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综述内容摘要:

构 100 医疗机构 100 人寿保险公司 96 大型生产制造公司 100 中型生产制造公司 98 批发商与零售商 97 交通运输企业 94 公共事业公司 96 其他 83 资料来源:杰罗尔德 „L. 齐默尔曼:《决策与控制会 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277 页。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企业计划可谓由来已久,但这种计划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没有建立在预测与决策基础上,因而不属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范畴。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管理控制的目标从完成生产的品种、产量计划,逐渐转移到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上来,全面预算管理由此不断引起重视,并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放到企业经营机制和战略管理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从而在实践中被一些企业大力推行。 2020 年 9 月 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2020 年 4 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企业应当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2020 年 4 月,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应实行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 这些行政法规的颁布,标志着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科学的管理理念已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并进入到规范和实施阶段。 2020 年来自对广西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见表 2):在各行业中,建筑业和制造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较深刻,应用程度也较广泛,而房地产行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认同度最低;另外,其他调查数据还显示:就企业性质而言,民营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同度与应用程度均高于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就企业规模而言,企业集团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和实行优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比率最低。 表 2 对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行业调查表(样本企业来自广西) 调查内容 建筑业 制造业 流通业 运输业 服务业 房地产业 其他行业 对预算的了解程度 100% % 75% 75% % 50% % 实行全面预算的必要性 100% % % % % % 80% 认为预算发挥作用大 % % % 75% % % % 全面预算普及应用程度 % 50% 50% % 25% 60% 可见,虽然全面预算管理近些年在我国企业中已得到不同程度地推行和发展,不少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益,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宝钢集团、中原油田 石化集团、中国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五矿集团、山东华乐集团以及华润公司的 6S 管理体系 [1]等。 但是,要将这种先进的管理机制在企业中全面普及和实施仍需要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有更多的深刻了解。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意义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预算管理是一种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通过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安排,以及相应的利益分配来实施的管理机制安排。 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形式。 有助于现代财务管理方式的实现。 实施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强化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 在企业实施分权管理条件下,全面预算管理既保证了企业内部目标的一致性,又有助于完善权力约束机制,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有助于企业资源的整合。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内部组织机构松散,实现各层级、各成员的有机整合。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性。 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 全员性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公司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 ,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公司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机制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点是要通过预算来强化内部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管理上的制度安排。 而不是临时性、分散性的管理手段。 预算以市场为主导,全面考虑市场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是一种机制安排,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