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习题集答案内容摘要:

说明该零件加工公差范围是﹝ C﹞ A、 B、 C、 D、 三 、填空 直方图是 (频数 )直方图的简称。 它是用一系列宽度 (相等 )、高度 (不等 )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 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 (间隔 ),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 (数据数 )。 常见的直方图有 (正常 )型、 (偏向 )型、 (双峰 )型、 (孤岛 )型、 (平顶 )型、 (锯齿 )型。 标准偏差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 它越小,数据分散程度越 (小 ),加工精度越 (好 );它越大,数据分散程度越 (大 ),加工精度也越 (差 )。 四 、计算题 某工厂加工 的螺栓杆外径,从一批产品中抽 100件,实测数据如表:作直方图及计算工序能力。 30 18 25 23 30 20 30 25 13 25 27 20 25 38 30 25 25 27 24 30 14 30 26 25 27 25 26 24 25 28 27 23 29 23 29 18 24 20 22 22 20 28 20 22 22 23 25 29 20 18 23 27 29 30 30 18 28 15 23 31 26 25 23 28 19 25 22 18 22  15 29 22 25 28 18 38 30 22 22 35 25 15 30 25 18 38 20 27 25 27 35 24 22 31 30 30 19 35 30 22 解: 1)确定分布范围 (即极差 R) R=XmaxXmin== 2)将分布范围划分组 (一般取 k=10组 ),并计算出初步组距 (h)。 h=R/K=XmaxXmin/K (h=≈ ) 3)计算 各 组上,下 界 限值。 第一组的上,下边界值 = Xmin177。 h/2. = 177。 =—— 第二组的下边界值就等于第一组的上边界值 , 第二组的上边界值就等于第二组的下边界值加上组距 . 余下类推 .直到最后一组的上边界值能把最大值 (Xmax),包括在内为止 4)计算各组的中心值 (Xi). Xi=(该组的下边界值 +上边界值 )247。 2 第一组的中值= (+)247。 2= 第二组的中值= (+ )247。 2= 统计落入各组的频数 . 根 据以上频数分布数据 ,画出直方图 组号 组界值 组中值 频数 变换后组中值 16 1 2 3 4 5 6 7 8 9 总计 — — — — — — — — — 2 2 16 18 23 17 15 3 4 100 4 3 2 1 0 1 2 3 4 8 6 32 18 0 17 30 9 16 26 32 18 64 18 0 17 60 27 64 364 频数 25 20 15 10 N=100 组限 7. 934 T=0.05 7.9 7.95 17 某厂生产某零件,技术标准要求公差范围 220 20mm。 经随机抽样得到 100个数据如下表。 要求: ﹝ 1﹞ 进行统计整理作出直方图 ﹝ 2﹞ 计算平均值 X 和标准偏差 S ﹝ 3﹞ 对直方图进行分析 202 204 206 206 207 207 208 208 208 209 209 210 210 210 211 211 211 211 212 212 haaahaXxuuffufiiiiiii为各组简化组中值;最大一栏中的组中值为频数平均值)(10083421Xufuuii的乘积计算频数与简化组中值余此类推 18 212 213 213 213 214 214 214 215 215 215 215 216 216 216 216 217 217 217 217 217 217 218 218 218 218 218 218 218 218 219 219 219 219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22`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222 222 222 222 223 223 223 224 224 224 225 225 225 226 226 227 227 228 228 229 229 230 231 231 232 233 234 235 237 解:﹝ 1﹞进行统计整理作出直方图 Xmax=237, Xmax=202。 极差 R=237202=35 组数 K取 10 组宽度 h h= KR 各组的上下界限:第一组上下界为: in  hX ,即 ~ 第二组上下界为: in  hhX , 即 ~ 余类推 各组中心值:第一组中心值 2022 X 第二组中心值 X 余类推 统计各组频数 f,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组号 组距 h 中心值 f1 ui f1 ui f1 ui2 1 2 3 ~ ~ ~ 202 209 1 5 8 5 4 3 5 20 24 25 80 72 19 4 5 6 7 8 9 10 11 ~ ~ ~ ~ ~ ~ ~ ~ 216 223 230 237 13 14 30 10 9 5 4 1 2 1 0 1 2 3 4 5 26 14 0 10 18 15 16 5 52 14 0 10 36 45 64 25 if100 0   25iiuf   4232iiuf ui为简化中心值。 作出直方图 ﹝ 200~ 240﹞ 20 ﹝ 2﹞计算平均值 X 和标准偏差 S nufhxx iki i 10=+ 10025 = s=h* 22 )(n ufn uf iiii   =210025100423  = ﹝ 3﹞对直方图进行分析 直方图正态分布,且落在公差范围之内,属正常分布 为了研究变量 X 和 Y之间的相互关系,今收集得到 15 对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作散布图并用简单象限法判断 X、 Y 之间的相关关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X Y 解: (1)根据所给数据对作散布图,如下图所示。 (2)用简单象限法判断 x与 y 的相互关系。 ①作与 y 轴平行的 P 线,使 P 线左、右两侧的点数大致相等。 ②作与 x轴平行的 Q 线,使 Q 线上、下两侧的点数相等 或大致相等。 ③分别计算对角象限区域内的点数 nⅠ +nⅢ ,nⅡ +nⅣ, 由于 nⅠ +nⅢ =0nⅡ +nⅣ =11。 21 第五章 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理论 一、 讨论题 : 缺陷的定义和分类是什么。 答: 缺陷:个体中与质量规格不符和的任何一项称为缺陷。 致命缺陷:对使用、维护产品或与此有关的人员可能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状况 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 重大缺陷:能引起失效或显著降低产品预期性能的缺陷。 轻微缺陷:不会显著降低产品预期性能,或偏离标准但只轻微影响产品的有效使用或操作的缺陷。 设计双次抽样方案。 答: 在 2500中随机抽取 100件检验 检出 3件不合格品 若 3=2 判定合格 若 35 判定不合格 若 23=5, 则再取 50设检出 2不合格品 若 3 +2=5 判定合格 若 3+2 5 判定不合格 22 二 、填空题 箭线图的基础是网络图,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工序)用(箭线)表示、(事项)用(结点) 表示,(路线)和(虚工序)用(虚箭线)表示。 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三 、 简答题 试对质量管理新、老工具进行比较。 答: 项目: 质量管理新七种方法 质量管理老七种方法 特征: 语言资料,整理分析 数据及因果分析 方法: 思考法为主 数理统计为主 成长: 开发较晚,须充实完善 比较成熟 关联图的用途有哪些。 答: 1)制定、执行质量方针及方针的展开、分解和落实以及质量保证等计划 2)分析、研究潜在不良品和提高质量的因素 3)制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规划 4)改善企业劳动、财务、计划、外协、设备管 理等部门的业务工作 将关联图与因果图进行比较。 答: 关联图与因果图的主要区别是:因果图以研究因素对质量之间纵向的关系为主,以质量问题为主干,对各影响因素逐项整理出它们之间因果关系;而关联图是以分析因素之间横向关系为主,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达到解决质量问题的目的。 系统图的用途有哪些。 答: 1)在新产品研制开发中,应用于设计方案的展开 2)在质量保证活动中,应用于质量保证事项和工序质量分析事项展开 3)应用于目标、实施项目的展开 4)应用于价值工程的功能分析的展开 5)结合因果分析图,使 之进一步系统化 用 箭条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答: 1)调查工作项目,按先后顺序、逻辑关系排列序号; 23 2)按网络图的绘图要求画出网络图; 3)估计各工序或作业的时间; 4)计算结点和作业的时间参数; 5)计算寻找关键线路,进行网络系统优化; 6)计算成本斜率、估计完工概率、绘制人员配置图。 四 、单向选择题 工序能力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一般都用﹝ B﹞来描述。 A、 3个标准差 B、 6个标准差 C、 3倍的平均数 D、 6倍的平均数 在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工序的质量进行推断时认为,  越小,则说明。 ﹝ A﹞ A、工序质量越高 B、工序质量越低 C、工序越先进。 D、工序越落后 在质量管理中,进行动态分析要运用﹝ A﹞ A、控制图 B、排列图 C、直方图 D、散布图 第六章 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TQC定义的质量是指﹝ D﹞ A、产品质量 B、工作质量 C、服务质量 D、全面质量 ﹝ A﹞是衡量产品质量和各项工作质量的尺度,也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经营管理工作的依据。 A、标准 B、市场反应 C、用户意见 D、各方面状况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 B﹞ A、一切以事实为依据 B、一切以数据说话 C、一切以现在为主 D、一切向将来看齐 二、简答题 试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