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燕子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其中,社区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功能单一,总体水平不高。 针对这一点,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专门早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重点指出:“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和体育。 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 ”“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面向社区 的老年大学、市民学校、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继续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特别要积极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社区体育设施。 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 推 7 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培育社区群众性体育组织,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进入“十二五“时期,这一工作得到更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当前,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社区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社区为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人员直接服务,服务压力不断加大,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已成为满足社区居民社区服务需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 设计方案及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其中:一楼服务大厅 150 平方米;二楼居民健身娱乐中心 、会议室、医疗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计划生育人口学校 150 平方米。 建设工期 该项目建设工期为 6 个月,从 20xx 年 4 月开始, 20xx 年 9 月底工程竣工验收。 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 50 万元,其中:申请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 万元,地方自筹 30 万元。 综合评价结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随着市场经济改 革的深化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的提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该项目立足于鹤峰县燕子社区发展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燕子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提出,项目实施可帮助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区物质文化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项目建设意义重大。 9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是解决城镇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旧体制的交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要及时有效地 地将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必须增强社区的功能和责任,依托社区,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强化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本项目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生活,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希望得到多方面的服务。 比如社区环境问题,社区服务问题,社区治安问题,以及生活方便不方便、卫生不卫生、居住舒适不舒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不丰富等,迫切需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来解决。 推进社区建设就是 要使社区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调动和发挥社区的积极性,依靠社区的力量加强社区的综合管理,进而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生活环境。 本项目建设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新形势下的城镇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运用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使之同社区建设融合于一体,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 10 文明建设。 本项目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社区 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就必须加强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本项目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必然要求。 只有推进基层民主,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现代化的管理,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通过社区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正是在解决人的管理问题。 这样,也就为提高城镇现代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建设是借鉴国外经验,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上看,推进社区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加强城市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 联合国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就是提出了“社区发展计划”。 所谓社区发展,就是我们所说的社区建设。 目前,全世界已有 70 多个国家开展了社区建设,目的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政府机构和社区组织的通力合作,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为避免和解决类似问题,少走弯路,就应当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11 有利于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的热情很高,社区已成为凝聚 民心的重要基层组织,建成、完善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对于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丰富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从而构建和谐社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使社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有利于加强社区居民精神文明建设。 该项目对于繁荣和发展社区文化,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居民群众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社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有利于增强社区内居民的凝聚力。 该项目具备的条件。 燕子镇燕子坪社区居委会位于鹤峰县城东 的燕子镇,具备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土地、水电、通讯配套设施等基本条件,建成、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切实可行。 通过以上各项优势条件的分析可见,该项目利国利民,符合社区居民实际文化生活的需要,项目建设十分可行。 12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鹤峰县燕子镇新区双龙大道。 项目用地权属类别:该项目用地为燕子镇规划新区内的建设用地。 自然环境条件 地质、地形 燕子镇位于鹤峰县城东北部,东与五峰县湾潭镇交界,境内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面 切割深,低山、二高山、高山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展延。 南部的茶店村两河口海拔 360 米,为最低海拔高程点,全镇低山面积 47345 亩,占总面积的 %;二高山面积 113790 亩,占总面积的 %;高山面积 375785 亩,占总面积的 %。 河谷低山区为南渡江流域沿岸和沈家河地区,为百顺、三溪、楠木、茶店、龙坪村,高山平原区为燕子、湖坪、清湖、荞云、响溪、大五里坪村,海拨高、落差小,大都是千亩以上的平地,土层深厚。 气象 燕子镇属于典型的季风性湿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迟秋早,无霜期短,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 12 度,无霜期 220 天至 13 240 天,年均降雨量 毫米。 水文 燕子镇水能资源较多,县境内 2 条干流河,即溇水河、咸盈河均从辖区内经过,其中:溇水河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年径流深 1233毫米,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占径流总量的 %;咸盈河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年径流深 1000 毫米,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占径流总量的 %。 燕子镇凭借山高谷深、坡陡、落差高的地理优势,建水电站的条件得天独厚,建有桃花山一级、二级、三级、楠木河、深溪湾、朝阳、大岩 、董家河、洞湾等中、小水电发电站 9 座,年发电总量 20821 万度,仅桃花山就建成三座梯级水电发电站。 还有溇水河支流溪坪河上游,承雨面积 平方公里,设计水头 544 米,电站总装机 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 3156 千瓦时,总投资 亿的坪江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预计 20xx 年建成发电。 有蛤蟆颈、箱子溪、燕子溪等中小型水库 3 座 ,其中:蛤蟆颈中型水库承雨面积 平方公里,水库面积 1200 亩,总库容 1404 万立方米;箱子溪水库小 (一 )型水库承雨面积 平方公里,水库面积 120亩,总库容 万立方米;燕子溪小 (二 )型水库承雨面积 1 平方公里,水库面积 20 亩,总库容 12 万立方米。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环境条件 14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燕子镇地处鹤峰之东,素称“鹤峰东大门”,总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42741 亩。 距县城 27 公里。 东接五峰湾潭镇,距五峰县城 98 公里,西临 容美,北靠木林子原始森林,南抵南渡江岸。 地理坐标东经 110176。 04″~ 110176。 19″,北纬 29176。 52″~30176。 09″。 平均海拔 1200 米,最高处孔家垭 (位于大五里坪村 )米,最低处南渡江(楠木村) 米,平均海拔 1200 米。 镇辖 29个村民委员会, 1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196 个村民小组, 4 个社区居民小组。 7663 户 ,23576 人。 集镇现有规模 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4400 人,流动人口 2900 人。 该镇于 20xx 年 10 月由鹤峰县人大常委会依据省民政厅鄂民政发[ 20xx] 52 号文件批复,以鹤人常发 [ 20xx]30 号文件作出撤销燕子乡设立燕子镇的决定,以原燕子乡的行政区域为镇的行政区域。 20xx 年实现 镇 域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 工业总产值 亿元;农业总产值 亿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 558 万元 , 人均纯收入 5824元。 基础设施建。鹤峰县燕子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