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室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儿保温箱若为箱外加水式,则逆时针拧下箱体外面的加水杯或用螺丝刀卸掉,用小刷或棉签刷洗加水杯内壁,然后将加水杯放入水箱内和水箱一起清洗、消毒后冲净,晾干备用。 拔掉温度控制仪插头,拧开温度控制仪面板上旋钮,取出温度控制仪、栅栏擦拭。 用毛刷或湿棉签逐个擦拭风轮叶片,再按顺序安装风机。 取下空气过滤器盖板,取出空气过滤网,用清洁剂漂洗,冲洗,晾干;注意不能揉搓滤网。 1擦拭空气过滤器盖板里面表面及 空气输入管内外部。 1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机声内、外表面和机架。 1更换手套,将所有浸泡消毒的物品取出、冲洗、擦干。 1按拆卸的反顺序逐个装回。 安装时注意部件放置的位置、方向,旋转应锁紧,密封条四周应确保密封。 1安装完毕,插上电源,测试性能是否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半人民兯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不管理挃南(试行) [SA] [2]釐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 [M].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孙眉月,兰亍暖箱能否真癿丌加水问题癿 答复 [J[中半儿科杂志, (8) 医院保洁与环境消毒制度 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口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环境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介入导管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 、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消毒采用 400mg/L— 700mg/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擦试,作用 30 分钟。 擦试用的布巾、拖把应分区使用,布巾使用后清洗干净,在 250mg/L 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 30 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拖把使用后清洗干净,在 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 30 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加强医务人手卫生,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沁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 房间,隔离房间有隔离标识。 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口齿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试消毒。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接触多重耐劳菌感染患得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波流、分沁娥。 多 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一、临床科室 各产室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究检验结果,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 24 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 二、检验科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查报告上进行醒目标注。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 每天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结果,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四、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 染,则按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报告。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 2次,每次 1530 分钟。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 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 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 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实施手卫生。 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新生 儿病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一)新生儿陪护探视制度 尊敬的患儿家长您好 当您将孩子交给我们的时候 ,请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 我们将竭力为您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环境,期望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孩子住院期间。 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几点。 ,需入住单间新生儿病房。 ,不得抱新生儿离开病房。 ,防止 口鼻遮盖,引起窒息。 ,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并取侧卧位。 禁止面部朝上,防止呛奶。 7.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 ,每周一、三下午 4: 00— 6: 00 为探视时间允许两位直系亲属来探视 ,探视前请洗手,患感染性疾病或 12 岁以下儿童谢绝探视结束请配合护士做好病房开窗通风工作。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 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必须洗手 ,新生儿衣物一日一更换,请做好准备。 ,而导致局部皮肤坏死。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 制度 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 ,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 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 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 高俊利、刘伟林)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 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 )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 ,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 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 )新生儿科消毒清洁制度 一、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一、五更换。 清洁工的工作服除每周 更换二次外,随脏随换。 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 下的衣服浸泡在 84 消毒液中 30 分钟后送洗涤。 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手,或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二、 NICU 消毒隔离制度 工作人员入 NICU 前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诊治、护理前后要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或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 1: 100 爱尔施泡手( 5000ml 用 1 片)。 桌面、远红外辐射台、护理车等暴露的物体表面,每日用 1: 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湿擦一次。 地面每日用 84 或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 1000 ml 用 1片)消毒液湿拖两次。 入 NICU 必须更换专用拖鞋,拖鞋每周清洗一次。 远红外辐射床用后床上布类应更换,并用 1: 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片消毒液擦洗,重新铺单备用,体温探头用 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 多功能监护仪屏幕用 95%酒精擦洗每周一次,心电监护3%过氧化氢棉球擦洗消毒后备用。 每周 NICU 卫生大扫除一次 ,空气消毒一次,用肯格王。 牌空气消毒净化器消毒 2 小时。 保持病室的清洁安静 ,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入 NICU 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 10 人。 每天下午 3 点入 NICU 探望的家属应穿隔离衣 ,更换拖鞋。 1病房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化验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应重新消毒后再作培养。 三、卫生宣传制度 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 ,穿上医院睡袋,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 医务人员人人有责向新生几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护理卫生知识。 上、下午做护理的护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 ,并督促护理前后洗手。 换尿布后应先洗手,然后再进喂养患儿奶具应消毒。 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 ,喂哺时应用干净毛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 对早产几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 ,甚至手把手的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 出院前 ,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妇产科做), 出院时 ,应进行出院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期干预等。 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重要性 ,必要时加以控制。 保持病室整洁 ,不随地吐痰、丢垃圾。 四、晨间护理消毒制度 护理前护理 人员的手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 ,将干净的布类、消毒液等物品带入病室。 一人一盆一巾擦澡 ,并行口腔、脐部、臀部常规护理,并保持清洁干燥。 每护理一人后 ,必须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 1: 100 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护理。 婴儿衣服每日更换。 做到一人一巾一扫床 护理结束后方可收出院病人的布类 ,不得将换下的布类 护理结束后的护理车 ,用 1: 40 爱尔施强氯杀星消毒液湿擦。 护理结束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晨间护理 时先护理早产儿 ,然后护理无感染,最后护理感染病人。 五、静脉、肌注消毒制度 行静脉、肌肉注射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随时更换。 抽吸药液、加药、头皮静脉注射等按无菌操作原则。 静脉注射消毒皮肤用安尔碘消毒二次。 肌肉注射用或 %安尔碘消毒皮肤。 给一新生儿行肌注或静注后应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1: 100 爱尔施消毒液擦手后方可给第二个新生儿操作。 用后的剃刀先用 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头发 75%酒精中消毒 1: 40 爱尔施消毒液浸泡。 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延长管等 应分类送供应室消毒毁形。 操作完 1: 40 爱尔施消毒液湿擦。 六、剪脐器械消毒制度 1。新生儿病室医院管理制度汇编
相关推荐
的数据易维护性。 4)每个模块只有专门的部门可以操作相应的数据,例如财务部只能看到收费管理的模块,宿舍管理员只能管理新生分配宿舍,没有收费管理的权限。 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成果、所采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 新生报到系统 采用 MVC 模式,主要使用 JSP、 Struts 框架、 Hibernate 框架技术。
行选课制。 - 21 - ,经本人申请、所在院系同意、教务处审批并备案,由院系提前安排进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 第十一条 非艺术、体育类学生在校修读期间的跨学科公共任选课程至少应选修一门艺术或体育类专业的课程或相关课程;文科(含艺术)、理科(含体育)的学生在校修读期间的跨学科公共任选课程必须至少选一门对方专业的课程或相关课程。
,有突发情况的将及时补充下发。 各 分公司 营销部门负责当地媒体的监控,并于每月一号以邮件形式向 集团公司品牌管理部 通报每月舆论监控情况,突发危机第一时间通报 集团公司品牌管理部 品牌管理负责人。 舆论危机处理。 集团公司品牌管理部 负责全国性媒体和未进入区域媒体的危机处理,并指导和支持各 分公司 的危机处理。 各 分公司 营销部门负责当地媒体的危机处理,并与 集团公司品牌管理部
症患者,及时帮助联系优先处置; 分诊职责 ( 1) 根据病人疾病特点和医生专业特长,正确分诊病人; ( 2) 引领急危重症患者提前就诊; ( 3) 根据专科需求做好专科的预检、登记,每日 做好分诊记录和分诊统计。 咨询职责 ( 1)耐心解答病人电话或现场咨询的各类问题; ( 2) 做好登记 工作,定期总结分析反馈。 信息登记与反馈职责 ( 1)收集病人反映的各类信息,分析归纳总结
限,仅为 10mm 厚时的 70- 75%,所以要保证水平灰缝厚度在8- 12mm 之间。 怎样确保水平灰缝的厚度呢。 A、皮数杆上,一定将缝厚度标明、标准。 B、砌砖时,一定要按皮数杆的分层挂线,将小线接紧,跟线铺灰,跟线砌筑。 C、砌浆所用之中砂,一定要过筛,将大于 5mm 的砂子筛掉。 14 D、要选砖,将过厚的砖剔掉。 E、均匀铺灰,务使铺灰之厚度均匀一致。 坚持“一块砖、一铲灰
,企 业才有可能实现信息化 .电子口岸建设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 完善“一站式”报检报关服务 提高上海电子口岸工作效率是一个系统问题,不仅仅海关方面,而且还涉及海关、检验检疫、代理、港务、运输等,甚至于涉及货主与执法部门之间的互信关系。 发达国家有先进的、 24 小时运作的电子报关系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海关、检验检疫、代理、港务、运输、货主等部门连成一体,进行“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