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标准化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执行。 特殊作业人员应接受严格的职业培训,并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九条 班组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活动(运行班组每个轮值进行一次安全活动),传达、学习有关法规、制度、规程、标准等,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总结讲评本班组近期安全工作情况,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部署近期安全工作计划。 车间及企业负责人要定期参加班组的安全活动,活动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 第二十条 班组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 运行和检修班组要结合本地区季节特点和事故发生规律,开展春、秋等季节性安全大 检查,查思想、查规程、查习惯性违章、查隐患、查标准化作业的薄弱环节,认真落实安全性评价整改要求和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整改要求。 第二十一条 开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源)分析。 定期对班组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工作条件、工器具性能、人员精神状态等潜在因素进行分析、排查,使安全状况做到可控、在控。 第二十二条 严格消防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设施齐全,设计、安装、保管、试验、维护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重点部位(汽机油系统、燃油系统、电缆沟、氢气系统、锅炉制粉系统、电气设备、蓄电池室、氧气、乙炔、化学药 品存放场地、煤场及输煤系统、集控室、计算机房、通信系统、档案室等)防火措施完善,并具有相应的功能和容量,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班组人员全部能够正确、及时使用消防器材,义务消防队员按要求定期参加消防演习和训练。 第二十三条 重视职业健康卫生和劳动保护。 职业健康卫生和劳动保护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积极做好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以防尘肺病、防噪声、防触电、防高温中暑、防射线伤害等为重点,严格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管理,按规定为职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完善各类防护措施,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保护职工身心健康。 第二十四条 班组新入厂人员 (学校毕业生、复退军人、调入职工、新工人、招聘的临时工、代培生、实习生等 )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实习,新上岗和换岗人员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章 生产管理 第二十五条 班组生产现场推行“ 5S”管理(清理、整顿、清洁、维持、素养): (一)及时把工作场所内与班组生产、管理无关的物品坚决清理掉; (二)工作场所内所有物品保管整齐有序,并进行必要的标识,严格核算、保管、发放(借用)管理,做到帐、卡、物相符。 集中控制室和所 有值班岗位的物品、工器具、家具、文件、资料、记录实行定置摆放、定员管理; (三)班组值班室、交接班室、休息室做到“五净”(门窗、桌椅、文件柜、地面、墙壁干净),所辖生产区域现场管理无卫生死角,无积灰、积水、积油,无烟头、痰迹、杂物,设备、仪器、工器具、材料等保持清洁的状态,异常设备得到及时修理并恢复正常,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四)坚持不懈,定期检查和整改; (五)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养,具备过硬的岗位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条 设备检修和消缺做到“三无”(无油迹、无水、无灰)、“三齐”(拆下零部件摆放整齐、 检修机具摆放整齐、材料备品堆放整齐)、“三不乱”(电线不乱拉、部件不乱放、杂物不乱丢)。 检修现场每天打扫干净,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第二十七条 严格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 企业和车间应明确工作票签发资格和操作票批准权限,明确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和工作人的安全责任,明确操作票批准人、监护人、操作人的安全责任。 电气倒闸操作、主机开停、热力系统操作等,要制定专门安全防范措施。 班组要坚决杜绝无票作业、有票不遵、违规操作和习惯性违章行为。 第二十八条 认真执行巡回检查、交接班、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度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运行班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对运行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在设备和天气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要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正确登录、快速传递、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交接班前,各岗位值班人员应对所管辖的设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交班人员应主动向接班人员交代设备运行情况。 要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试验和轮换,做好事故预想,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第二十九条 实行班前会、班后会制度。 运行班接班前,要结合当值班的工作任务和设备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 安排当值操作任 务时,要做好危险因素分析,安排安全防范措施。 要针对设备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加强巡视的要求和巡视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检修班组在班前会上布置工作任务的同时,要交代安全防护措施和要求。 第三十条 运行班后会要认真评价本班组安全生产情况和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 检修班后会要认真总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安全、标准化作业、防护用品、工器具使用情况,以及安全保障和监督措施执行情况,查找问题和差距。 班后会要对优秀作业职工进行表扬,对不安全问题和不规范作业及违章行为提出批评、整改和处罚。 第三十一条 运行班组当班出现异常以 上的不安全现象,短时间内能分析清楚的,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运行分析制度的要求,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并将有关情况与接班班组交接清楚。 短时间内分析不清楚的,应及时向车间汇报。 第三十二条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班组定期做好设备保养和清洁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对设备健康和缺陷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和监视,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设备缺陷,防止缺陷扩大,防范因缺陷导致的设备事故。 第三十三条 建立设备变更管理制度。 车间要明确设备变更的申请审批程序、管理职责和权限,设备变更后,应及时做好记录,修改相应规程、图纸、作业指 导书、设备标志和编号等相关技术资料,并及时向运行人员交底,必要时应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第三十四条 加强经济性管理。 车间要建立设备运行经济指标管理和考核体系,推行在线耗差分析和设备检修定额管理,逐级、逐项分解运行指标,组织班组开展小指标竞赛。 运行班组要定期开展经济分析活动,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和发电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第三十五条 加强可靠性管理。 企业要加强新建机组前期管理,选用先进、成熟、经济、可靠的设备和技术,严格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做好迎产准备工作,确保新建机组投产后达到设计出力和安全可靠 运行。 车间要加强设备可靠性信息收集和分析,加强技术监督,研究影响机组可靠性和导致强迫停机的主要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班组要加强所辖设备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和停运时间。 第三十六条 推行清洁生产。 企业要积极采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节能降耗,节水、节地、节约一切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统筹企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班组要加强所辖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确保达到设计出力,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满足 总量控制要求。 第三十七条 科学检修管理。 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在全面准确掌握设备状况的基础上,企业要积极推行“点检定修”等有效、实用、可靠检修技术。 车间要合理安排检修工期,延长检修周期。 班组要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工序工艺卡等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设备检修质量。 鼓励具备。班组标准化管理办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班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人 10 分,二类违章扣罚当事人 5 分,三类违章扣罚当事人 3 分。 工作中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关心施工安全,提醒注意事项,制止违章行为,视情节和安全程度加 3— 10分。 发生设备障碍, 设备专责人扣 10分, 关联班长扣 3分 出现人为责任障碍,责任人扣 20 分,关联班长扣 5 分,工作负责人扣 5 分,工作组成员扣 3分。 出现人为责任异常,责任人扣 10 分,关联班长扣 3 分
球场地丙烯酸地面施工合同
生产管理法规和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进行安全交底,监督检查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施工用电的落实和执行; 负责与其他单位的协调工作; 按合同条款向乙方支付工程款及结算手续; 负责属于甲方完成的其他工作。 注: 工程完工后,甲方须组织验收,如因甲方原因导致不能验收的,则自 工程完工后 3日内,自动视为已验收合格。 九、乙方工作: 负责按照 甲方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接驳 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