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内容摘要:
查表 (格式见附录 A) 、使用林地现状图 、使用林地红线范围拐点坐标 等内容。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成果, 包括 编制单位对材料数据真实性的承诺、 报告 正文、使用林地统计表、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格式见附录 A) 、图件 、使用林地红线范围拐点坐标 、 相关附件 等内容。 报告内容 包括项目基本情况 (范围、规模、具体建设内容、布局、进度安排等)、使用林地 现状 情况(数量、地类 、 林地 保护等级、 使用林地类型、 生态区位、具体建设内容 ) 、 使用林地可行性 分析 、 保障措施 、分析 结论 、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 等内容。 6 报告编制至少应包括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 报告 编写 提纲( 附录 D)规定的内容。 建设项目变更使用林地的,应分别 新 增、减少使用林地情况进行说明和分析。 报告的表述应当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具体建设内容 和 布局 、 使用林地现状 情况 、 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 建设 布局图 和使用林地现状图 是报告的重点。 排版 要求 a) 正文 字体,宋体;字号, 小 四号;标题及正文均在段首空两格。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 二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 三级标题:宋体,小三号,加粗。 四级标题:宋体, 四 号,加粗。 行间距: 25磅。 b)标题序号 一级标题:一、二、三、 …… 二级标题:(一)(二)(三) …… 三级标题: 1. 2. 3. …… 四级标题:( 1)( 2)( 3) …… 使用林地统计表 使用林地统计表附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后面 ,格式见附录 B。 主要包括: a)项目使用林地按使用林地类型面积蓄积统计表。 b)项目使用林地按地类面积蓄积统计表。 c)项目使用林地按森林类别面积蓄积统计表。 d)项目使用林地按林地保护等级面积统计表。 e)项目使 用 林地分森林类别按地类 面积统计表。 f)项目使 用重点生态区域林地面积统计表。 g)项目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测算表(表格格式自行设计)。 图件 主要包括项目地理位置图、 建设内容 布局图、拟使用林地范围与重点生态区域 等的 关系图、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 、项目区遥感图像等。 图件编制要求见 附录 E。 提交成果要求 a) 成果签章要求。 编制 单位在可行性成果报告或林地现状调查表签章,并加盖骑缝章;在图件扉页或图面签章,对于装订成册的图件加盖骑缝章。 b) 成果形式。 可行性报告或林地现状调查表包含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 电子版文档或表格为 PDF格式,图件为 TIF或 JPG或 PDF格式。 c) 成果时效。 在实地调查完成后 12个月内有效。 期间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使用林地的标准、条件发生变化的,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有效期终止,应当重新编制。 d) 保密要求。 对有关材料涉密的,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使用和管理。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建设 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县 (林业局 ) 乡 (林场 ) 村 (林班 ) 使用林地地块序号 林地落界小班号 面积 hm2 地类 林地权属 林地保护等级 森林类别 使用林地类型 林种 起源 重点生态区域名称 优势树种(组) 龄组 平均 树高 (m) 平均 胸径 (cm) 郁闭度(覆盖度) 每公顷 蓄积 (m3) 经济(竹)林株数 建设内容 使用林地性质 备注 填表说明: 林班号(村 名 )、林地落界小班号、林地权属、林地保护等级、林种、起源:抄录林地“一张图”相关因子记录。 8 使用林地地块 (小班 )序号:指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范围内的林地 地块 自行编排的序号。 地类: 分别 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一般灌木林地、 疏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 采伐 迹地、 火烧迹地、 宜林地、其他林地 填写。 森林类别:填写国家级一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二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三级公益林地、省级公益林地、市县级公益林地、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 对于地方公益林地没有划分省级公益林地与县级公益林地的,可直接填写地方公益林地。 使用林地类型分为: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和其他林地。 其中,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均包含其采伐迹地。 重点生态区域:对于涉及使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林地的,填写相应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风景名胜区的具体名称 ,并注明国家级、省级等级别。 有重叠的 ,可以增加一栏。 使用林地性质:包括永久性使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不包括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使用林地。 建设内容:根据不同建设项目填写具体建设内容。 建设项目变更使用林地调查,应分别 新 增、减少使用林地生成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各省可根据本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需要,自行增加其他调查因子 ,细化调查因子 数据库结构。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建设 项目使用林地统计表 表 项目使用林地按使用林地类型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 县、林业局 / 乡(镇)、林场 / 村、 林班 林地 权属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类型 合计 防护林林地 特用林林地 用材林林地 经济林林地 薪炭林林地 苗圃地 其他林地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合 计 合计 国有 集体 县小计 小计 国有 集体 乡或林场小计 小计 国有 集体 村、 林班 小计 国有 集体 注: 建设项目变更使用林地的,应 按表 新 增、减少使用林地生成统计表。 10 表 项目使用林地按地类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县、林业局 / 乡(镇)、林场 / 村、林班 林地权属 地 类 合计 乔木林 地 竹林地 特殊 灌林 地 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相关推荐
、安装的标准和规范 GB758 GB1005 GB1005 GB10060。 4~ 5 梯的要求 设备用途: 商场用无机房 载货垂直电梯 (一部 兼 消防梯)。 电梯载重量 1600 kg; 停靠楼层及提升高度有关尺寸: 7 层 / 7 站 / 7 门( - 1层~ 6层 )提升高度 m; 井道尺寸( mm)(净宽 净深): 2600 2400 轿厢尺寸( 净 宽 净 深)由投标人自定 最大尺寸
1天然矿泉水的论证应包括 哪 些主要内容。 (II) 答: 天然矿泉水的论证应包括矿泉水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泉水可开采量计算、矿泉水形成机制和矿泉水水源地卫生保护区的建立和划分四个方面的论证内容。 1 简述 进行饮用水水质评价时,应考虑的主要内容。 (III) 答: 好的饮用水必须满足人们生理感觉,并无害于人体健康。 进行饮用水水质评价时,应考虑水的物理性质、溶解的普通盐类
承办: 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组织土地交 付; 用地者 按约定缴纳土地 价款。 受理 窗口初 审。 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接件。 土地储备中心宗地内拆迁、安置 、补偿 和土地整理。 用地者实施拆 迁补偿安置的,提交相关 证明文件。 报批 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审查没有发现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土地利用科拟文 ,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签后, 报市政府审批。 耕保 科
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应为:建设项目邻近的城市主干路或快速围合的范围。 建设项目选址阶段的交通影响评价, 应在 本标准第 条规 定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周边交通系统的状况,适当 扩大评价范围。 位于下列地区的建设项目,宜 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周边交通状况,适当调整交通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 1 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快速出入口附近和交通枢纽周边等交通敏感地区
核 工作具体内容 证据索引号 年 月 日 共 XX 页第页 17 表 A12 审核 工作底稿 索引号: A01 送 审核 单位 名称 审 核 事 项 实施 审核 期间 或 截止日期 审核 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 结论 或者 审核 查出 问题 摘要 及其 依据 复核意见 复核人员 复核日期 共 页第 页 附件(共 页) 18 表 A121 初步审核记录表 编号: 审核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送审金额
沟通项目进展情况和需要由项目经理解决 每周 3次 掌握项目进度和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 每周一、三、五上午,以事情多少决定会议长短,一般为15 分钟 事件 类别 沟通 渠道 召集人 参加对象 内容 时间 结果 注意事项 中国建设银行 毕博 项目进展沟通会 毕博 项目经理、相关项目小组成员 项目经理、相关项目小组成员 通报本周工作进展情况,讨论项目工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下周工作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