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教案授课教师:陈立娟授课班级:服工内容摘要:

客户质量要求的重要环节,最后是编制、下达生产通知单及安排生产。 第一节 服装物料的准备 投产前的物料准备一定要抓紧抓好,特别是生产用的原材料,稍不到位就会影响产品质量或交货时间,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产的脱节,所以物料的准备工作丝毫不能懈怠,其准备内容主要包括物料的采购、检验和入库。 一、 物料的采购 物料的采购由公司采购部(也叫“供应部”)负责进行 ,原材料的采 购应根据技术部提供的订单要货数和单件(套)用料定额计算出用料总数,再加上各种允许损耗,列出采购明细清单。 然后由采购员填写采购申请表,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采购。 采购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内销产品应按计划采购 外销产品应按订单采购 应对供货商进行价格、质量、交期、信誉的咨询。 应重视供货商的知名度、规模、设备、生产现场等情况。 采购时应“货比三家” 二、 物料的检验 与 入库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原材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正品率。 面料检验 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 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原材料在入库前的质量检验与测试 原材料在 入库前的质量检验与测试,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以确保成衣的品质,具体的质量体验与测试如下。 ( 1) 按发票上的等级核对检验。 ( 2) 原材料均随机抽样 10%进行检验和测试。 检验过的原材料要按表填写。 ( 3) 面、里料可通过目测和验布机检验其外观疵点和色差。 ( 4) 对缩率、色牢度、起毛起球、染料中的有害物质指 标应通过理化测试室进行测试。 原材料入库 原材料通过数量复核和质量检测合格后,即可入库保管。 入库 应按仓管规则办理例行手续,保证仓管的规范性。 入库保管需注意的事项如下。 ( 1) 经检验测试后可办理入库手续,并及时入账。 ( 2) 入库后, 面料应堆放在堆布台上,要求堆放整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 标识。 ( 3) 辅料应放在货架上,摆放整齐,并贴上品名、数量、规格,便于取用。 ( 4) 出库要办理出库手续,并及时入账。 ( 5) 定期进行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 ( 6) 投产前要制定好原 材料确认样卡,发放到相关部门。 第二节 样衣与生产样板的制作 方法 确认样衣和生产样板的制作,是投产前 技术准备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 确认样衣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特别是贴牌生产企业)在客户心中 的形象以及工作的开展,所以样衣制作要求应严谨、规范;生产样板制作的好坏,直接 影响整批成衣的品质,其作用非常关键,技术部应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充分的技术、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 一、 样衣的制作与确认 客户下单并签约以后,为了确保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会要求生产企业 首先制作样衣。 其目的一是考查生产企业的制作技术水平,二是通过样衣与生产企业共同商量以改进不足之处,最后得到客户满意的确认样衣,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样衣制作 样衣的制作一般由技术部打样组来完成,其制作要领如下。 ( 1) 由业务部提交确认样衣制造通知单。 ( 2) 以客供样衣和客户打样技术资料为依据进行制作。 ( 3) 款式应准确,符合客户 要求。 ( 4) 材料要符合客户要求,若材料没有到位,可采用合适的替代材料。 ( 5) 规格以订单的“规格表”为依据,应齐全、准确。 ( 6) 工艺也应满足客户的要求。 样衣的评审 样衣是提供给客户进行确认的,为了顺利通过客户的确认,企业一般会事先对样衣进行内部评审,为了达到评审目的,其过程就应严格按照相应制度、程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在一般情况下,样衣的评审由业务部、开发部、技术部各抽一名专家级人员组成评审小组,对于客户要求特别严格,数量又大的订单,还应增加生产部厂长和品管部部长参与评审。 ( 2) 评审人员应 熟悉客供样衣和客 户提供的打样技术资料,并以此为标准进行评审。 ( 3) 评审人员应填写评审表,提出意见,若样衣评审不合格,必须在样衣修正或重做后再评,一直到合格为止。 ( 4) 评审合格后,由审核人员签字,以示负责。 样衣确认 样衣确认,是指客户对企业提供的样衣进行检查、评定、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1) 以最快的方式把样衣送(寄)到客户手中。 ( 2) 客户对样衣检查后,一般会得出以下结论:确认、不通过、确认但部分修改,并将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传给生产企业。 ( 3) 如果客户不通过,会提出修改意见,生产企业应 根据客户的意见重新打样,重新评审,重新确认。 ( 4) 如果客户认为样衣可以确认,只是存在某些缺陷或者客户提出新的局部更改意见,比如纽扣、拉链或色号的更换,应将些存入客户技术资料中,不用重新制作样衣。 ( 5) 业务部应根据客户的更改意见及时通知新风部重新采购更换的材料,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客户承担。 二、 样板的制定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 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 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三、 工艺卡制作 服装生产工艺单是指导服装生产全过程的一种工艺技术文件。 因为工艺单牵涉面大,牵涉的工艺、工序,特别是缝 制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所以一张工艺单不可能面面俱到。 有些固定产品,如西服、衬衫,其工序多则几百道,少则几十道,不是一张工艺单能涵盖的。 只有通过制作工艺卡,把每一道工序的工艺及要求印在上面,要求既能说清楚,文字又简洁,使操作工一看就明白本工序的工艺要求。 工序 3 :衬衫贴袋 放好袋位,袋与前身条子对准,起落针要车缝 3mm 三角形回针加固,止口明线, 1mm宽,用高低压脚 缝制。 中间不能跳针,不能断针。 第三节 服装生产工艺单的编制 生产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 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服装生产工艺单的内容包括: 表头; 规格表; 单件(套)用料定额; 装箱单; 款式图; 针距密度; 要部位规格极限偏差; 经纬纱向技术规定; 工艺要求; 特别提示。 实训 要求: 有采购明细清单,填写材料入库和出库单; 有样衣试制单、确认样衣制造通知单、样衣评审表和样板复查记录表; 每个小组根据确定的服装款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样衣制作 ; 编制方案合理,符合实际服装企业的现,有流水线工序分析图。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3 次课 课题 服装裁剪的程序 与流水线设计的编制 课时数 16 授 课 内 容 裁床方案的编制; 服装排料与划样、铺料与裁剪。 流水线设计的编制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了解了裁剪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程序; 基本掌握了排料、铺料、裁剪、分类编号等的技术要领和质量要求。 掌握流水线的编制方法 职业能力 加深了学生对服装生产现场管理的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 培养了学生独 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 服装排料与划样、铺料与裁剪。 流水线的编排 难 点 在排料中节省面料,达到利用率最高。 教 学 设 计 教学方法: 通过 真实项目的 实训 安排 进行 现场作业和现场指导 ,使学生掌握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技能 ; 通过实训课的安排,进行指导与讲评,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掌握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技能。 教学流程: 服装裁床的编制 — 排料 — 铺料 — 裁剪 — 流水线编排 教具 牛皮纸 、尺 、笔、划粉 等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 服工 0910 班 第 2周星期 1 第 1节至第 2周星期 3第 4节 2号艺术工厂 A区 B课 :服工 0912 班 第 2周星期 3第 5节至第 2周星期 5 第 6 节 2号艺术工厂 A区 注: 每次课须填写 “ 单元课教案首页 ”。 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 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三章 服装裁剪程序 第一节 裁床方案的编制 进入 21 世纪以后,更多的订单出 现数量少,款式多的现象,所以一个款式所需的裁床数不会太多。 另外,客户 下订单时,一般以中码为多,然后向两边逐渐减少。 根据表 41 各码号的数量,我们可以遵循先完成数量少的码号来配制裁床方案,并以此类推。 以下是根据裁床的长度制定的三个裁床方案。 方案一 裁床长度为 15CM 时,按单件衬衫用料 计算,每床排料图不能超过 9 件,因裁床一头要放置自动断布刀的轨道,另一头要有些余量。 所以此方案最多一床只排 8 件。 方案二 裁床长度超过 15m,一床之内,一张排料图可排 10 件,两床即可完成。 方案三 如果裁床只有 8m,这样一张排料图上,最多只能排 5 件,则需分四床才能裁完。 以上是单色面料的裁床方案,主要根据订单上各码号数量和裁床长短进行合理分配,即可把裁床方案编制出来。 如果订单要求有多种颜色,并且每一码号中对各种颜色的数量 还有规定,这样的裁床分配 方案就比较复杂,所需裁床数也多。 第二节 服装的排料与划样、铺料与裁剪 一、排料 分床分好后,接下去的工作就是排料。 它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与节约原料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服装厂的技术科都有专人负责,严格对裁剪车间的排料员进行把关,这也是工厂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是技术科的排料员先进行 1:10 的缩图排料,核定每件服装的用料,然后由裁剪车间的排料员根据 1:10 的缩图进行 1:1 的实样排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省料,省得越多,奖金越高,超支用料,要扣罚奖金)。 工业排料与门市部或个体店的裁剪不同,单件裁剪一般 不制作样板,也不做漏板,更不需绘制小图。 只要根据款式与测量得到的规格,直接在面料上划裁。 其最大特点是单量、单裁、适体、合身,而缺点是排料不紧密、用料多。 另外同样规格、同样款式在划裁时是一次一样,一人一样,工效低。 而工业排料裁剪,事先由技术部门精打细算,做好各档规格的样板,然后进行排料,都是根据大小样板,批量及规格进行紧密排料,有时批量大铺料有几十层,甚至是几百层,都按一个划皮(划样)进行裁剪,其特点是排料紧密、层数多、用料省、效率高。 服装厂裁剪车间的排料员根据技术科所给 1:10 排料图及前面的分床要求进行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省料,其一般原则如下: 二、排料原则 保证设计 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 1)丝缕正直:在排料时要严格按照技术科的要求,认真注意丝缕的正直。 绝不允许为了省料而自行改变丝缕方向,当然在规定的技术标准内允许有事实上的误差,但决不能把直丝变成横丝或斜丝,这些都要经过技术部门确定后,才能改变。 因为丝缕是否正直,直接关系到成形后的衣服是否平整挺括,不走样,穿着是否舒适美观,即质量问题。 ( 2)正反面正确:服装面料有正反面之分,且服装上许多衣片具有对称性,左右对称。 因此排料要结合铺料方式(单向、双向),即要保证面料正反一致,又要保证衣片的对称,注意不要搞错。 例 如裤子,前后共有 4 片,衣料有正反面,双面铺料时,前后裤片各排二次,无论选择,均能保证裤片的对称及正反一致。 单面铺料时,前后裤片各排二次,须避免一顺现象宜左右对称排。 除非面料无正反面之分,如素色面料腰口可调头。 ( 3)对条对格:有倒顺毛、花、倒顺图案面料的排料: a、对条对格处理:即条格面料的排料问题,服装款式设计时,对于条格面料,为使成衣后服装达到外形美观,都会提出一定的要求,如两片衣片相接后,条格连贯衔接,如同一片完整面料;有的要求两片衣片相接后条格对称;也有的要求两片衣片相接后条格相互成一定 角度(喇叭裙、连衣裙)。 上述情况在排料时必须将样板按设计要求排放在相应的部位。 在服装工业生产中,裁剪是成批多层进行的。 要达到对格的目的,需要排料、铺料、裁剪三道工序密切配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