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项目168小时运行报告内容摘要:

→ H2SO3(液 ) ⑵吸收的 SO2同溶液的吸收剂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Ca(OH)2(液 )+H2SO3(液 )→ CaSO3(液 )+2H2O Ca(OH)2(固 )+H2SO3(液 )→ CaSO3(液 )+2H2O ⑶液滴中 CaSO3达到饱和后,即开始结晶析出 CaSO3(液 )→ CaSO3(固 ) ⑷部分溶液中的 CaSO3与溶于液滴中的氧反应,氧化成硫酸钙 CaSO3(液 )+1/2O2(液 )→ CaSO4(液 ) ⑸ CaSO4(液 )溶解度低,从而结晶析出 CaSO4(液 )→ CaSO4(固 ) ⑹对未来得及反应的 Ca(OH)2 (固 ),以及包含在 CaSO3(固 )、 CaSO4(固 )内的 Ca(OH)2 (固 )进行增湿雾化。 Ca(OH)2 (固 ) → Ca(OH)2 (液 ) SO2(气 )+H2O→ H2SO3(液 ) Ca(OH)2 (液 )+H2SO3(液 )→ CaSO3(液 )+2H2O CaSO3(液 )→ CaSO3(固 ) CaSO3(液 )+1/2O2(液 )→ CaSO4(液 ) XX 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热电) 2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项目 168h 运行报告 4 共 7 页 CaSO4(液 )→ CaSO4(固 ) ⑺布袋除尘器脱除的烟灰中的未反应的 Ca(OH)2 (固 ),以及包含在 CaSO3(固 )、 CaSO4(固 )内的 Ca(OH)2 (固 )循环至吸收塔内继续反应。 Ca(OH)2 (固 ) → Ca(OH)2 (液 ) SO2(气 )+H2O→ H2SO3(液 ) Ca(OH)2 (液 )+H2SO3(液 )→ CaSO3(液 )+2H2O CaSO3(液 )→ CaSO3(固 ) CaSO3(液 )+1/2O2(液 )→ CaSO4(液 ) CaSO4(液 )→ CaSO4(固 ) B.物理过程: 物理过程系指液滴的蒸发干燥及烟气冷却增湿过程,液滴从蒸发开始到干燥所需的时间,对吸收塔的设计和脱硫率都非常重要。 影响液滴干燥时间的因素有液滴大小、液滴含水量以及趋近绝热饱和的温度值。 液滴的干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浆料液滴中固体含量不大,基本上属于液滴表面水的自由蒸发,蒸发速度快而相对恒定。 随着水分蒸发,液滴中固体含量增加,当液滴表面出现显著固态物质时,便进入第二阶段。 由于蒸发表面积变小,水分必须穿过固体物质从颗粒内部向外扩散,干燥速率降低,液滴温度 升高并接近烟气温度,最后由于其中水分蒸发殆尽形成固态颗粒而从烟气中分离。 脱硫塔 内反应灰的高倍率循环使循环灰颗粒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使颗粒表面生成物的固形物外壳被破坏,里面未反应的新鲜颗粒暴露出来继续参加反应。 客观上起到了加快反应速度、干燥速度以及大幅度提高吸收剂利用率的作用。 另外由于高浓度密相循环的形成, 脱硫塔 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