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山河屯林业局医院职工集资楼施工组织设计(终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加贴 45176。 角斜向加贴网布。 ( 4) 将玻璃纤维网布横向铺满于聚苯板上,纤布之间相互搭接,采用普通型时其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mm,采用加强型网格布时,只对接不搭接(包括阴阳角部位),玻纤网布一定要粘结平整,无皱折现象。 ( 5) 在铺贴玻纤布的整体表面上抹聚合物水泥砂浆,其面积比玻纤网布的长度和宽度大一些,抹灰时将玻纤网布压埋在砂浆内,不允许暴露在砂浆之外,用抹子抹平,使玻纤布与聚合物砂浆抹灰严密结合成为一体。 ( 6) 使用的聚合物砂浆严格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如无特殊要求。 ( 1)施工时,室外空气温度要大于 5176。 ,雨天施工采取遮盖措施,避免墙面淋雨; ( 2)阳角与阴角的垂直接缝处保温板要咬槎交 错 排列,门窗洞口角部要加帖 45176。 角斜向网布; ( 3)洞口四角部位聚苯板切割成型,不得拼接 ; 8 ( 4)聚 苯板上墙后,要用橡皮锤轻敲或揉拍,防止虚粘; ( 5)聚合物砂浆的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过厚易裂。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 施工采用设置现场集中搅拌站,采用塔吊料斗进行浇注。 ( 1) 浇筑前的检查: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及预埋件、模板的强度、刚度、标高、位置、结构截面尺寸、预留拱度、支撑系统、支撑与模板结合处的稳定性、钢筋规格、数量、安装的几何尺寸以及钢筋接头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对于已变形和位移的钢筋及时校正。 浇筑 混凝土 前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木片、泥土等杂物,确保模板内干净,将钢筋上的污染 物清除干净。 模板预留孔洞堵塞严密,以防漏浆 , 胶模剂涂刷均匀。 ( 2) 拌制 混凝土 的各种原材料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严格按试验站的设计配合比进行计量,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投料顺序:石子 → 水泥 → 砂 → 水、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 2min。 的浇筑 ( 1) 混凝土 的浇筑顺序:由远而近,连续浇筑、分层振捣。 不允许随意留施工缝,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 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 混凝土 的初凝时间。 ( 2) 梁板 混凝土 :梁板 混凝土 同时浇注,楼板 混凝土 施工时控制板顶标高和 混凝土 表面的平整度,施工前在柱钢筋上用水准仪抄测控 制标高线,为板顶标高上+ 50mm 线,浇筑 混凝土 时按柱上标高拉线检查控制基础顶面标高, 混凝土 随打随抹平,并用水准仪跟踪检测,保证标高准确。 楼板在 混凝土 初凝前,先用铁筒滚压,再用木抹子二次压抹,以防止 混凝土 泌水下沉产生表面裂缝。 在梁柱钢筋加密区的 混凝土 采用粒径较小的石子配制的 混凝土 浇筑,并仔细浇捣振捣密实。 ( 3) 楼梯 混凝土 : 混凝土 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 混凝土 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 混凝土 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要注意控制表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土 的养护 混凝土 浇捣后, 逐渐凝固、硬化、其过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 9 用来实现,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 因此为保证 混凝土 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对 混凝土 进行养护。 混凝土 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采用塑料薄膜对 混凝土 加以覆盖及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t,浇水次数要保持 混凝土 处于湿润状态。 质量的检验 ( 1) 检查拌制 混凝土 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至少两次。 ( 2) 检查 混凝土 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试块的留置 ( 1) 每 拌制盘且不超过 100m2 的同配合比 混凝土 ,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 混凝土 不足 100 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3) 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 混凝土 ,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 混凝土 ,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设计混凝土 垫层 强度等级为 C10,塌落度为 50~70 mm 之间, 采用 的水泥,密度为 10 3kg/m3,中砂 含水率 2%,表观密度为 10 3 kg/m3 碎石最大粒径为 20 mm 表观密度为 10 3 kg/m3含水率 1%。 ( 1)确定单位体积用水量 由已知条件查表得: mw =205 kg/m3 ( 2)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取 σ= fcu,o=fcu,k + fcu,o =10+=10+= ( 3)计算水灰比 Afce/fcu,o +ABfce=()+ = 确定水灰比为 ( 4)确定单位体积水泥用量 mc=mc c/w=342kg/m3 ( 5)查表的最大水灰比为 ,最小水泥 用量为 260kg 满足耐 10 久性要求。 ( 6)确定砂率 由已知条件查表得 βs=35% ( 7)计算碎石用量 mco/ρc+mgo/ρg +mso/ρs+mwo/ρw +=1 β s=mso /(mgo+mso)100% = 35% 计算得: ms=663kg mg =1284kg ( 8)初步配合比设计 mc:mw:ms:mg = 260:205:663:1284=1::: ( 9)施工配合比 mc:mw:ms:mg = 284:180:654:1206=1: 4:: 圈梁、楼板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25, 塌落度为 50~70mm 之间, 组料为 的硅酸盐水泥,密度为 10 3kg/m3,测 量 的实际强度为 38Mpa, 中砂 含水率 2%,表观密度为 10 3 kg/ m3 碎石最大粒径为 20mm 表观密度为 10 3 kg/m3 含水率 1%。 ( 1)确定单位体积用水量 由已知条件查表得 mw =205kg/m3 ( 2)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取 σ= fcu,o=fcu,k + fcu,o =25+=25+= ( 3)计算水灰比 已知水泥实际强度 fce=48MPa 没有混凝土强度回归系数统计资料随时混凝土系数 A= B= Afce/fcu,o +ABfce=()+ = ( 4)确定单位体积水泥用量 mc= mc c/w=465 kg ( 5)查表的最大水灰比为 ,最小水泥用量为 280kg, 取 280kg满足耐久性要求。 ( 6)确定砂率 由已知条件查表得 s 33% ( 7)计算碎石用量 mco/ρc+mgo/ρg +mso/ρs+mwo/ρw +=1 β s=mso /(mgo+mso) 100%=34% 11 计算得: ms=614kg mg=1205kg ( 8)初步配合比设计 mc:mw:ms:mg =280:205:614:1205 = 1::: ( 9)施工配合比 mc:mw:ms:mg =294:182:617: 1206=1::: 钢筋工程 钢筋在车间机械加工成型、现场绑扎安装。 场时,要有出厂质量证明、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按批量抽取试样做物理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 ,其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 根据施工图及规范要求钢筋放样,经技术负责人对钢筋放样单审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在构件中受力钢 筋接头位置要求在受力较小处,任意 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对于绑扎接头,在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被参照钢筋接头的 倍搭接长度范围内(对于机械连接,为搭接 接头中点位于被参照钢筋接头的 35 倍受力钢筋较大直径长度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 ,筋长不足时采用机械连接,上部钢筋的接头位置可选择在跨中 1/3 跨度范围内,不得在支座处接长,底部钢筋的接长可选在支座或支座两侧 1/3 跨度范围内,不得在跨中接长。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得小于 10d,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保护层用 16 钢筋头控制;梁的主筋保护层用 50mm50mm25mm 水泥砂浆垫 块控制(内埋 22 铁丝)。 构造柱与圈梁相交节点处加密柱子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450mm 及 1/6 的层高。 、种类和直径按设计要求使用,当需要代换时,需征得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代换。 12 ( 1) 施工准备 ① 凡参加接头施工的操作人员、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要求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② 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切口端面应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宜用切割机下料,不得用气割下料。 ③ 钢筋加工场地搭设临时做好防水、防雨 措施。 ( 2) 接头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 ① 所用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由厂方负责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② 连接钢筋前,检查连接套的出厂合格证,钢筋丝头加工检验记录。 ③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施工过程中,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96 中 A 级强度的规定,试件抗拉强度应大于或等于 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采用钢筋 的实际横截面积。 10%进行外观检查,钢筋与连接套规格一致,接头外露完整丝扣不大于 2 扣,并按要求填写施工检查记录。 , 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 3 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模板工程 工程 施工要点 ( 1)模板安装必须牢固,支撑系统必须稳定,安装前需根据结构荷载进行设计验算,并进行配板设计,保证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和稳定性。 ( 2)模板安装过程中按自下而上安装顺序 , 要注意模板的稳固 ,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 ( 3)板支模时要注意 控制模板标高,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抄测, 13 保证标高准确,模板要求接槎平整、接缝严密。 ( 4)模板底部支撑部分作用在地面上时,底部必须加设垫板。 ( 1)梁、板模板拆除时,要求有同条件同龄期养护的混凝土试验报告,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拆模所要求的强度时,方可拆模板。 ( 2)除了侧模以能保证 混凝土 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 3)拆除顺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 ( 4)拆模时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待该片(段)全部拆除后,方准 将模板、配件、支架运出堆放。 ( 1) 模板拼装后,板缝在 2mm 以内的将板缝表面用宽胶带纸粘贴,板缝在 5mm 以内的(不得超过 5mm)其板缝压泡沫条,表面用胶带纸粘贴,防止板缝跑浆漏浆及模板接缝痕迹,达到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脚顺直。 ( 2) 梁模板的线脚通直上线,其误差控制在 5mm 之内。 ( 3) 梁板的底模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逐梁逐板进行抄平,其标高误差控制在 5mm 之内。 ( 4) 计算: 1)底板计算 ① 抗弯强度验算 : 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 现 浇混凝土的重量,钢筋 重量及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均乘以分项系数。 底模板自重 5 =混凝土荷重 24 =钢筋荷重 =振捣混凝土荷载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 以 V= 的折减系数,所以 q= =。 ② 验算底模抗弯承载力 底模的计算简图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 (见图 21 和 22), 因 14 为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 等跨连续梁计算,查静力计算表得: L= L= L= L= Mmax= 2 = = 按下列公式验算 : Mmax/Wn kfm Mmax/Wn= 106/{200/(6 402)}= 13 =满足要求。 图 21 底模受力图 图 22 底模弯矩图 ③ 抗剪强度验算 底模受力见图 23,底模剪力见图 24 图 23 底模受力图 Vmax== = Lmax=3Vmax/2bh=3 103/(2 200 40)=Kfv= => 满足要求。 15 ④ 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混凝土的荷载。 q 39。 =++= kN/m WA= q`14/100EI= 6004/{100 9 103 (1/12)200 403}= 允许挠度为 h/400=300/400=< 满足要求。 图 24 底模剪力图 2) 侧模板计算 ① 侧压力计算,梁的侧模强度计算,要考虑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 荷载及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并乘以分项系数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F= 24 200/20+15 1 1 =F=24H=24 =选择二者之中较小者取 F=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为 4kN/m。鹤岗市山河屯林业局医院职工集资楼施工组织设计(终稿)(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