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混凝土工程内容摘要:

为判定依据。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言,起关键承载作用的是预应力钢筋。 本条的【释义】、【措施】、【检查】、【判定】等要求与上述第 条对非预应力钢筋的要求相同,此处不再重复。 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 数的 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2 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释义】 与普通钢筋不同的是,预应力筋安装后还要进行张拉以便在混凝土结构中建立起受力所必须的预压应力值。 一般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为 ~ ,即其抗拉强度标准值的 65~75%。 这种高应力值距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已经不远。 考虑到预应力筋材质的不均匀性,强度有可能偏低,施工误差有可能使实际预应力值偏高(超张拉),外界温度降低引起的收缩也可能使预应力 筋应力值升高等因素,预应力筋有可能在张拉时或张拉后断裂。 此外,预应力筋在张拉时可能滑脱,其原因可能是锚夹具失效,也可能是镦头与卡具(梳筋槽)之间因摩阻力不足而滑脱。 当然,其它由于设备、器具和施工工艺中的缺陷也可能引起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 从预应力的效果而言,因滑脱而失锚的预应力筋与断裂相差无几。 通常预应力筋张拉以后工作应力均超过 1000N/mm2,而滑脱的预应力筋应力起点为零,即使承载受力后按非预应力筋计算,其工作应力一般也很低,与设计要求相差很大。 因此,滑脱的预应力筋也应视为与断裂属同一类型。 预应力筋的断裂 和滑脱对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特别是承载力和抗裂性能)有显著影响,故必须严加控制。 【措施】 对于先张法构件,由于是在未浇筑混凝土的情况下张拉的,如发现预应力筋断裂、滑脱,可以通过更换预应力筋重新张拉予以补救,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对后张法构件,难以在张拉后更换预应力筋,因此限制断裂和滑脱的数量不得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 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 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同一截面按每跨计算;对简支构件,按跨内全部钢筋计算。 【检查】 全数观察检查,对怀疑滑脱的钢筋摇动检查。 【判定】 检查张拉记录,符合规定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预制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结构性能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用于混凝土结构。 【释义】 装配式结构的结构性能主要取决于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和连接质量。 因此,必须按规范的规定对预制构件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 结构性能检验的内容非常多,难以在一条条文中容纳。 强制性条文只提出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的要求,即构件检验批在未经结构性能检验确定其结构性能合格之前不能用于混凝土结构。 当然,结构性能检验不合格的构件也不能用于混凝土结构。 我 国目前很多构件厂不做结构性能检验,或者不能正确地按规范要求进行结构性能试验检验。 对于前者是不允许的,而对于后者则需要提高试验检验水平。 做不做结构性能试验检验是原则问题,而结构性能试验检验是否规范、准确则是方法问题。 强制性条文所要求的是禁止前一种行为,而对于后者应通过学习培训来达到正确进行试验检验的目的。 【措施】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20 的规定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结构性能检验的主要内容为:检验批的划分及抽样检验数量;结构性能检验的项目;减免结构性能检验项目的情况;结构性能检验指标的确定方法;复试抽样检验方案及二次抽样检验指标。 结构性能检验方法的主要内容为:试验检验条件;试件支承方式;试验荷载布置;加载方法及荷载等效折算;荷载分级及持荷时间;检验荷载的确定方法;挠度检验值的确定方法;裂缝出现及裂缝宽度的确定方法;试验安全问题;结构性能试验报告。 【检查】 核对各类型构件的出厂批量及相应的结构性能检验报告。 【判定】 构件出厂批量与检验报告吻合且 结构性能检验合格者符合要求,否则不符合规范要求。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 8592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毕后,应尽快灌浆。 切割外露于锚具的预应力筋必须用砂轮锯或氧乙炔焰,严禁使用电弧。 当用氧乙炔焰切割时,火焰不得接触锚具,切割过程中还应用水冷却锚具。 切割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 30mm。 【释义】 通过张拉、锚固在构件中建立起预应力之后,施工并未结束,还应尽快巩固这种预应力状态,即切断多余的外露预应力筋并尽快灌浆以保护预应力筋及锚夹具。 为保证预应力筋及锚夹具性能 不因切割受热而影响性能,严禁使用电弧焊,并且对切割工艺和外露长度提出了要求。 【措施】 使用砂轮锯或氧乙炔焰切割,严禁使用电焊切割。 切断后的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应小于 30mm。 切割过程中火焰不得接触锚具,且应用水冷却。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预应力筋及锚夹具的受力性能稳定。 【检查】 逐根目测检查,对有怀疑的预应力筋用尺量测外露长度,并作出记录。 【判定】 满足要求为合格,不满足要求为不合格,根据检查记录判定。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及灌浆完毕后,对暴露于结构外部的锚具或连接器必须尽快实施永久性防护措施, 防止水分和其他有害介质侵入。 防护措施还应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防火隔热功能。 【释义】 暴露于结构外部的锚具和连接器也是预应力筋承载受力的重要部位。 锚具和连接器如因锈蚀或其它耐久性方面的问题而失效,结构将丧失预应力而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封锚作为预应力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应尽快进行。 【措施】 灌浆结束后,所有外露的锚具及连接器应采取浇筑混凝土等永久性保护措施,以防止水分、有害物质入侵引起锈蚀,并符合设计的防火隔热要求。 【检查】 逐根观察、检查,并作出记录。 【判定】 满足要求为合格、不满足要求为不合格,根 据检查记录判定。 第五节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特别是其承载受力性能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向来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原材料质量和关键施工工序的控制对保证结构质量和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均属于预控性质的检验而非对结构实际质量的直接检查。 因此,原材料和施工工序的检查并不能代替实际结构的检验。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直接对结构进行试验和检验。 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