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段强夯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试夯方案 一、工程简介 丹拉公路张家口高速公路 D标 K63+ 200~ K64+ 100段, K69+ 200~ K74+ 800 段分布有大量黄土状亚砂土、黄土状亚粘土,其具有垂直结理大孔隙特征,有一定程度的湿陷性,为害公路路基的稳定, D 标段处理路段全长 6500 米,夯实面积 364699m2。 为确定强夯的有关参数拟建议在 K63+650~ K63+950、 K74+ 150~ K74+450 两段各作 300 米的试验段,每段分别用三个夯击能进行试验,分别为 夯击能 100m, 20xxKNm 夯击能 100m, 3000KNm夯击能 100m。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要求 ( 1)消除土的湿陷性 ( 2)消除土的液化 ( 3)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三、试验段的目的 通过试夯,在保证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以及提高地基承载力达到 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以下数据。 ( 1)确定夯击能值; ( 2)测定处理的深度及土的湿陷系数; ( 3)确定点夯单击每个夯坑的遍数; ( 4)确定夯击遍数。 ( 5)测量夯击后路基的下 沉量; ( 6)确定夯击后土的侧向位移; ( 7)确定夯锤的振动影响范围。 四、试验段位置 根据全线实际情况及施工安排,我们选 K63+ 650~ K63+ 950段和 K74+ 150~ K74+ 450 两段做为强夯试验段。 五、人员组成 作业队长 1 人 技术负责 2 人 质检员 2 人 机长 4 人 司机 4 人 班长 4 人 挂钩 8 人 电焊工 4 人 安全员 2 人 六、施工机械配置 30T 履带式吊机组 2 套 16T 夯锤 1 个 12T 夯锤 1 个 10T 夯锤 2 个 自动脱钩装置 2 套 龙门架 2 套 推土机 2 台 七、强夯施工工艺 ( 1)清理平整好场地,保证清表后的场地基本平整,并用压路机封面。 ( 2)用全站仪放出中桩和边桩,测量地面整平后高程。 ( 3)夯前检测,每段选择三个夯击能,因此在不同夯击能段做下列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含水量、天然容重、干容重、空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试验、饱和度、湿陷系数等。 ( 4)夯点:按行距、间距均为 呈正方形布置布点,并保证外侧夯点在路基填方坡脚以外,夯点布置图见附图 1。 强夯夯坑平面布置图 在距试验段 200m 与试验段轴平行的位置设两个测点见附图 2,用全站仪测量白灰桩点的坐标,并作好记录。 ( 5)设置白灰桩,在每个不同夯击能段设置两处白灰桩,白灰桩的深度为 5~ 6m,每处设置两根白灰桩,分别距夯点 , 处,并测其位置坐标。 在距夯点 1 2 3 40 米处设置 1m 长的钢筋桩外露出地面 40cm,观测进行强夯时的振动情况,在每一个不同的夯击能段设置三排。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