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内容摘要:
部门及自 身的职责 ? 内部沟通方法及效果 ? 7. 2. 1 如何识别顾客的要求和潜在需求 1) 客户对产品对有关要求和预期要求。 2) 客户规定用途所需的要求 . 7. 2. 2 对产品要求的评审是否包括对已经识别的客户要求以及组织自身确定的额外要求一起进行评审 ? 评审结果和之后的跟踪活动是否予以记录 ? 7. 2. 3 评审是否是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 (如提交标书 、 接受合同 、 定单 )? 与顾客的沟通方式是否明确 ? 8. 3 过程实施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包括顾客的抱怨是否及时处理 ? 7. 5. 4 顾客财产是否在合同中明确 ?是否包括知识财产 ? 当顾客财产出现损坏或不适用时是否记录并报告客户 ? 7. 5. 1 是否按规定向顾客提供了服务 ?包括各种配件服务及执行国家 “ 三包 ”的规定 ? 8. 2. 1 对顾客满意与否的信息收集规定了哪些渠道 ?执行情况如何 ? 对客户投诉如何处理 ?了解对顾客投诉处理情况及处理结果是否满意 ? 8. 5. 2 8. 5. 3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评价 ? 注:合格在评价栏打“ √ ”, 不合格在评价栏打“ ╳”,观察项作“△”。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 编号: ? 页码: 受审部门 设计部 门 接待人 审核日期 相关文件 内审员姓名 标准 章节号 审核内容 现场审核内容 评价 5. 3 是否了解组织的质量方针及其内涵 ? 5. 4. 1 7. 3 是否了解组织的质量目标 ? 5. 4. 1 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如何 ?统计有否依据 ?是否可信 ? 5. 5. 1 5. 5. 3 是否了解本部门及自身的职责 ?内部沟通方法及效果 ? 7. 3 设计开发是否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 ? 7. 3. 1 设计开发策划做了哪些规定 ? 7. 3. 1 7. 2. 3 是否对设计 /开发组织之间 、 部门之间 、 技术 、 包括与外部的接口进行管理 ?确保有效沟通和明确责任 ? 7. 3. 2 产品设计和 /或开发的输入要求有哪些 ?是否有文件的形式 ? 是否对输入的适当性进行了评审 ?不完整 、含糊或矛盾的要求是否得到了解决 ? 7. 3. 4 设计 /开发过 程输出是否能够对照设计 /开发输入要求进行验证 ?是否形成文件 ? 是否在适当的阶段对设计 /开发进行系统评审 ?以保证 : 1) 评估满足要求的能力。 2) 识别问题及建议解决的方案 . 参与评审的部门是否包括被评审设计 /开 发阶段有关 的职能部门的代表 ? 评审的结果和之后的跟进措施是否有记录 ? 7. 5. 3 是否进行设计 /开发验证确保满足设计 /开发输入要求 ,如何验证 ? 7. 3. 5 验证的结果及之后的跟进措施是否有记录 ? 7. 3. 6 是否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 ?是否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 ? 确认结果及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保持 ? 7. 3. 7 是否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 、 验证和确认 ?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 变更的结果及之后的跟进措施是否记录 ? 8. 5. 2 8. 5. 3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评价 ? 注:合格在评价栏打“ √ ”,不合格在评价栏打“ ╳”,观察项作“△”。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 编号: ? 页码: 受审部门 生产部 门 (车间) 接待人 审核日期 相关文件 内审员姓名 标准 章节号 审核内容 现场审核内容 评价 5. 3 是否了解组织的质量方针及其内涵 ? 5. 4. 1 是否了解组织的质量目标 ? 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如何 ?统计有否依据 ?是否可信 ? 5. 5. 1 5. 5. 3 是否了解本部门及自身的职责 ?内部沟通方法及效果 ? 7. 1 是否对实现产品的过程进行识别 、 确定并策划 ? 针对特定产品 、 项目或合同是否进行策划并形成质量计划 ? 7. 5. 1 是否按以下方式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 : 1) 获得表述产品特定的信息。 2) 获得作业指导书。 3) 适用适宜的设备 ,并维护设备。 4) 获得和适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 实施监视和测量。 5) 放行 、 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 6. 3 6. 4 满足产品和客户要求必要的设施是否已经提供且充足 ?设施的范围包括 : 1) 工作空间和有关设备。 2) 设备 、 硬件 、 软件。 3) 支援服务 . 现场设施设备运行和保养是否良好 ? 是否对实现产品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及记录表
相关推荐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 ——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改进 ——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 ——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有效性 ——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组织 ——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顾客 ——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供方 ——
的收益。 我们现在已经做过了执行力、职业化等培训,正是为以后的全员参与打下了基础。 我们还缺少质量意识的培训,只有这些有机的结合后 才能真正的使员工全身心的、心无杂念的投入到质量管理中。 以人为本是全员参与的基础和保证 ,人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 4.原则四: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任何利用资源并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
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芈蒈蚄羁膄蒈螇螄肀蒇蒆羀羆薆蕿螃芄薅蚁羈膀薄袃螁膆薃薃肆肂薂蚅衿莁薂螇肅芇薁袀袇膃蚀蕿肃聿芆蚂袆羅芆螄肁芄芅蒄袄芀芄蚆膀膆芃螈羂肂节袁螅莀芁薀羁芆芀蚃螃膂莀螅罿肈荿蒄螂羄 莈薇羇莃莇蝿袀艿莆袁肅膅莅薁袈肁莄蚃肄羇莄螆袇芅蒃蒅肂膁蒂薈袅肇蒁螀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芈蒈蚄羁膄蒈螇螄肀蒇蒆羀羆薆蕿螃芄薅蚁羈膀薄袃螁膆薃薃肆肂薂蚅衿莁薂螇肅芇薁袀袇膃蚀蕿肃聿
和职责划分 (如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 , 补充遗漏过程; ,增加、完善标准要求的过程 (如文件控制、 记录控制、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等过程) ; ,考虑 各项过程 需 进一步 细化的子过程,归类调整; : 管理 系统 — 过程 — 子过程。 (三)过程分析和确认 确定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如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确定过程与其它相关过程的关系和接口,确定过程所需的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
八拣侩泥扎 注:产品要求是对产品本身的特性所规定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则是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性所规定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 ——iso9001理解要点第三讲 I SO9001: 2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1: 202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理解要点 I SO9001的全称是《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是 2020版的 I SO9000族标准的四个核心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