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餐饮的成功管理模式与启示内容摘要:

天。 我们就得根据这些人的特点和需求,做不同的安排或设计。 人力资源体系或成就核心竞争力 TBR:员工、顾客、股东,这三者如果要排一个顺序的话,你是不是把员工视为第一位。 张勇:不是,做生意还是要赚钱的,我觉得三个都一样重要,而不是说哪一个更重要。 比如股东不掏钱投资,员工就没有工作的平台。 但员工进到公司以后,你不停地压榨他,他就不会好好服务你的客户。 所以在我看来,这三个是 同等重要。 对于员工的关怀,我一直希望我们能做的更多,做得更好。 我们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处在社会最底层。 十几年前,很多农民工还拿不到工钱,很多餐饮业的员工就住在地下室。 我们给员工的待遇稍微改善了一下,给他们的照顾适当多一些,外界就觉得我们把员工摆在第一位了。 其实我觉得这些还是不够的,和欧美国家相比也还是有差距的。 我希望未来在这方面我们能够做的更好。 TBR:海底捞的确非常注重员工的感受,为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做出了人性化的安排。 那么,海底捞的成本在同行业里是不是高一些。 你认 为员工不是第一重要,那你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张勇:我一直在琢磨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还是服务品质。 我想了很多,发现这些到最后都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我觉得人力资源体系对餐饮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人力资源体系打造好的话,它会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 我认为这个可能会成为海底捞未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关于成本,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两类成本开支比较大。 一个是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个是员工的劳动力成本。 食品安全方面,我们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机械化清洗、机械化切割,包括洗 菜的水要零细菌,清洗车间的温度等等,这些都是按照一个很高的标准在建,这个成本一定会高一些。 至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我们企业的理想就是增加基层员工的收入,通过市场的调节,通过增加售价,或者压低股东的一些回报,我们可以保证员工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你的售价可能会比其他对手高一点,但你是品牌,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TBR:海底捞的普通员工在服务顾客时有不小的自由度,这个自由度大了,你可能就会面临亏钱。 这方面你是怎么管理和控制的。 张勇: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回到我刚才提到的在员工、股东 、顾客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一个顾客到了海底捞要等座,座位也没有,一点小吃也没有,人家一定就不等了,而不等的结果就是我们没有收入。 所以,我们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一种服务,而增加这个服务的成本实际上是非常微不足道的。 还比如给客户退菜,对于我们来说,食材成本是很低的,所以一定不要因为这么一点成本跟客人发生冲突。 一些人都只算自己的账,不算员工、同事、顾客的账,所以合作者只会越来越少。 做生意一定是要赚钱的,只是不能太短视,不能只是 说这一单赚了多少钱。 比如说顾客吃火锅,都喊咸了,这时应该给顾客免单的。 因为顾客消费你的产品,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这个损失一定是要由商家承担的。 TBR:现在媒体都在宣传你不考核利润。 利润到底考不考。 如果不考核利润,店长如何去奖励。 绩效跟他的报酬有什么关系。 张勇:利润一定是要考核的。 我们对利润的看法,不看短期,而是要看长期。 这个月赚不到钱,我一定考虑的是在未来赚更多的钱。 但对一个优秀店长我确实没有直接去考核他的利润,因为我觉得,如果想让一个企业变得强大,每个店长在每个月和每一年的赚钱能力很重要,但更 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能力把员工凝聚到一起,有没有能力去保证顾客的满意度。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长久的利润。 我们考核店长就两个指标,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 员工不满意,顾客就没法满意。 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在保证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把海底捞建设成一个民族品牌。 苦练内功,做高端品牌 TBR:把海底捞这个品牌开到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是你说的吗。 未来,你对上市有没有考虑。 张勇:我是这样提的,把海底捞开到全中国。 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 我还是想把海底捞做成一个高端品牌,火锅本身就是一个 大众化的东西,高端也高端不到哪里去,但是我希望海底捞在火锅里面是一个比较高端的。 换句话说,收费还想贵一点,但这一定受限于当地的消费水平,所以有些地方还是不合适开。 一年多前完成了股改工作之后,我们就把融资停掉了。 关于上市,我理解其首要任务还是融资,一定是想融资之后投资一些硬件和软件,改善企业的一些架构。 我们很早以前就重视人力和物流,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海底捞的效益完全可以保证做这些事情。 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规范,我目前不太愿意加入进去,或许实在缺钱了我可能才想进去。 目前,我还是想靠自己的力量稳步 发展。 我觉得现在制约我们的还是人力资源等几个体系的问题。 一个企业要发展,还是软实力的问题。 软实力就涵盖了人力资源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财务体系、物流体系等等,只有把这些体系建立起来,海底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 当这些体系都很差的时候,你拿一大堆钱开很多店,这不是加速毁灭吗。 所以我觉得现在不是快速扩张的时候,现在是静下心来打造基础体系的时候,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这个观点。 海底捞的幸福成长模式 可能连张勇都不清楚 ,海底捞创造了一种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 ,我把它称为 “幸福成长模式 ”。 一、专注做 “消费 服务感觉 ”领域的第一品牌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 ,有一个基本的前提 ,即要有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也就是市场的容量要足够大。 餐饮业作为一个传统而永恒的行业 ,市场容量足够大 ,可持续性特点也较强 ,顾客吃完一次 ,如果感觉好 ,过一段时间还会继续消费。 餐饮行业的本质是口味。 但当口味差异变得不明显的时候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