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体系改革方案内容摘要:

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需要较多(≤ 30%)的补充完善才不影响下游工作的进展。 E 级 (不合格) 50≤分值< 60 工作有推进,但未完成预期绩效目标,与绩效标准要求有很大差距,需要大量(≤ 40%)的补充完善才能交付下游环节,已影响到其它目标的进展。 40≤分值< 50 完成总体工作方案,工作思路清晰准确,并完成前期准备,在实施过程中。 30≤分值< 40 完成总体工作方案,工作思路清晰准确,工作尚未启动。 20≤分值< 30 有一定的工作思路,但尚未形成完 整的工作方案。 10≤分值< 20 只有部分想法,无法形成系统思路。 0≤分值< 10 未启动,无可取的想法。 如因延误或差错对跨部门上下游工作造成了较大不良影响还需在减分项中倒扣分。 6 具体改革办法: 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要进一步细致、全面、细化的评审标准设定,指导主管领导对员工的绩效评定结果进行客观评定。 有以下两种改革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将考评分数整体细化、分段设定评分标准(如图 7) 图 7 等级名称 分值范围 评分标准 A 级 (出色) 分值≥ 95 工作业绩远超工作常规要求,取得 优异的工作成果,具体表现在: 提前完成既定任务,且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远超出规定的标准,并得到来自客户、领导、其他部门同事的高度评价及书面表扬; 或建立了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可推广应用的新工作流程、标准。 90≤分值< 95 显著超出工作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明显超出规定的标准,并得到来自客户、领导、其他部门同事的高度评价及口头表扬。 解决了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特殊困难,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B 级 (优秀) 85≤分值< 90 明显超出要求完成工作目标,在时间,数量,质量,满意度 评价方面取得良好结果。 C 级 (合格) 80≤分值< 85 完全达到绩效标准预期要求完成工作,为下游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75≤分值< 80 完成工作,但距预期绩效标准存在少量差异,经辅导可达到预期标准,不影响下游工作的进展。 70≤分值< 75 基本完成工作,但距预期绩效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需要少量(≤ 10%)的补充完善才不影响下游工作的进展。 D 级 (需改进) 65≤分值< 70 勉强完成工作,与绩效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需要一定(≤ 20%)的补充完善才不影响下游工作的进展。 60≤分值< 65 工作完成情况不佳,与绩效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需要较多(≤ 30%)的补充完善才不影响下游工作的进展。 E 级 (不合格) 50≤分值< 60 工作有推进,但未完成预期绩效目标,与绩效标准要求有很大差距,需要大量(≤ 40%)的补充完善才能交付下游环节,已影响到其它目标的进展。 40≤分值< 50 完成总体工作方案,工作思路清晰准确,并完成前期准备,在实施过程中。 30≤分值< 40 完成总体工作方案,工作思路清晰准确,工作尚未启动。 20≤分值< 30 有一定的工作思路,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工 作方案。 10≤分值< 20 只有部分想法,无法形成系统思路。 0≤分值< 10 未启动,无可取的想法。 如因延误或差错对跨部门上下游工作造成了较大不良影响还需在减分项中倒扣分。 方案二:将整体评分标准划分划分为二部分(效率 /质量)(如图 8) 图 8 7 项目 质量占比 效率占比 情况分析 优点 缺点 建议 占比一 60% 40% 对效率及质量把控相对较平衡,较倾向质量把控 效率与质量同时把控 对质量把控相对较弱 占比二 70% 30% 对效率占比系数小,绝大部分倾向于质量 对质量把控力、推动力较强。 对效率的把控力较弱。 采用本占比,更符合我公司情况,针对研发对时间效率的把握不能完全精准 评分标准:质量标准: 等级名称 分值范围 评分标准 A 级 (出色) 分值≥ 95 工作业绩远超工作常规要求,取得优异的工作成果,具体表现在: 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远超出规定的标准,并得到来自客户、领导、其他部门同事的高度评价及书面表扬; 或建立了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可推广应用的新工作流程、标准。 90≤分值< 95 显著超出工作要求, 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明显超出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