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测量课程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 20 ≥ 20 ≥ 9 ≥ 2 ≥ 4 ≥ 4 观测时段数 ≥ 10 ≥ 6 ≥ 4 ≥ 2 ≥ ≥ AA A B C D E 时段长度 min 静态 ≥ 720 ≥ 540 ≥ 240 ≥ 60 ≥ 45 ≥ 40 快速静态 双频 +P( Y)码 ≥ 10 ≥ 5 ≥ 2 双频全波 ≥ 15 ≥ 5 ≥ 2 单频或双频半波 ≥ 30 ≥ 5 ≥ 2 采样间隔 S 静态 30 30 30 10~30 10~30 10~30 快速静态 5~5 5~15 5~15 时间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 min 静态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快速静态 双频 +P( Y)码 ≥ 1 ≥ 1 ≥ 1 双频全波 ≥ 3 ≥ 3 ≥ 3 单频或双频半波 ≥ 5 ≥ 5 ≥ 5 注: 在时段中观测时间符合表中第七项规定的卫星,为有效观测卫星; 计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应将各时段的有效观测卫星数扣除其间的重复卫星数; 观测时段长度,应为开始记录数据到结束记录的时间段; 观测时段数≥ ,指每站观测一时段,至少 60%测站再观测一时段。 观测作业的要求 (1)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2) 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联结无误,方可开机。 (3) 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4) 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测量手簿格式、记录内容及要求见附录 D。 (5)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使用专 用功能键和选择级 别 项 目 级 别 项 目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课程设计 14 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卫星健康状况、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其变化 、存储介质记录和电源情况等,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未预料到的情况,应记录在测量手簿的备注栏内,并及时报告调度组织者。 (6) 每时段观测开始及结束前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 PDOP 值等。 须观测记录气象元素的等级 GPS 网点,每时段气象观测应不少于 2 次。 一次在时段开始时,一次在时段结束时。 时段长度超过 2h 时,应每当 UTC整点时增加观测记录上述内容一次,夜间放宽到 4h。 (7) 气象观测所用通风干湿表需悬挂在测站附近,与天线相位中心大致等高度处。 悬挂地点应通风良好,避开阳光直接照射,便于 读数。 空盒气压表可置于测站附近地面,其读数应顾及至天线相位中心高度,加入相应的高程修正。 当测站附近的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不一致时,可在合适的地方量测气象元素,然后加上高差修正化为天线相位中心处的气象元素。 (8) 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其测量方法及要求见附录 D。 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 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记事栏。 (9)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进行偏心观测,若迫不得已进行时,应测定归心元素,其方法可参考附录 F 或 GB/T 17942。 (10)观 测员要细心操作,观测期间防止接收设备震动,更不得移动,要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 (11) 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 50m 以内使用电台, 10m以内使用对讲机。 (12) 天气太冷时,接收机应适当保暖;天气很热时,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直接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 (13) 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 a、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 b、进行自测试; c、改变卫星仰角限;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课程设计 15 d、改变数据采样间隔; e、改变天线位置; f、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14) 在 GPS 快速静态定位测量中,同一观测单元期间 a、参考站观测不能中断; b、参考站和流动站采样间隔要相同,不能变更。 (15) 经认真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位和觇标恢复原状后,方可迁站。 外业成果记录 记录类型 GPS 测量作业所获取的成果记录应包括以下三类: a、观测记录(磁盘、光盘或磁带存储); b、测量手簿; c、其他记录,主要有观测计划、偏心观测资料等。 记录内容 观测记录项目主要有: a、载波相位观测值、 C/A 码伪距和 P( Y) 码伪距等; b、对应观测值的 GPS 时间; c、 GPS 卫星星历参数; d、测站和接收机初始信息:测站名、测站号、观测单元号、参考站或流动站、时段号、近似坐标及高程、天线及接收机编号、天线高、观测日期、采样间隔、卫星截止高度角。 测量手簿 分为四种。 AA、 A 与 B 级静态定位测量一种, C、 D与 E 级静态定位测量一种, GPS 快速静态定位参考站测量一种,及 GPS 快速静态定位流动 站测量一种,格式见附录 D。 记录要求 (1) 观测前和观测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认真细致,字迹清晰、工整、美观。 (2) 各项观测记录一律使用铅笔,不得开刀和涂改,不得转抄和追记,如有读、记错误,可整齐划掉,将正确数据写在上面并注明原因。 其中天线高,气象读数等原始记录不得连环涂改。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课程设计 16 (3) 手簿整饰,存储介质注记和各种计算一律使用蓝黑墨水书写。 (4) 外业观测中接收机内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文件应及时拷贝成一式两份,并在外存储介质外面适当外制贴标签,注明网区名、点名、点号、观测单元号、时段号、文件名、采集日期、测量手簿 编号等。 两份存储介质应分别保存在专人保管的防水、防静电的资料箱内。 (5) 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卸到外存介质上时,不得进行任何剔除、删改和编辑。 (6) 测量手簿应事先连续编印页码并装订成册,不得缺损。 (7) 其他记录,亦应分别装订成册。 五、高程控制网布设与 GPS 高程拟合 按照要求进行三等水准测量。 三等水准路线在高等级水准网内加密,布设成附和路线和闭合环路线,单独的附合路线长度不超过 200km; 为了 有利于测图和 GPS 高程拟合,在 1:5 万地形图上共选择了 13 个三等水 准点均匀分布在测区,其中 10 个三等水准点与 GPS 点联测。 并且将二等国家水准点联测到 GPS 控制网中以提高拟合精度。 水准 观测技术指标如下图:( 来源《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课程设计 17 水准点的布设与埋石, ( 1) 水准网布设成闭合环或网满足上面要求。 ( 2)应将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稳定的建筑物上,且便于寻找、保存。黄岛区测量课程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②若弃土或移挖作填运距超过推土机的经济运距时,用推土机积土,再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 ③机械开挖路堑时,边坡配以人工修刮平整。 纵挖法: 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进行 开挖。 此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 ①当采用分层纵挖法挖掘的路堑长度较短(不超 100 m),开挖深度不大于 3 m,地面坡度较陡时,优先采用推土机作业。 ②当采用分层纵挖法挖掘的路堑长度较长(超过 100 m)时
基础设施完备 黄梅 县交通条件优越,运输方便。 通信事业发达,电信、移动、联通网络便布全县,业务便捷、村村通达。 供电全覆盖,安全可靠。 项目乡镇灌溉、排水方便,有抗旱、排涝保障。 立地条件优越 设计地块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 110500 米之间,坡度一般在 20度左右。 造林地的成土母质以片麻岩、花岗岩为主,土壤以山地 红壤、 黄棕壤为主,土层厚度一般在 6090 厘米左右, ph
及场地条件设计,以减少土方量及不影响院内景观的统一和谐为前提,场地内排水均排向周边市政排水管内。 技术经济指标 a.总用地面积: 7000 ㎡ ( 亩) b.新征地面积: 20xx ㎡( 3 亩) c.建筑占地面积: ㎡ d.总建筑面积: ㎡ e.建筑密度: 14% f.容积率: 7 g.绿地率: 38% h.停车位数量: 30 个 8 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 《关于
速、超载,严格酒后驾驶、疲劳驾驶。 施工车辆途经狭窄及情况复杂路段时驾驶人员应注意观察周边情况,及时行车让道,途经道口、交叉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车辆机械进入施工区域时,要观察路面情况,注意来往车辆与行 人,进入视角盲区,要鸣喇叭禁示,确认安全后方可行驶。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集中停放。 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机械作业的指挥人员,指挥信号必须准确
0 70~130 110~200 100~160 20~40 50~70 使用人 (床)数 ≤ 100~ ≥ 6000 ≤ 100~ ≥ 6000 ≤ 150~ ≥ 1200 ≤ 150~ ≥ 1200 ≤ 150~ ≥ 1200 ≤ 150~ ≥ 1200 ≤ 50~ ≥ 1000 ≤ 50~ ≥ 1000 ≤ 50~ ≥ 1000 Kh ~ ~ ~ ~ ~ ~ ~ ~ ~ 表 冷水计算温度
2.内膜治疗仪项目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 1.内膜治疗仪项目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 2.内膜治疗仪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预测 四、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第八章 内膜治疗仪项目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内膜治疗仪项目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 2.竖向布置 ( 1)场区地形条件 ( 2)竖向布置方案 (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总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