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机车垂向减震器设计说明书本科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5) 我国地势复杂,气温变化多样,对减震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 实验台上最好能够安装温度调节装置。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0 页 共 28 页 3 垂向油压减振器试验台系统方案设计 试验台测试的主要内容 油压减振器试验台系统方案设计 我设计的 方案拟采用机械传 动系统、传感器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 的试验台满足 课题 要求, 来 实现油压减振器各项性能的自动测试。 试验台系统原理如图 31 图 31 油压减震器试验台原理图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1 页 共 28 页 图 32 曲柄连杆式和滑块式驱动装置原理图 试验台总体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电脑, 垂向减振器试验结构部分。 机械传动的曲柄连杆式驱动装置可分为图 21和 22两种,由于 22的结构对对于材料的要求会高些,所以我选择图 21的方式,并且支撑方式为双支撑,并在支撑杆上安装有旋钮可根据减震器的长度来调节。 试验台主要的技术参数 本试验台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最大负荷:垂向 20KN 减振器最大安装距离:垂向 500mm 设计标准行程:垂向 177。 30mm 减振器速度范围:垂 向 ~ 试验台工作原理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2 页 共 28 页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3 页 共 28 页 根据启动计算机原理根据测试速度、变频器改变频率改变电机转速 ,和变频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4 页 共 28 页 器的编码器反馈速度 ,直到达到所需的速度。 并显示在屏幕上实现的速度和频率。 当计算机从反馈信息在以下两个信息 :1)到达预设速度。 (2)三个周期已经完成 ,之后开始收集数据 ,然后执行一个命令或操作条件变化或测试报告。 如果经过三个周期不能达到所需的速度 ,自动增加圈数 ,直到到达速度后才执行命令。 4 试验台机械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减振器允许的最大减震阻尼力为 20KN V=行程 s=60mm,则偏心 量为 30mm曲柄最大转速 电动机的选择 ( 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选用 Y系列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 380v。 ( 2)选择电动机容量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wd pp  工作机所需功率: KWfvp w 101000  表 41 机械传动和摩擦副的效率概略值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5 页 共 28 页 确定各部分传动效率 :v带传动效率 ,滚动轴承效率滚,闭式齿轮传动效率齿,联轴器效率联,输出效率出  331 出联齿滚  所需电机功率为: wd pp =10/= 电动机额定功率 edp需大于dp,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edp为 15KW,电动机额定转速为 1460r/min。 综上根据文 献 [2]表 6163选取 电动机型号为 Y160L4型。 额定功率 15KW , 额定电流 ,转速 1460 转 /分,效益 %, 功率因数 , 额定 转矩 , 最大转矩 rp 选择 v带轮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6 页 共 28 页 ( 1) 选择带型 KwPed 15, n=1460r/min,确定为 A型。 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为: mmdd 1001  取 V带传动比为: 大带轮基准直径为: mmd d 。 ( 2) 定中心距 中心距选取范围为: )(2)( 21021 dddd ddadd  初选中心距为: 5000 amm 初算胶带基准长度: )100250()250100(4)()(22202122100addddaL ddddd 根据文献 [8]表 153选取基准长度: mmLd 1600 实际中心距: 2/)(5002_ 00 dd LLaa 安装时调整范围: maxmin dLaaLaa 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m in/ 59r2 v60  曲n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 i 根据文献 [8]表 151 取 V带传动的传动比: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7 页 共 28 页 vi= 计算可得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总传动比: v减i 取高速级传动比: 高= 低速级传动比: 高减低i 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8[ 传动系统各轴的计算如下: 1电动机轴 2 减速器高速轴 3减速器中间轴 4 减速箱低速轴 各轴的转速 n1= nm =1460 r/min; min/ 带inn m in/ rinn  高 m in/34 rinn 低 各轴的输入功率 P1=Pr= kw kwPP 1 7 4  带  齿滚 PP 234  联滚 PP 各轴输入转矩计算 T1=9550 11pn = MN  4 6 0/ 5 5 0 MNT  MNT  MNT  淮海工学院二 零 一 四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8 页 共 28 页 2 3 4 图 41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展开图 高速级圆柱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