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内容摘要:

障碍予以排除的活动。 在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由于 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必然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使原计划的实施产生困难,这就必须协调。 协调要依托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并针对干扰的不同种类和关系而分别对待。 除努力寻求规律以外,协调还要依靠应变能力、处理偶然事件的机制和能力。 协调是为顺利地“控制”服务的,协调与控制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 (八)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在现场进行就必然有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施工现场是指进行工业和民用项目的房屋建筑、设备安装、管线辅设等施工活动,经批准所占用的施工场地。 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 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操作者、管理者)、机(设备)、料(原材料)、法(工艺、检测)、环境、资金、能源、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按期、安全、文明的生产的过程。 (九)施工项目的竣工验收 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是指整个项目的完成验收。 建筑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含义是施工企业完成承建的单项工程后,接受建设单位及有关单位的检验,合格后向建设单位交工。 它与建设项目竣工验 收不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是动用验收。 (十)施工项目的考核评价 施工项目考核评价的目的是规范项目管理行为,鉴定项目管理水平,确认项目管理成果,对项目管理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 (十一)施工项目的回访保修 工程项目的质量回访与保修是在工程项目竣工后的一定时间内(在质量保修期内),由施工单位派人到建设单位或用户处了解工程项目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对因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实施保修,不留隐患。 四、施工项目管理的程序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程序一般为: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投标书并进行投标,签订施 工合同,选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组建项目经理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部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施工期间按“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管理,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竣工结算、清理各种债权债务、移交资料和工程,进行经济 分析,做出项目管理总结报告并送企业管理层有关职能部门,企业管理层组织考核委员会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兑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奖惩承诺,项目经理部解体,在保修期满前企业管理层根据“工程质量保修书”的约定进行项目回访保修。 施工项目管理的程序可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构成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一)投标与签订合同阶段 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和建设准备、具备了招标条件以后,便发出招标公告(或邀请函),施工单位见到招标公告或接到邀请函后,从作出投标决策至中标签约,实质上是在进行该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本工 作的最终目标就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为此须进行以下工作:施工企业从经营战略的高度作出是否投标争取承包该项目的决策;决定投标以后,从多方面(企业自身、相关单位、市场、现场等)掌握大量信息;编制切合工程实际的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既能使企业盈利,又有竞争力,可望中标的投标书;如果中标,则与招标方进行谈判,依法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使合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计划,符合平等互利的原则。 (二)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交易关系正式确立以后,便应组建项目经理部,然后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与企 业管理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密切配合,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以便开工。 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工作:成立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管理的需要建立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定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以指导施工项目管理活动;进行施工现场准备,使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利于进行文明施工;编写开工申请报告,待批开工。 (三)施工阶段 这是一个自开工至竣工的实施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既是决策机构,又是责任机构、管理实施机构。 该阶段的最终目标是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达到验收、交工的条件,为此主要进行 以下工作:进行施工;在施工中努力做好动态控制工作,保证质量目标、进度目标、造价目标、安全目标、节约目标的实现;管好施工现场,实行文明施工;严格履行施工合同,处理好内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