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承高速公路崇礼至张承界段工程b合同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部分采纳)( JTJ004- 8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 B020120xx);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 JTG/T B070120xx);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 C20- 20xx);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C30- 20xx);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xx);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xx);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TJ 7920xx); 第二章、 评估项目情况介绍 项目背景 本项目 评估范围为 张承高速公路二期 B 合同项目( K75+700~K92+000)范围内崩塌处理、高边坡高风险施工作业活动作为评估对象。 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 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 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 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 险事件。 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 1)地形、地貌 项目处于张家口市崇礼县境内,地貌为坝下高中山、低中山沟谷,路线地面高程约为 1450m1800m,为河北省重要退耕还林保护区,土地资源较为紧张。 ( 2)地质岩性 沿线地质发育简单,基岩主要为:砂岩、砾岩凝灰岩为主,土质主要以亚砂土、亚粘土夹碎石、砾石及粉土质亚粘土为主。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探资料表明,桥位处基地主要以石英斑岩为主,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 层为卵砾石及砂,水位较浅,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 ( 3)地质构造与地震 项目经过经过坝上坝下过渡带地区,在构造上位于中朝准地台、内蒙古地轴两个 III 级单元,未发生过中强以上地震,小震也很少,地震构造不发育。 依据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路线穿越地区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 ,路线所经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 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 路线所经区域内的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山地区年降雨量,其中 70%左右集中在 68 月, 洪水多集中在汛期,因沿线河谷狭窄的地形特点,所以洪水急流奔腾,来时猛、历时短的特点。 地下水 项目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类裂隙水,其中松散岩类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山前河流两岸,含水层岩性为卵砾石及砂,埋藏较浅, 7 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 79 月雨季水位最高。 据本地水质经检验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施工区域气象 本地区气候属于冀北山地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 ℃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 温 ℃,极端最高气温 ℃;年平均降雨量460mm 左右,最大冻土深度 ;无霜期为 100 天。 第三章、 专项风险评估 专项评估方法 .1 一般要求 专项风险评估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或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属于动态评估。 专项风险评估前,首先,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 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从而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 其次,按照《指南》推荐的指标体系法评估重大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对照风险可接受准则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专项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源普查、辨识、分析,并针对重大风险源进行估测、控制。 8 图 3111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 资 料 收 集 和 现 场 勘 查施 工 作 业 程 序 分 解分 析 主 要 事 故 类 型相 关 人 员 调 查评 估 小 组 讨 论专 家 咨 询风 险 源 辨 识分 析 事 故 的 致 险 因 子确 定 物 的 不 安 全 状 态、 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系 统 安 全 工 程方 法风 险 分 析一 般 风 险 源重 大 风 险 源桥 梁隧 道特 殊 路 基成 立 风 险 评 估 小 组风 险 控 制 措 施 建 议评 估 过 程 记 录 及 签 字编 写 评 估 报 告检 查 表 法L E C 法风 险 矩 阵 法指 标 体 系 法风 险 估 测风 险 控 制形 成 图 1 、 表 7形 成 表 8形 成 表 9形 成 表 2 5形 成 表 3 2形 成 表 3 9动 态 评 估 9 风险源辨识 风险源辨识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包括 3 个步骤: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施工作业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辨识。 评估小组应先进行现场踏勘,收集风险评估相关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 1)类似工程事故的资料; 2)本工程相关设计及施工文件资料; 3)工程区域内水文、地质、气候等资料; 4)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资料; 5)工程区域内的建筑物(含管线、民防设施、铁路、公路等)资料; 6)上阶段风险评估的成果; 7)其他与风险源辨识对象相关的资料。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单位)作业划 分。 可参照《公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将路基工程按照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工序(单位)作业的层次进行分解,明确单位作业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作业程序、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特点。 专项风险评估单元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单位)作业、评估单元大小视风险评估具体需求而定。 作业程序分解情况应作为风险评估过程的记录之一。 、 特殊路基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方法 为方便风险评估,特殊路基段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到分项工程,特殊路 10 基工程主要分项工程可参见表 321。 表 321 施工作业活动分解表 序号 施工作业活动 1 土石方开挖 2 填方施工 3 排水施工 4 边坡防护施工 5 支挡防护施工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査清单。 公路特殊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见表 322。 表 322 特殊路基段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 主要作业内容 物体打击 高 处 坠落 触电 起重伤害 机械 伤害 车辆 伤害 中毒 窒息 坍塌 爆破 土方施工 0 0 0 0 0 0 石方施工 0 0 0 0 0 0 0 排水施工 0 0 0 0 防护施工 0 0 0 0 0 0 边坡施工 0 0 0 0 支挡施工 0 0 0 、 其他专项风险评估方法 、 鱼刺图法 图 331 鱼刺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 11 鱼刺图法即为因果图分析法,是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原因可能导致后果的一种管理方法。 由于因果分析图形状象鱼刺,所以又称 为鱼刺图。 它由结果、原因和枝干三部分组成。 枝干:表示原因与结果、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中央的枝干为主干,用双箭头表示。 从主干两边依次展开的枝干为大枝 (大原因即直接原因 ),大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中枝 (间接原因 ),中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小枝 (造成间接原因的上一层原因 ),用单箭头表示。 在一个系统中,下一阶段的结果,往往是上一阶段的原因造成的。 用鱼刺图(因果图分析)法,通过一张图,可把引起事故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直观地表述出来, 用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研究预防事故的措施。 、 LEC 评价法 LEC 评价法 (格雷厄姆 (BenjaminGraham,18941976)评价法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 安全评价 方法。 该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 中的频繁程度)和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 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 E C 对这 3 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即根据施工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 3 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如表 33 33 334 12 所示。 表 332 事故发生可能性 L 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1 可能性小,完全 意外 6 相当可能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3 可能、但不经常 极不可能 表 333 人员暴露时间 E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 度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 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年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表 334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C等级划分及赋值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 人 以上死亡 7 严重 40 3~9 人死亡 3 重大,致残 15 1~2 人死亡 1 引人注意 根据公式 D=LEC 可以计算出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 LEC 评估结果( D 值)分级如表 335 所示。 表 335LEC 法评估结果分级 D 值 危险程度 D 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风险分值 D=LEC。 D 值越大,说明该系 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根据施工经验,风险分值划分为Ⅳ级: D> 320,风险级别为Ⅳ级(极高风险); 320≥ D 值> 160 时,风险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 160≥ D 值> 70 时,风险等级为Ⅱ级(中度风险); 13 D 值≤ 70 时,风险等级为Ⅰ级(低度风险)。 其中,风险级别为Ⅲ、Ⅳ级的属于重大风险源,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点控制;风险级别为Ⅰ、Ⅱ级的为一般风险源,用企业现有规章制度进行预防和控制即可。 、 风险矩 阵法和指标体系法 重大风险源的风险估测采用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事故可能性、事故严重程度及专项风险等要素的等级划分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 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336,其中 P=Rγ,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 表 336 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 计算分值 P 等级描述 等级 P≥ 14 分以上 等级 IV(很可能) 4 6≤ P< 14 等级Ⅲ (可能) 3 3≤ P< 6 分 等级Ⅱ (偶然) 2 P< 3 等级Ⅰ (不太可能) 1 R 为施 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赋予分值; γ为折扣系数,与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 M 相关联,具体情况如表337 所示。 表 337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 计算分值 M 折减系数 γ M> 12 9≤ M≤ 12 6≤ M≤ 8 1 3≤ M≤ 5 0≤ M≤ 2 其中 M=A+B+C+D+E+F+G+H,各评估指标具体取值如表 338 所示。 14 表 338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 分类 分值 说明 总包企业资质 A 三级 3 二级 2 一级 1 特级 0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 B 无资质 1 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 有资质 0 历史事故情况 C 发生过重大事故 3 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 发生过较大事故 2 发生过一般事故 1 未发生过事故 0 作业人员经验 D 无经验 2 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 经验不足 1 经验丰富 0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E 不足 2 从 三类人 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 基本符合规定。河北省张承高速公路崇礼至张承界段工程b合同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