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 [14]。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是在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于 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的。 随着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出现、行为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人力资源开发(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简写为 HRD),是指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过程。 开发者可以是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协会、私有机构、公共组织等,也可以是雇主、主管、个人和被开发者自己等 [15]。 人力资源开发目的是培养各类人才、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质量;其涉及的对象表现在人生的整个过程,包括从幼儿园教育到成年后的获取、保留、发展、维护直到老年退休后的开发余热等全部过程,更注重于宏观和整体,更注重于全社会的启智;其途径是通过政府 、学校及社会团体等公共事务管理部门,运用教育、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人口发展政策等方式,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个公民具备各种有效参与经济生产活动所必须的体力、智力、技能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劳动态度,以满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HRD 面对的是所有的人口,时空范围比较广阔,涉及组织周围所有相关人口及每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HRD 属于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站在宏观与战略层面,针对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挖掘未被发现的人力资源潜能,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侧重于未来的效果。 3 黑龙 江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现状 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丰富。 截至到 20xx 年末 , 全省总人口 382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占总人口的 %。 其中, 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 万人 , 占 全省 农村人口的 %, 这一比重比全国高出了 个百分点(注: 20xx 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 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 这说明黑龙江省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在数量上还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目前黑龙江省 农村劳动力 资源的 年龄 趋于老龄化。 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 龄化标准为: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 调查显示, 20xx 年黑龙江省这一比重 就已达到 了 %,进入老龄化阶段, 20xx 年上升到 %,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6 加剧。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 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据 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 ( 20xx 年 3 月 18 日公布的数据),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 (见表 1)。 在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初中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最高,共计 万人,占 %;其次为小学 ,共有 万人,占 %;高中受教育程度 万人,占 %;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 万人,占 %;未上过学 31 万人,占 %。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我省未上过学、高中和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比全国低 、 4 和 个百分点;初中和小学所占比重分别高 和 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应加大向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力度,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的进程。 表 1 20xx年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 单位 :万人 文化程 度 人数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 %) 文盲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专及以上 % 资料来源: 黑龙江省 统计局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健康状况 近年来,随着 黑龙江 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大力开展, 黑龙江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预防保健能力也不断得到加强,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原因是黑龙江 省 下大力度进行 农村卫生人 员 建设。 启动 了 “ 乡村大学生计划 ” 、 “ 万名医生支农 工程 ” 、 “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219595工程 ” ,有效提高了农村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 新型 医疗业务骨干。 目前, 黑龙江 省县、乡、村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健全, “ 三网四化 ” 管理模式 (注: “ 三网四化 ” 即 构建牢固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推出 “ 村级卫生规范化、乡村管理一体化、县乡医疗集团化、区域卫生和谐化 ” ) 确立,使农村卫生管理方式得到理顺 ,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医疗发展带来的益处。 第一,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人口预期寿命,是指一个人口群体从出生起平均存活的年龄, 是反映人类健康水平、死亡水平的综合指标。 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反映 的是 农村人口 的 健康水平,是指在现有的医疗保健条件和健康水平下,人们平均能够活动的年龄。 截止到 20xx 年底全国的统计结果,黑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7 江省人均期望寿命值为 岁,比 20xx 年增加 岁,高于全国增幅 个百分点。 这说明黑龙江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延长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 第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目前, 黑龙江 省新农合制度从 20xx 年试点,到 20xx年已实现全省覆盖 , 20xx 年得到进一步规范,参合率由 %增加到 %;筹资水平由 30 元 增加到 80 元,筹资总额由 万元增加到 20xx 年的 亿元;补偿人数由 万人增加到 万人;补偿费用由 万元增加到 万元。 全省实际住院补偿比达到 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 20xx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 1431 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 万人,比上年增长 %(注: 20xx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 1425 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 万人)。 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民工人数逐年增长(见表 2);第二,就业取向发生转变 ,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 据黑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 在 黑龙江 省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第一产业为 万人,占%;第二产业为 35 万人,占 %;第三产业为 万人,占 %;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呈 “ 三二一 ” 排列。 第三,黑龙江省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 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 20xx 年我省转移劳动力 512 万人,文化程度比重分别为文盲 %、小学%、初中 60%、高中及以上 %,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 表 2 20xx年 — 20xx年黑龙江省转移劳动力人数 单位:万人 年份 转移劳动力人数 比上年增长( %) 20xx 357 20xx 402 20xx 451 20xx 483 20xx 500 20xx 512 资料来源: 20xx— 20xx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公报 4 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资金缺乏 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资金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投资和医疗投资资金的不足。 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直都不高,黑龙江 省也不例外,对农民来说,是否选择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取决于投资成本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8 高低。 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不断增加,农民难以支付高昂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严重妨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 以教育投入为例,供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 10 万元,如果按 16 年分摊,则每年需 6000 余元, 是家庭庞大的一笔开支 ,这无疑大大超出了农民的。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万元。 共计投资。 改良体系建设 购买细管冻精 10000粒,投资 35万元 ; 胚胎 200枚,投资 10万元。 共计投资 45万元。 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新 建牛舍 1870m179。 , 投资 22万元 ;粪污处理池 250m179。 , 投资 15万元 ;小区道路 ,投资 10万元。 共计投资 47万元。 6 科技推广费 购置技术推广设备 4台套,其中,投影仪 1个,投资 2万元 ;
万只。 目前,由于草场的三化低产,年饲草缺口 45 万吨,按照草食性畜禽以 30%的比例递增,到 20xx 年,牧草缺口将达到 100 万吨以上,并且牧草价格大有上涨的态势。 在 20xx 年每吨干草价格为300 元,至今已涨到 400— 450 元。 畜牧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优质的牧草予以支撑,通过试验,饲养一头奶牛需要种植一亩苜蓿,奶牛年单产可提高 吨鲜奶。 三、市场发展前景 13
电压谐振,此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电阻上,即。 图 9 ( 4)谐振时出现过电压现象 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表示式中的 Q 称为品质因数,有 如果 Q> 1,则有 当 Q >> 1时,电感和电容两端出现大大高于电源电压 U 的高电压,称为过电压现象。 ( 5) 谐振时的功率 有功功率为: P = UIcosφ = UI 即电源向电路输送电阻消耗的功率,电阻功率达最大。 无功功率为: 其中
产品的贮藏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承担哈尔滨市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及区划布局的研究和全市乡镇干部和农业科技培训及农业远程教育的任务等。 多年来共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 目 75 项,取得科研成果 57 项,其中获奖39 项。 本次合作内容主要是负责 2 万亩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全过程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工作。 服务性质为有偿服务。 附合作意向书一份。 销售协作单位情况
生产产业化,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部门组织扶持,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将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行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要求 ***县大豆生产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实行专品种繁育、专品种区域化生产、专品种收购、专品种加工,无论加工龙头企业在县内或县外, 都要实行 “四专 ”。 即使是外贸出口,销往国际市场,也要要求搞专品种供货。
态环境,不破坏现有植被,不污染河流。 ⑥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满足场地排水要求,并充分考虑防洪、渡汛,确保施工安全。 ( 2)施工总体布置的主要内容 ①布置场内运输线路,并组织场内运输; ②布置各施工辅助设施,布置仓库、施工管理及生活设施; ③布置给水、供电及通汛系统的位置 ; ④确定施工场地排水、防洪标准,规划布置排水; ⑤规划弃渣、堆料场地,做好场地土石方平衡以及开挖土石方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