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某厂综合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mm,短边≥ 100mm。 上下两层 错开 1/3 或 1/2 幅宽 ,相邻两幅短边错开≥ 300mm.平行于屋脊 ,顺水流方向。 垂直于屋脊 ,顺主导风向 . ( 2)水泥蛭石保温层 施工时,采用人工拌合,先将水泥和水均匀拌合成水泥浆,然后用小桶将水泥浆均匀地泼在蛭石上,由于蛭石吸水较快,随拌随泼,拌合均匀,确保水灰比准确和工程质量,蛭石铺设时尽可能使蛭石颗粒的层理平面与铺设平面平行。 水泥蛭石压实抹干后立即施工找平层,两者不得分两阶段施工,此找平层同上一步找平层作法,但该找平层除强调找平、压实外还要强调收光,表面不得起砂。 ( 3)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沥青卷材 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a、基层的处理 水泥砂浆、沥青砂浆和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作基层。 水泥砂浆配合比(体积比) 1::3,水泥标号不低于 325 号;沥青砂浆配合比(重量比) 1:8;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5,找平层厚度为15mm35mm。 找平层留分格缝,缝宽为 20mm,其留设位置应在预制板支承端的拼缝处,其纵横向最大间距,当找平层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时,不宜大于 6m;当找平层为沥青砂浆时,则不宜大于 4m。 并于缝口上加铺 200mm300mm宽的油毡条,用沥青胶结材料单边点贴,以防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 裂。 在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转角处,均应做成边长为 100mm的钝角或半径为 100mm150mm 的圆弧。 找平层应平整坚实,无松动、翻砂和起壳现象。 b、卷材铺贴 卷材铺贴前应先熬制好沥青胶和清除卷材表面的撒料。 沥青胶的沥青成分应与卷材中沥青成分相同。 卷材铺贴层数一般为 23层,沥青胶铺贴厚度一般在 之间,最厚不得超过 2mm。 卷材的铺贴方向由檐口开始采用平行于屋脊铺贴,两幅卷材的长边搭接(又称压边),应顺水流方向;短边搭接(又称接头),应顺主导风向。 在铺贴高低跨房屋屋面时,应按先高跨 后低跨,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 对同一坡面,则应先铺好水落口天沟女儿墙和沉降缝等地方,特别应做好泛水处,然后顺序铺贴大屋面的卷材。 为防止卷材接缝处漏水,卷材间应具有一定的搭接宽度,通常各层卷材的搭接宽度,长边不应小于 70mm ,短边不应小于 100mm,上下两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均应错开,搭接缝处必须用沥青胶结材料仔细封严。 用毛刷将沥青胶刷于基层,刷油长度以 300mm500mm 为宜,出油边不应大于 50mm,然后快速铺压卷材;待各层卷材铺贴完后,在其面层上浇一层 2mm4mm后的沥青胶,趁热撒上一层粒径为 3mm5mm的小豆石(绿豆砂),并加以压实,使豆石和沥青胶粘结牢固,未粘结的豆石随即清扫干净。 c、问题处理 沥青卷材防水层最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是:防水层起鼓、开裂、沥青流淌、老化、屋面漏水等 为防止起鼓,要求基层干燥,其含水率在 6%以内,避免雨、雾、霜天气施工,隔气层良好;防止卷材受潮;保证基层平整,卷材铺贴涂油均匀、封闭严密,各层卷材粘贴密实,以免水分蒸发空气残留形成气囊而使防水层产生起鼓现象。 在潮湿环境下将屋面做成排气屋面,即在铺贴第一层卷材时,采用条铺、花铺等方法使卷材与基层间留有纵横相互贯通的排 气道,并在屋面或屋脊上设置一定的排气孔与大气相通,使潮湿基层中的水分能及时排走,从而避免卷材起鼓。 装饰工程 a、装修阶段主要用 QT16 型塔式起重机作为主要垂直运输工具、井架和门架做辅助垂直运输工具。 井架和门架各配一台卷扬机。 水平运输用手推双轮车。 b、水磨石楼地面均随着主体结构的施工,自下而上(与主体工程隔一层)的进行。 c、其他楼地面和室内装饰的施工顺序 立门窗口→墙面冲筋抹灰→清理地面→楼地面→楼地面养护→水泥墙裙、踢脚→安装门窗→安装玻璃→油漆、粉刷→灯具安装。 d、粘贴玻璃马赛克的结合层采用 水泥砂浆加 107 胶。 贴上玻璃马赛克后,用刷子在马赛克背面的纸上刷水, 2030 分钟后揭下纸,检查马赛克灰缝,然后用水泥擦缝。 e、门窗框一律采用后塞口,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用水泥砂浆堵严缝隙。 墙面阳角均做水泥砂浆护角,窗台、雨棚均做滴水槽。 f、楼面基层清理、湿润以后,先刷一遍素水泥砂浆作为结合层,然后抹水泥砂浆面层。 面层抹平压光以后,铺湿养护 57昼夜。 g、外墙装饰利用 12m桥式脚手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拆除外架后,进行勒脚、散水、台阶的施工。 h、脚手架、塔吊、井架的安装与拆除。 其他工程 a、 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使用采用框组式脚手架 ,在建筑内凹部位搭建单排脚手架,其他外围采用双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宽 米,单排脚手架 米. ⑴ 选用材料 外脚手架搭设选用φ 48178。 ,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连接。 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以 为好,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 ⑵ 框组式脚手架的部件分类 基本单元部分包括门型框架、剪力撑和水平梁架等。 底座和托座,底座有三种可调底座、简易底座和带脚轮底座。 其他部件有脚手板、梯子、扣墙器、栏板、连接棒、锁臂和脚手板托架等。 ⑶ 脚手架搭设程序 铺放垫木→拉线、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剪刀撑→装水平梁架(或脚手板)→装梯子→(需要时装设通常的大横杆)→装设连墙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装加强整体刚度的长剪刀撑→装设顶部栏杆 ⑷ 脚手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的调整 严格控制首层门型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在装上以后要逐片地、仔细地调整好,使门架竖杆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偏差都控制在 2mm以内,门架顶部的水平偏差控制在 5mm以内。 随后在门架 的顶部和底部用大横杆和扫地杆加以固定。 接门架时上下门架竖立杆之间要对齐,对中的偏差不宜大于3mm。 同时注意调整门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及时装设连墙杆,以避免在架子横向发生偏斜。 ⑸ 确保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门架之间必须设置剪刀撑和水平梁架,其间连接应可靠。 因进行作业需要临时拆除脚手架内侧尖刀撑时,应先在该层里侧上部加设大横杆。 以后再拆除剪刀撑。 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将剪刀撑重新装上,并将大横杆移到下或上一作业层上。 整片脚手架必须适量设置水平加固杆(即 大横杆),前三层要每层设置,三层以上则每隔三层设置一道。 在架子外侧设置长剪刀撑(φ 48 脚手钢管,长 6m8m),其高度和宽度为 34 个步距(或架距),与地面夹角为 45176。 60176。 ,相邻长剪刀撑之间相隔 35个架距。 使用连续管或连墙器将脚手架和建筑结构紧密相连,连墙点的最大间距,在垂直方向为 6m,在水平方向为 8m。 一般情况下,在垂直方向每隔 3个步距和在水平方向每隔 4个步距设一点,高层脚手架应增加布设密度,低层脚手架可适当减少布设密度。 作好脚手架的转角处理。 脚手架在转角之 处必须作好连接和墙拉结,以确保脚手架的整体性。 ⑹ 安全维护和其他注意事项 外脚手架的外表面应满挂安全网(或使用长条塑料编织蓬布),并与门架输、竖杆和剪刀撑结牢。 门架之上应设置栏杆。 其他注意事项 ① 、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