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锅炉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立卷,定期移交档案室集中保存。 归档范围:凡是本单位具有考查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包括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使用证复印件、设 计文件、制造单位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意和事故及处理记录;特种设备重大修理改造竣工档案;停用、缓检的相关申请资料等。 以及特种设备有关往来函件(含传真、电子邮件等)、照片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 归档时间:办理完毕的文件,按工作阶段性进行归档: 按年形成的文件,第二年上半年归档。 凡是有 法律效用的文件材料,一生效就归档。 凡是有机密性的文件,随时形成,随时归档。 特种设备电梯重大维修验收及年检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归档。 归档要求 材料完整齐全。 系统、条理、保持有机联系。 凡是归档文件材料,均要按其不同特征组卷,尽量保持它的内在联系,区分它们不同的保存价值。 文件分类准确、立卷合理。 立卷时,要求将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等统一 立卷,不得分散。 在进行卷内文件排列时,要合理安排文件的先后秩序,按时间先后排列。 对于同一事情的 同一文件,应统一规定进行,比如:正件与附件,应正件在前,附件在后等。 由档案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协助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旧档的组织工作。 办理移交手续,双方在移交清册签字。 归档要求 编制立卷项目,将办理完毕的文件按有关条款归入卷内,便于次年立卷。 文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最近的在最上面。 一台特种设备一个立卷,一个档案盒。 定时交档案室:文件量少的,一年交一次,次年上半年收集。 文件量大的,一年交两次,次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 记录档案文件材料须 用碳素笔写。 在无特殊情况下,须用 A4 纸。 三、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的管理:区分全宗,正确立档单位;分类,依据档案、来源、时间、内容、形式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案卷排列并编制案卷目录。 档案保管:本单位设立专用文件库保存档案。 档案的鉴定:从档案的内容、来源、时间、可靠程序、名称鉴别、档案价值,确定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编制成表。 档案的销毁编制销毁清册;办理销毁手续,经总经理批准,方能销毁;销毁要有二人以上监销,并在清册上签字。 四、档案利用工作 凡需调阅档案,均须填写档案借阅单,依据借阅权限 和档案密级,经有关领导签批后方能借阅。 借阅档案应在“档案借阅登记簿”上登记,注明借阅档案的名称、密级、借阅方式、数量、期限。 档案利用方式有:提供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复印件;提供文献索引资料。 依据国家统计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公司档案统计工作。 锅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重特大安全事故,积极防范锅炉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安全使用的要求及特点,制定本应急救援方案,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 工作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的安定和 正常秩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宝鸡市特种设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以下简称《预案》 )。 一、险情特征 锅炉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锅炉所用的燃料是煤碳,上述物质在设备损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存在着爆炸、火灾、蒸汽泄漏等重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易产生压力容器和承压管路泄漏、爆裂,造成设备损坏或伤亡的事故。 二、抢险目标 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书面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三、安全应急方案 当锅炉发生隐患或有可能出现事故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经有关专业主管部门认可后,方可重新使用。 立即成立专班,处理善后事宜以及有关工作。 当锅炉发生事故时,事故单位必须在最快时间内 (不得超过一小时 )及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及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报告。 及时采取有关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接受并协助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不得隐匿瞒报。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秦源煤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是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公司调度室 联系电话: 0917- 4661081(外线) 内线:直拨 9 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调度指挥中心) 总 指 挥: 董正坤 副总指挥: 郁金才 成 员: 何鸿志 、 王松林、李小龙 职责任务: ( 1)评估事故灾害程度,制定应急救援工作方案,组织和指挥各工作组投入事故控制,人员疏散、救援、抢救以及事故调查等工作。 ( 2)随时掌握事故现场情况,果断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3)及时向集团公司及属地政府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五、报警 接报警程序 ( 1)报警人为事故发生单位或知情人、当事人等。 ( 2)接警单位秦源煤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 地 址:陇县东风镇戚家坡秦源煤业有限公司。 接警电话: 0917- 4661081(外线) 内线:直拨 9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突发事故的报警后,必须迅速做好电话记录,电话记录内容应包括 :报警人姓名、与事故间的关系、联系电话,同时记录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伤亡及损失程序等。 调度指挥中心应迅速对事故等级进行初步判定,并同时派员赶赴现场。 用最快捷的方式将接警信息和初步判定情况上报当地特种设备指挥中心和当地政府政府相关部门。 六、现场处置 事故处理的原则是坚持“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稳、准、快地处理所发生的事故,保护好现场,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严防事故损害的扩大和蔓延。 为保证锅炉事故抢险急救工作有序进行,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必须做到现场指挥及时果断,事故报告及时、准确,处理得当;在抢险急救中,各部门要全力支持,相互配合,服从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调遣。 划定戒严区域,禁止任何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确定疏散区,组织人员撤出。 根据事故对设备造成损害的特点,制定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是锅炉爆炸事故,应迅速切断锅炉燃料系统、供水系统、与外界连接的蒸汽系统;如是蒸汽管道泄漏,则迅速查明泄漏点,关闭有关的阀门,涉及到锅炉负荷调整的,紧急减负荷或停炉; 如因燃料系统泄漏引起火灾的,紧急切断锅炉燃料供应系统,启动消防设施灭火。 锅炉紧急停炉后,应加强锅炉的通风,防止煤粉或燃油气体的二次爆燃。 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如供电部分,确保事故抢救中的电力供应,特别是夜间抢险的照明用电。 有关信号的规定: ( 1)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 ( 2)危险区域边界警戒线为红带; ( 3)警戒哨佩带臂章,救护车鸣灯。 四、资源保障 人员保障:公司抢险救灾队及消防队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立政府区域施救网络,组织救援专家组。 装备保障: 公司配备专用抢险装备,如车辆、堵漏器材、防护用品等,保证抢险物资的供应;公司卫生院组织现场救护小组,配备担架、夹板、急救包、氧气袋等急救器材。 安保消防部门对重点防火部位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做好灭火、防爆器材准备工作。 制度保障: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具体措施有: ( 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全组织,落实人员,每半年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 救援组织的落实。 ( 2)公司具备抢险物资器材的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 上述各种器材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 3)公司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如:防火防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值班制度,建立 24 小时值班制度;检查制度,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定期排查事故隐患,提高锅炉及其系统的整体安全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应急救援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 ( 4)公司有计划地组织各项关部门开展交流活动,检查公司的应急救援方案制定、落实情况 ,根据公司的设备特点组织抢险演习。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流程图 值班领导 (联系电话) 调度室 值班员( 4661081) 公司 主要领导(联系电话 ) 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及联络电 话 设备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及联系电话 当地质监部门监察人员及联系电话 人员救治工程抢险划定警戒 应急恢复 现场清理 现场调查 善后处理 应急总结 培训教育预防措施内部处理上报材料 目击者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 30 人(含 30 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 100 人(含 100 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含 1000 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 10 一 29 人,或者受伤 50- 99 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00万元(含 5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 3― 9 人,或者受伤 20― 49 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含 1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 12 人,或者受伤 19 人(含 19 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0 万元(含 50 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 50 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发 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生一般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机构报告。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 2)事故发生地点; (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 4)事故设备名称; ( 5)事故类别; (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除按规定报告外, 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相或者拍照。 锅炉 维修保养制度 1、锅炉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在不停炉的状况下,进行经常性的的维修处理。 2、结合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在不停炉能维修时维修。 3、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 (1)、一只水位表玻璃管(板)损坏、漏气、漏水、用另外一只水位表观察水位,及时检修损坏的水位表。 (2)、压力表的损坏、表盘下不及时更换。 (3)、跑、冒、滴、漏的阀门能修理的及时检修或更换。 (4)、转动机械润滑油路保持畅通,油杯保持一定油位。 (5)、检查维修上煤机、除渣机、炉排、风机、给水管道阀门给水泵等。 (6)检查维修二次仪表和保护装置。 (7)清楚设备及设备上的灰尘。 4、对安全附件实验校验的要求。 (1)安全阀手动放汽或放水实验每周至少一次,自动放汽或放水实验每三个月至少一次。 (2)压力表正常运行时每周冲洗一次存水弯管,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并在刻度盘上划指示工作压力红线, 校验或铅封。 (3)高低水位报警器,低水位连锁装置,超压、超温报警器,超压连锁装置每月至少做一次报警连锁实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