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155万吨_日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工艺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 (2)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各项设计参数必须可靠。 设计时必须充分掌握和认真研究各项自然条件,如水质水量资料、同类工程资料。 按照工程的处理要求,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选择好各项设计数据,在设计中一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定要遵守现行的设计规范,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 结构和新材料的采用积极慎重的态度。 (3) 污水处理厂(站)设计必须符合经济的要求。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完成后,总体布置、单体设计及药剂选用等尽可能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 (4)污水厂设计应当力求技术合理。 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必须根据需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机械和自控技术,但要确保安全可靠。 (5) 污水厂设计必须考虑安全运行的条件,如适当设置放空管、超越管线、沼气的安全储存等。 (6)污水厂设计必须注意近远期的结合,不宜分期建设的部分 ,如配水井、泵房及加药间等,其土建部分应一次建成;在无远期规划的情况下,设计时应为以后的发展留有挖潜和扩建的条件。 设计内容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流程设计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 1)据城市或企业的总体规划或现状与设计方案选择处理厂厂址; ( 2)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说明; ( 3)处理构筑物型式选型说明; ( 4)处理构筑物或设施的设计计算; ( 5)主要辅助构筑物设计计算; ( 6)主要设备设计计算选择; ( 7)污水厂总体布置 (平面或竖向 )及厂区道路、绿化和管线综合布置; ( 8)处理构筑物、主要辅助构筑物 、非标设备设计图绘制;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 9)编制主要设备材料表; ( 10)工程造价及成本概算。 任务要求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说明书 1 册 过程管理 1 册 文献翻译 1 册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 A1 手绘 教师自选图 A1 手绘 主要构筑物施工图 A3 CAD 一套( 10 张) 西安工程大学本 科毕业设计(论文) 6 第 2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 污水处理厂址选择 污水厂厂址选择应遵循下列各项原则 应与选定的工艺相适应 尽量少占农田 应位于水源下游和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应考虑便于运输 充分利用地形 本地区在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及开发区建设中,已按自然地形,用地规划预留了污水处理厂位置。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水质指标 表 21 进出水水质表 水质指标 BOD( mg/L) COD( mg/ L) SS( mg/ L) NH3- N( mg/ L) TP( mg/ L) 原水水质 330 545 310 30 5 出水水质 10 50 10 20 西安工程大学本 科毕业设计(论文) 7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 1)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系指在保证处理水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所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各单元的有机组合。 在选定处理工艺流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形式,两者互为制约,互为影响。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主要以污水的处理程 度,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当地的各项条件,原污水的水量与污水流入工程等因素为依据。 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约 万吨 ,属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 20 万 t/d 规模大型污水厂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 1020 万 t/d 污水厂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 SBR、AB 法等工艺,小型污水厂还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水解好氧法工艺等。 对脱磷脱氮有要求的城市,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 OA/2 工艺 , A/O 工艺, SBR 及其 OA/2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 由于该设计对脱氮除磷有要求故选取二级强化处理。 可供选取的工艺:OA/2 工艺,工艺, SBR 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 ( 2) 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工艺 该污水处理厂要求对原水中的氮、磷有比较好的去除,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 防治技术政策》推荐,以及国内外工程实例和丰富的经验,比较成熟的适合中小规模具有除磷、脱氮的工艺有: OA/2 工艺, A/O 工艺, SBR 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及其改良工艺。 A/O 工艺、 OA/2 工艺、各种氧化沟工艺、 SBR 工艺这些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工艺都可以实现除碳、除氮、除磷三种流程的组合,都是比较实用的除磷脱氮工艺。 西安工程大学本 科毕业设计(论文) 8 一 . OA/2 处理工艺 (如下图所示 ) (1) OA/2 处理工艺是 Anaerobic- Anoxic- Oxic 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OA/2 工艺是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2) OA/2 工艺的特点: A: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功能; B:在同时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它工艺。 C:在厌氧 缺氧 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 SVI 一般小于 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二 .氧化沟 严格地说,氧化沟不属于专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但是随着氧化沟技术的发展,它早已超出原先的实践范围,出现了一系列除磷脱 氮技术与氧化沟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氧化沟具有以下特点: 二沉池 内回流 污泥回流 图 1 A 2/O工艺 厌氧 好氧 缺氧 西安工程大学本 科毕业设计(论文) 9 (1)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 氧化沟工艺不需要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 有些类型氧化沟还可以和二沉池合建,省去污泥回流系统。 (2)污泥量少、性质稳定。 由于氧化沟泥龄长。 一般为 20~ 30 d,污泥在沟内已好氧稳定,所以污泥产量少从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 (3)可以除磷脱氮。 可以通过氧化沟中曝气机的开关,创造好氧、缺氧环境达到除磷脱氮目的,脱氮效率一般> 80%。 但要达到较高的除磷效果则需要采取另外措施。 三 .SBR 工艺 SBR 是一种间 歇式的活性泥泥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固液分离、排水、排泥。 可通过双池或多池组合运行实现连续进出水。 SBR 通过对反应池曝气量和溶解氧的控制而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SBR 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 SBR 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造价低。 SBR 工艺只有一个反应器,不需要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调节池,因此要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基建投资 30%以上,而且布置紧凑,节省用地。 (2) 处理效果好。 SBR 工艺反应过程是不连续的,是典型的非稳 态过程,但在曝气阶段其底物和微生物浓度变化是连续的 (尽管是处于完全混合状态中 ),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降低。 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处于一种交替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和活化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处理效果好。 (3) 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SBR 工艺可以很容易地交替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的环境,并可以通过改变曝气量、反应时间等方面来创造条件提高除磷脱氮效率。 西安工程大学本 科毕业设计(论文) 10 综上所述,可得比较适合本经济开发区的工艺是 OA/2 工艺。 因为这种工艺具有较好的除 P 脱 N 功能; 具有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的作 用的能力,减少的污泥排放量;具有提高对难降解生物有机物去除效果,运行效果稳定;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妥可靠;管理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国内工程实例多,容易获得工程设计和管理经验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妥可靠,最为重要的是该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节省基建费用,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寸土寸金,该工艺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4. OA/2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原理: OA/2 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厌氧、缺氧、好氧区。 原污水从进水井内首 先进入厌氧区,同步进入的还有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本反应器的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污水经过第一厌氧反应器进入缺氧反应器,本反应器的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 2Q(Q——原污水流量 )。 混合液从缺氧反应器进入好氧反应器 ——曝气器,这一反应器单元是多功能的,去触 BOD ,硝化和吸收磷等项反应都在本反应器内进行。 这三项反应都是重要的,混合液中含有 NNO3 ,污泥中含有过剩的磷,而污水中的 BOD 则得到去除。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第 3章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 格栅的计算 设计要求 ( 1) 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条间隙,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a:人工清除 25~ 40mm;b:机械清除 16~ 25mm; c:最大间隙 40mm,污水处理厂也可设细粗两格栅 . ( 2) 若水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 25mm时,污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 ( 3) 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 ) ,一般采用机械清除 . ( 4) 机械格栅不宜小于两台,若为若为一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 ( 5)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 ~ ( 6) 格栅前渠道内的水速一般采用 ~ ( 7)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 45 ~ 75 ,人工格栅倾角小的时候较为省力但占地多 . ( 8) 通过格栅水头损失一般采用 ~ . ( 9) 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 面应该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 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 ( 10 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 . 中格栅的设计计算 格栅计算简图如图 31 所示。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2 31 格栅计算简图 ( 1) 栅条间隙数( n): 设计平均流量 :Q=15,50000/(243600)=(m3/s),总变化系数 Kz= 则最大设计流量 Qmax==(m3/s),本设计采用三备一用粗格栅,则Qmax1=(m3/s) 栅条的间隙数 n,个 bhvQn sin1max 式中 1maxQ 最大设计流量, 3m /s; α格栅倾角,取 α=75; b 栅条间隙, m,取 b=; n栅条间隙数,个; h栅前水深, m,取 h= m; v过栅流速, m/s,取 v= m/s 则: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n =  =(个) 取 n=25(个 ) 则每组中格栅的间隙数为 25 个 . ( 2) 栅条宽度 (B): 设栅条宽度 S= 栅槽宽度一般比格栅宽 ~ m,取 m; 则栅槽宽度 B2= S(n1)+bn+ =(251)+25+ ≈ 则栅槽总宽度 B= (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1L .设进水渠道 1B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1 = 20 ,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m/s. )(20t a n2 a n2 0111 mBBL     ( 4) 格栅与出水总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长度 2L m , )( mLL  (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1h , m 1h = 0h k 0h 342 )(,2s i n bSgv   式中 : 1h 设计水头损失, m;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4 0h 计算水头损失, m; g重力加速度, m/s2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 3; 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