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涵洞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①浆砌片石工作要求 a、砌筑尺寸及基底处理: 石块在砌筑前必须洒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等,应清洗干净;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石,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 础,先将基底表面清洗干净、湿润、再座浆砌 筑,如基底为土质,直接座浆砌筑(当基底为松软土质,应在处理后再行砌筑)。 b、砌体分段设置位置:砌体较长时,可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应尽量设置与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 c、镶面沟缝:砌体外露面镶面宜选用较坚硬的石料。 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予留深度约 2c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藏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勾缝砂浆标号不应低于砌体砂浆标号。 勾缝形式一 般可作平缝。 砌体勾缝时,应将砌缝扫净,松浮砂浆去除,并保持湿润,以利砂浆与砌缝粘接。 勾缝时应砂浆嵌缝密实,可用铁片等压密并勾勒整齐。 浆砌砌体在砂浆初凝后覆盖养生 7~ 14d,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d、砌筑过程需注意的问题: 砌体所用砂浆的材料配合比,应经试拌试验决定。 砂浆应有适当的和易性和稠度。 砂浆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不少于 2~ 3h 内使用完毕,不允许加水重塑。 每工作班均应制取砂浆试件。 任一组试件的强度不低于图纸规定的砂浆强度的 75%。 砌筑应在基面夯实、整平后方可开始铺砌。 ②砌体质量要求 a、砌体所用各项材料类别、规格及质量符合要求; b、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强度符合要求,(同标号试件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任意一组试件最低值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5%); c、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勾缝坚固、整齐、深度和型 式符合要求; d、砌筑方法正确,砌体表面平整,无垂直同缝,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砌体位置、尺寸不超过允许偏差。 ⑽台背填料依据设计要求采用 6%石灰土,采用集中掺灰的办法,每层压实度不得超过 15cm. 由于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程度与安全,为 此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 50m2 时至少检验 1 点,不足 50m2 时至少检验 1 点,每点都应合格。 ⑾施工注意事项 ①冲击压实段落的通道基坑开挖,需在冲击压实工序完成后进行。 ②翼墙、侧墙背后填土,应在涵身混凝土强度达 100%设计强度时,方可两侧对称、分层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筑高一次压实法,也不得只在一侧夯填。 ③在涵身中部连同基础设变形缝一道,缝宽 2cm,采用直顺木条安放在中部的两侧外露面,中间灌沥青玛蹄脂填料或沥青麻絮。 六、质量保证措施 ⑴建 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从管理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设立专职质检人员,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检查。 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体系内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 ⑶项目部设立专职质量监督工程师,负责本施工区段的质量检查,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工程师或质检员,对施工全过程及时进行质量 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测”、“复检” 、“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工作。 项目经理部设中心试验室,施工队设试验组,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对施工全过程及原材料进行及时检测和试验控制。 ⑷建立工程质量自检体系, 坚持技术干部跟班作业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执行“三按四不”施工,即按设计文件和规范施工,按施工工艺操作,按检验验收标准检验。 开工报告未经批复不施工,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施工,未经技术交底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检验签证不施工。 全面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工程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及工艺、采用设备、施工注意事项及工程质量标准等。 坚持测量换手复核制;工序质量三检制;材料和成品半成品挂牌制;质量不定期检查制;工程例会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达到所施工工程的每一环节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⑸施工检查制度 ①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经审核清楚才能打开工报告。 ②各种技术交底工作交底详细,特殊作业、关键工序编有施工作业指导书。 ③核对工程各细部尺寸,完成质量、数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满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④各种质量记录是否齐全、规范、清晰,是否符合要求。 ⑹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①隐蔽工程经队自检员自检并报工程部质量工程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