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手册试行版正式内容摘要:

负责组织安排对各部门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对其部门各岗位作绩效考核;负责日常业务的执行 成员 公司其它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经理 负责按时完成对其它部门负责人及直接下属的绩效考核,指导并监督本部门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 备注 人力资源部作为办事机构,负责收集整理考核与薪酬委员会和各部门考核结果并统一备案。 适用范围 适用于常规性的绩效考核工作,不适用于临时性考核或其他非常规考核。 适用于线长(组长)以上所有正式员工,但 不适用于以下人员: 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助理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 兼职、特聘人员;  试用期员工;  公司临时工岗位; 不参加考核的人员  月度考核期内累计不到岗超过 10 天(包括请假与其它各种原因缺岗)的员工不参与本月度考核;  季度考核期内累计不到岗超过 1 个月(包括请假与其它各种原因缺岗)的员工不参与本季度考核;  年度考核期内累计不到岗超过 3 个月(包括请假与其它各种原因缺岗)的员工不参与本年度考核。 2 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定义 绩效考核体系是由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评价要求的考核指标组成的 评价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评价员工工作状况,是进行员工考核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考核结果准确、合理的重要因素; 考核指标是能够反映业绩目标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能力等级的数据,是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单位。 绩效考核体系结构 绩效考核体系内容  业绩考核:通过设定关键业绩指标( KPI),定期衡量各岗位员工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此类 KPI 考核主要在管理人员中进行,其中部门经理在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KPI 的指标是不同的。 经理以下其他管理人员只需在年度进行 KPI 考核。 KPI 分为硬指标(即定量指标)与软指标(即定性指 标)两类;  计划考核:即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在每个月度和季度动态衡量岗位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果;在部门经理的考核中,季度和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又称为“部门业绩考核”;  能力态度考核:衡量各岗位员工完成本职工作具备的各项能力 , 对待工作的态度、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每年度进行一次;  部门满意度考核:主要考核公司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配合和协调情况与效果,每季度进行一次。  以上四部分内容,在不同的考核周期,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分别进行不同的组合。 具体《考核体系构成表(表 3)》: 考核周期 / 内容 被考核人 月 季度 年度 月计划 部门业绩 (季度计划) KPI 部门满 意度 部门业绩 (年度计划) Σ 月计划 KPI Σ部门满意度 能力 态度 部门经理 ● ● ● ● ● ● ● ● 部门主管 ● ● ● ● 线长(组长) ● ● ● ● 说明 1.“●”代表构成指标; 业绩考核的综合介绍 总述 业绩考核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 它通过对员工当期履行职务职责状况及工作结果的考核,衡量和评价员工贡献和对企业的价值。 业绩考核包括 KPI 考核与非 KPI考核两项内容。 KPI( Key Process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代表岗位的核心责任。 关键业绩( KPI)指标考核 选择 KPI 的原则  结果导向: KPI 指标的选择要体现出结果优先的原则,首先考虑岗位的工作产出,从工作产出中分析确定主要和次要项目,再依据其重要性进行筛选,最终确定 KPI 指标;  可衡量性: KPI 指标应具备可衡量性、可验证性。  制定 KPI 指标应兼顾公司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  少而精: KPI 指标应能够反映出工作的主要要求,该指标能对工作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并能覆盖大部分工作内容; KPI 确定方法  确定 KPI 应以岗位 说明书为基础,详细了解该岗位工作内容并找出主要工作;  进行全面考评有助于衡量被考评人的全面绩效。 在制定岗位 KPI 指标时应该采取硬指标和软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岗位调节软硬软指标在整个工作业绩考评体系中的权重,制定出适合被考评人的考核指标。 企业直线部门员工的考核指标以硬指标为主,企业职能部门员工的考核指标以软指标为主。  在能够反映被考核人的所有评价指标中,选择最重要的 36 个最能反映出被考核人业绩的评价指标作为 KPI 指标;  KPI 指标的制定过程是管理人员与员工双向沟通的过程,在项目选择、权重设定、考核标准设 计时都要使员工全面参与,积极承诺完成指标;  公司的 KPI 体系每两年修订一次。 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的方向和重点,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通过与被考核人双向沟通讨论,并结合部门及岗位职责、管理及经营目标(包括:财务指标、内部经营管理、市场及发展与创新等方面)重新确定被考核人的KPI 指标,将结果提交考核与薪酬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即作为下一年度的考核依据。 硬指标  硬指标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信息,通过硬指标信息的直接提取或硬指标计算公式,最终获得数量结果的业绩考评指标;  硬指标优点:可靠性高,只要计算 公式和数据来源正确,任何人进行考评结果都一样;  硬指标缺点:基础性工作要求高,硬指标评价质量依靠于统计数据,因此数据的正确性很重要,在数据不可靠或者难以量化的考评指标中,硬指标考评结果就难以客观准确;硬指标考评过程不灵活,难以在考评中发挥考评人的有效判断。 软指标  软指标是由考评者对被考评人业绩作主观的分析,直接给评价对象进行打分或作出模糊评判的业绩考评指标,软指标评价完全是利用考评者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判断和评价,容易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  软指标优点:由于它不完全依靠统计数据,可以发挥考评人的有效判断,考虑所 有相关因素,从更多的角度认识评价对象,当评价所需的数据很不充分、不可靠或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时候,软评价在绩效考评中有更重要的作用;  软指标缺点:评价结果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和经验的局限,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的素质;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不够,专断的主观判断经常造成不公平。 KPI 考核体系构成  考核标准:对 KPI 的考核标准作以说明;  KPI 权重:根据组成某岗位的 KPI 指标对岗位业绩影响的大小分别确定各自的权重,KPI 权重随着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而进行调整,例如,公司为了引导岗位员工投入更多 的资源开展某项工作,可以加大该项工作的权重。 通常在年度考核后由考核与薪酬委员会根据本年度考核状况讨论修订下一年的 KPI 权重;  信息来源:打分所依据的信息从何处得到,以各种有形资料为主;  部门经理的 KPI 考核由四次季度考核和一次年度 I 考核组成,季度与年度独立考核;  部门主管和线长的 KPI 考核只在年度末考核。 计划完成情况考核 总述 为了突出绩效管理的过程性,提高考核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同时,降低考核难度和考核成本,除了使用 KPI 指标进行结果考核外,公司还需要对员工考核期内非 KPI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过程的表现做出评 估。 具体包括针对员工的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和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月、季、年度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 主要考核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计划外工作完成情况,以及计划内未完成工作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内容。 其他非计件员工的月度考核方法由部门自行确定,建议 参照管理人员的 月度计 划 考核进行 ; 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 部门经理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成绩作为部门季度计划完成情况考核的部分基础分数 ,其他员工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成绩作为其月度业绩考核分数和年度业绩考核的基础分数; 季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  部门经理在 10 月月初填写《管理人员工作计划书及考核表》,并与分管领导协商确定本季度工作计划内容和要求。 计划书原件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复件由部门经理本人查存。 在考核时间内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考核。  部门经理在一个季度内前两个月的月计划考核分与本季度季计划考核分加权平均得出部门经理季度业绩考核分数。 计算公式为:  季度计划考核得分 = * 第一个月月计划考核分 + * 第二个月月计划考核分 + * 本季度季计划考核分 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  部门经理在本年 1 月初填写《管理人员工作计划书及考核表》,并与 分管领导协商确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和要求。 计划书原件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复件由部门经理本人查存。 在考核时间内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考核。  部门经理当年四个季度的计划考核分数与本年度年计划考核分加权平均后即为年度计划考核分。 计算公式为:  年度计划考核得分 = * 第一季度计划考核分 + * 第二季度计划考核分 + * 第三季度计划考核分 + * 第四季度计划考核分 + * 本年度年计划考核分 能力、态度考核 总述  能力考核是考核员工在岗位实际工作中具备的能力,根据被考核 人表现的工作能力,参照能力考核标准,对被考核人所担当的职务与其能力匹配程度做出评定;  工作态度是对某项工作的认知程度及为此付出的努力程度,它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力向业绩的转化效果。 工作态度考核可选取对工作业绩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考核内容,如协作精神、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等等;  针对部门经理、主管和线长(组长),分别对应三套不同的能力态度指标体系。 能力态度指标体系 被考核人 分管领导考核内容与权重 委员会考核内容与权重 部门内主管考核内容与权重 部门经理 计划和执行能力 15%、 推断 /决策能力 10%、准确性 10%、效率 10%、责任心 10%、创新能力 10%、沟通能力 10%、主动性 10%、灵活性 5%、专业知识和技能 10% 敏感性 10%、解决问题 /矛盾 15%、沟通能力 10%、创新能力 10%、主动性10%、责任心 20%、协作性10%、灵活性 5%; 建立期望与实现 10%、授权 10%、团队合作 /发展 10%、解决问题 /矛盾 10%、应变能力 5%、影响 /说服能力 10%、沟通能力 10%、敏感性 10%、激励 10%、评估 /反馈 /培训 10%、专业知识和技能 5% 被考核人 本部门经理考核内容与权重 相关主管 考核内容与权重 主管 计划和执行能力 20%、准确性 15%、效率 10%、责任心 15%、创新能力 10%、沟通能力 10%、主动性 10%、专业知识和技能 10% 敏感性 10%、解决问题 /矛盾 20%、沟通能力15%、创新能力 15%、主动性 15%、责任心 15%、专业知识和技能, 10% 被考核人 直接主管 考核内容与权重 相关线长 考核内容与权重 线长 /组长 计划和执行能力 25%、准确性 15%、效率 15%、创新能力 10%、主动性 15%、专业知识和技能 20% 敏感性 15%、解决问题 /矛盾 20%、沟通能力15%、创新能力 15%、责任心 15%、专业知识和技能 20% 说明 详情参见《公司能力 /态度考核表》 能力态度考核方式  考核人综合考虑本年度该员工在工作中反映出的各项能力态度,参考评价等级说明,并通过与相同岗位其它员工的能力态度表现对比,最终确定该员工的得分;  能力态度评价等级分为 5 级,每项指标均按百分制打分,通过将各项能力态度指标得分加权求和,最终确定该员工本年度能力态度考核分数;  指标和评价标准的更改须经公司考核与薪酬委员会集体决定; 部门满意度考核 部门满意度主要考核公司各部门在季度工作中的配合情况,其考核分按当期比 重计入考核总成绩; 在每个季度考核时,由人力资源部收集各部门满意度评分结果并进行汇总处理;其中,各部门对人力资源部的部门满意度评分结果直接送交考核与薪酬委员会主任,由其进行结果处理; 人力资源部对满意度评分的详细情况应予以保密,除非确有必要并经公司副总经理书面同意,除考核管理人员外,其他任何人无权查询满意度考核原始资料。 考核内容及权重分配 权重的确定方法: 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所倡导的员工行为导向确定;  根据公司经营状况以及公司目前对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要求确; 2020 年考核内容及权重分配 2020 年考核内容 及权重分配表(表 3): 周期 /内容 /权重 被考核人 月度考核 季度考核 年度考核 月计划 季度 计划 KPI 部门 满意度 年度 计划 Σ月计划 KPI Σ部门满意度 能力 态度 部门经理 100% 40% 40% 20% 30% 40% 15% 15% 部门主管 100% 40% 30% 30% 线长(组长) 100% 50% 30% 20% 说明 例如:部门主管年度绩效考核分中,全年 12个月的月度绩效考核分数平均分占 40%, KPI占 30%,能力态度占 30%; 绩效考 核组成与关系 绩效考核关系总表(表 4) 被考核人 考核人 月 季 度 年 度 月度计划 季度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