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内容摘要:
2010年河北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河北省 2010 年公务员录用省市县乡四级联考申论试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30 分钟,作答 9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给定资料一、西柏坡,原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群山环绕,滹沱河从村前流过,两岸滩地肥沃,稻麦两熟。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范围。 1947 年5 月,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委,先期来到西柏坡,1948 年 5 月 26 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到达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及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全部由陕北转移至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及其周围村庄,直到 1949 年 3 月 23 日离开。 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土地法大纲 ,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彪炳史册的“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为夺取全国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指引着航向。 周恩来后来题词道:“西柏坡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这是对西柏坡历史地位的肯定,西柏坡因此而成为人们铭记和向往的革命圣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在原西柏坡村附近,陆续恢复或重建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影视厅、五大书记铜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文物保护碑和新世纪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等 10 余处革命教育景点,西柏坡成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告诫全党继承光荣传统,牢记“两个务必”。 2010 年 3 月,李长春同志再次到西柏坡,在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和新恢复的中央宣传部旧址后明确指示:由中宣部牵头,负责协调中央有关部委对修缮恢复西柏坡时期部委旧址工作进行对口支持。 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开发建设“大西柏坡”的号角迅即响彻燕赵大地。 二、2010 年 4 月 10 日,省长陈全国在西柏坡主持召开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强调要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厚感情,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高度,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高度,从发挥窗口作用、提升河北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独特优势,加快“大西柏坡”的开发建设,力争通过 3 到 5 年的努力把西柏坡建成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基地,到 2015 年实现游客超千万,旅游和相关产业带来的收入达到 100 亿元。 8 月 12 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制的大西柏坡发展建设规划 ,通过了由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李克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顾问周向频等 7 位着名专家的评审。 该规划将“大西柏坡”定位为集教育、休闲、旅游、度假、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健身于一体,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出要充分利用“小”西柏坡村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本底优势,做足红色旅游特色,利用“大”西柏坡景区的优势旅游资源要素,拓展旅游的游览、服务、集散空间,形成“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大西柏坡区域旅游发展空间。 评审专家用“一抹红带出七彩”来形容大西柏坡的建设内容和辐射范围。 9 月 4 日,副省长杨崇勇率省直有关部门和旅游专家考察了平山驼梁、灵寿五岳寨景区,并听取两县关于驼梁、五岳寨景区建设发展规划的汇报。 他指出,驼梁、五岳寨地处西柏坡周边,应当尽快整合,统一纳入大西柏坡建设规划。 大西柏坡开发建设将打破地域与体制的限制,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龙头,整合平山县及周边的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大规划、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9 月 15 日,新任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到平山县拜谒革命圣地、看望老区群众并调研指导工作。 他指出,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是石家庄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石家庄的形象,要紧紧抓住开发建设“大西柏坡”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当地独特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向富民强县目标迈进。 10 月 14 日,副省长宋恩华深入到西柏坡高速公路建设现场督导工作,强调按照“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保廉洁”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每个标段、每项工程都要按时间节点完成,确保明年底全线通车。 10 月 25 日,省长陈全国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分别听取省文化厅关于“西柏坡红色迪斯尼”主题公园概念规划和省建设投资公司关于“西柏坡圣地城”项目开发有关情况的汇报。 陈全国指出,要把“大西柏坡”开发建设作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献礼、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实际行动,作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河北产业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作为打造精品景区、塑造石家庄窗口形象的客观要求,作为搭建就业平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载体,下定决心,强力推进。 11 月 4 日,西柏坡革命旧址修复工程开工仪式在平山县西柏坡镇中央部委旧址区举行,省长陈全国宣布开工并为工程奠基。 该修复工程涉及 34 处旧址,分布在以西柏坡为中心的9 个乡镇 28 个村庄,有的将在原址上修缮恢复,有的将在西柏坡纪念馆附近集中恢复重建,其中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妇委、中央青委等 18 处旧址将于 2011 年 5 月 1 日前完成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7 月 1 日对外开放。 这些旧址承载着独有的党史教育内容,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东麓,面积 2648 平方公里,辖23 个乡镇、717 个行政村,人口 47 万,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 30 公里。 该县不但地域广大,而且地貌独特,有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 5 个亚类,兼有阶地、岗坡、谷地、凹地等。 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梁主峰海拔 2281 米,是河北第五高峰,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峰还有天桂山、王母观山、瓦岔山等 16 座。 滹沱河横贯东西,两岸较大支流 79条,河流总长 13156 公里,岗南水库(柏坡湖)和黄壁庄水库(中山湖)如两颗巨大的明珠镶嵌其上。 温塘镇的温泉更是国内外罕见的高温弱碱氯化硫酸盐氡泉。 平山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位于三汲乡的中山国都城遗址和中山国王墓于 1972 年至1980 年被发现和发掘,它和唐太子墓塔林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革命战争岁月里,平山 20 万人口中有 7 万多人参军参战,1 万多人为国捐躯,涌现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平山团、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一大批英雄模范群体和个人;作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和后来的中共中央所在地,这里更留下了 240 多处重要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 该县还有渔家乐、抬皇杠、秧歌剧等 24 个地域文化产品,特色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在如此丰厚的资源基础上,平山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到 2009 年已经形成了西柏坡、天桂山、驼梁、中山国都城遗址、温塘温泉度假区 5 个大景区,和东方巨龟苑、南滚龙沟等10 个大景点,还在西柏坡之外相继修复或建成了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陈列馆、 晋察冀日报社旧址、曹火星纪念馆(曹火星为平山抗日老战士,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 、平山革命历史陈列馆等独立的红色旅游景点,旅游业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年接待游客突破了 300 万人次,总收入达 16 亿元。 据有关学者 2009 年的考察研究,平山旅游业尚存在产品小弱散差、开发水平不高、产业带动力弱、配套设施欠佳、行业管理多头等问题,充实、拓展、提升、做强的空间很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提出,无疑为平山旅游业和平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前景。 在省、市领导的强力号召和支持下,平山人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把项目当作“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抓手,在重点做好 34 项革命旧址修复重建的同时,围绕提升景区品位,谋划了天桂山景区综合开发、驼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白鹿温泉二期工程等 27 个休闲旅游项目。 围绕优化西柏坡路网布局,谋划了西柏坡环湖公路、西柏坡至驼梁公路等 21 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将通往主要红色革命遗址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串联平山境内 80以上的景区、景点,并结合西柏坡高速公路建设,把西柏坡纳入省会 1 小时交通圈;随着交通的改善,黑山关、白羊关、神龙溪、腾龙山、紫云山、天台山、佛光山、滚龙沟等处于“冬眠”状态的景区迅速复苏。 西柏坡核心景区也在做大、做精、做深,不仅要解决场地狭小、布局过分集中、环境较差的问题,而且新建了国防教育馆、公务员林,拟建生态环保影视基地、行政学院等。 四、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2010 年 5 月 26 日,中共石家庄市委、石家庄市政府主办的“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 62 周年暨西柏坡精神高层论坛”在石家庄举行。 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 80 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与会者回顾党中央在西柏坡的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建立的丰功伟绩,畅谈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 有专家指出,开发建设大西柏坡,打造国内一流红色品牌,已然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共识和期盼,也必将成为石家庄市乃至整个冀中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在精心谋划和全力打造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软实力、软环境的培育和建设。 一首歌,一首诗,一出戏,一个雕塑可以承载一种精神,成就一种文化,激活一方水土,带动一方经济。 这样的例子很多,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庐山韵味悠长;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岳阳楼名扬天下;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赢得西湖游人如织。 “大西柏坡”的第一定位是教育,不能没有基本的精神理念;休闲、旅游、度假、健身活动实际上也是精神活动,需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 消费者更为注重的是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与软环境、软实力息息相关。 在大西柏坡建设中,软实力、软环境建设很容易被忽视,成为“短板”。 诸如人文素质、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环境卫生、市场秩序、制度建设,以及景观美学思想、生态文明程度等,它们共同决定着大西柏坡的品质和品位。 因此,应该按照“红色是品牌、绿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人人是环境”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挖掘西柏坡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明程度。 打造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就必须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西柏坡精神上下功夫、做文章。 小到一个雕塑小品,大到景区标志性建筑,都要融入文化元素,展示文化内涵,把西柏坡自己的文化特色、本土特质融入景区建设的精心设计之中,让精神物质化、物质精神化。 要建立西柏坡红色文化体系,成立西柏坡精神研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究会,把西柏坡精神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深入研究,并借助“西柏坡文化艺术节” “西柏坡论坛”等平台,大力弘扬和传承,彰显西柏坡品牌。 应紧紧围绕西柏坡时期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紧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个主题,请名家策划、名家创作,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利用各种文化媒介,塑造以西柏坡为背景的艺术形象,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让西柏坡元素显现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民日常生活中,形成整体氛围。 必须坚持“以红为主,古俗兼容”的文化原则,整理、打造古代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形成各色文化产品与西柏坡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互为补充的大西柏坡文化格局。 五、如今,平山县已把“大西柏坡”开发建设作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点,全力构筑旅游经济体系,力促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结构由“钢、电独大”向“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调整,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 2010 年上半年统计显示,平山县经济结构已明显优化,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占到 比去年增长 百分点;1 至 8 月的旅游服务产业税收已经超过去年该项产业的全年税收,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乡村居民储蓄余额比年初增长 高于城镇居民储蓄余额增速 百分点。 大西柏坡建设对全县城乡一体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针对县内山区农村较多、居住分散、农村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实际,平山积极探索在发展特色农业链条和推进新民居建设中创建联村党组织,建立城乡统筹基层党组织新堡垒。 而在人口集中,东西长约 50公里、南北长约 20 公里的“一城三组团”城区覆盖圈,很多人已非传统的农业人口。 比如过去不到 1 平方公里的温塘镇温塘村,现在已发展成近 18 平方公里的西柏坡温泉城,数万农民走进旅游企业,过上了上下班式的市民生活。 而核桃、黑木耳、玫瑰、中华寿桃等特色农业产业,不仅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新业态,而且还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采摘,钓鱼,吃饭,水上游乐场啥都有,我们正在建设旅游经济新农村。 ”在平山县孟家庄镇石板村,村民们发展旅游经济热情高涨:一边是刚建成的 60 亩养鱼池、垂钓场,另一边是正在建设的 40 亩水上乐园,而每一户村民的二层小楼都改建成了农家乐旅馆。 在建设“大西柏坡”的思路确定之后,平山县像石板村这样以发展旅游经济为主的村子已有近百个。 平山正把全县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建设,加速旅游经济与各类产业的全面对接。 六、 燕赵都市报2010 年 10 月 8 日报道:国庆长假期间,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等主要景点游客络绎不绝,停车场里日日爆满,不得不增加临时停车位。 西柏坡纪念馆工作人员说:“在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带动下,今年以来,西柏坡核心区客流量一直保持高位运行,长假期间达到峰顶。 除京津冀晋传统客源市场和旅行社组团大幅增加外,其他省份的客源量和亲朋好友做伴自驾游的散客也显着增加。 ”据统计,10 月 1 日至 7 日,西柏坡游客达 18 万人次,而平山全县游客达 50 多万人次,均创历史新记录。 正在西柏坡为拍摄动画片西柏坡做准备工作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主创人员,看到川流不息的参观人流时,不由信心倍增:“红色电影动画片西柏坡一准能够获得空前成功。 ”今年以来,平山游客流量已达 480 多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 569。 到西柏坡旅游的王先生说:“身临世界上最小的农村指挥所,耳听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民解放战争故事,畅游于柏坡岭和柏坡湖之间,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震撼和自豪!”七、2010 年 4 月 18 日, 宜春月·中华情央电视台中秋中英文双语晚会 获第 43 届休斯敦国际电影电视节最高荣誉,其举办地江西省宜春市也因此而扬名海内外。 有着“月亮之都”美誉的宜春市,已连续 3 年举办月亮文化节。 2009 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携手宜春月亮文化节,将古典文化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吸引了全球华人的目光。 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几年前,宜春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明月山的优美风光、温汤镇的富硒温泉,并不广为人知。 从 2007 年开始,该市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区为主体,挖掘月亮文化资源,做足月亮文化文章,打响月亮文化品牌,持之以恒举办月亮文化节,坚持一年一届,一年一个主题,在保留传统的中秋拜月、火龙追月、放荷花灯、放孔明灯等活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制了情月相融、泉月相印、农月相趣、禅月相通的“四星捧月”的崭新格局, “月都”品牌声誉不断扩大。 在明月旅游景点设计上,注重融入“月亮”元素,推出月亮文化旅游线路,按照“山上造月亮湖,山下建月亮湾,沿途有月亮景,处处彰显月亮情”的总体思路,近 3 年共投入资金 10 亿元,建设项目 59 个,从山脚到山顶打造了一条浪漫爱情之旅精品线:明月广场相遇、荷塘月前相识、咏月碑林相知、竹林月影相约、晃月桥上相牵、抱月亭中相恋、浸月潭中相印、月下老人相系、拜月坛上相誓、梦月山庄相拥。 该市还巧妙地把月亮文化与当地的温泉文化、禅宗文化、农耕文化融合在一起,展示宜春生态休闲旅游的独特魅力。 在打造月亮文化品牌上,注重高位推进扩大影响,力求借高端媒体树品牌、借品牌栏目打品牌、借名家名嘴说品牌。 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宜春“探月” ,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宜春“论月” ,再到中央电视台举办“宜春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宜春呈现给世界一轮最美的月亮。 月亮是世界的,而“月亮之都”是宜春独有的;文化是人类的,而月亮文化是宜春独具的。 该市注重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注重在沪、浙、湘、鄂等地进行推介,全力打造“月亮之都”的城市形象。 随着月亮文化品牌的高位推进,宜春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该市相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世界着名文化旅游城市”和“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明月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度假休闲。 3 年来,游客总量年均增长 66,门票收入年均增长 78,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 85。 三、申论要求1依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意义。 (20 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 200 字。 2根据你对“一抹红带出七彩”的理解,联系给定资料,谈谈“大西柏坡”开发建设都有哪些方面的工作内容。 (20 分)要求:着眼于“做大” “做强” ,思考有整体感和层次性,不超过 250 字。 3 “大西柏坡”开发建设既要考虑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更要突出精神文化的传承追求。 请参考给定资料,就如何挖掘和体现“大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建议。 (20 分)要求:理解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切实可行,不超过 250 字。 4结合给定资料,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 (40 分)要求: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层次清晰,表达生动,不少于 1000 字。 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2010 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解析1依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意义。 (20 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 200 字。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本题要求概括说明“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意义,是一道概括题。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阅读给定材料,可以看出“给定材料一、二”介绍了“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意义。 “给定材料一”第一段介绍了西柏坡的历史,说明西柏坡成为人们铭记和向往的革命圣地的原因。 第二段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原西柏坡村附近,陆续恢复和重建了 10 余处革命教育景点,西柏坡成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领导人多次考察参观并提出修缮恢复的指示。 表明西柏坡作为革命圣地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给定资料二”介绍了河北省领导对于“大西柏坡”建设的指导和展望。 省长陈全国在西柏坡主持召开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提出“从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高度,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高度,从发挥窗口作用、提升河北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三个角度,强调了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意义。 此外在 10 月 25 日召开的省长办公会议,省长陈全国指出“大西柏坡” “作为搭建就业平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载体” ,肯定“大西柏坡”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另外,副省长杨崇勇、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副省长宋恩华等领导的指示以及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也包含了“大西柏坡”建设的意义。 “给定资料五”中提到“如今,平山县已把大西柏坡开发建设作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点,全力构筑旅游经济体系,力促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结构由钢、电独大向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调整,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 ”这说明“大西柏坡”建设开发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给定资料六”说明西柏坡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到西柏坡旅游的王先生的一番谈话说明了西柏坡之游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从以上总结的要点来看,建设“大西柏坡”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一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是塑造河北省窗口形象。 考生只要将上述要点适当整合,加工一下语言即可形成正确答案。 同时,注意作答字数的限制。 【参考答案】第一,有利于充分发挥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知识,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第二,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从而保障和改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善民生。 第四,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红色基地优势,打造精品景区,发挥窗口作用,提升河北形象。 2根据你对“一抹红带出七彩”的理解,联系给定资料,谈谈“大西柏坡”开发建设都有哪些方面的工作内容。 (20 分)要求:着眼于“做大” “做强” ,思考有整体感和层次性,不超过 250 字。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考查考生对“一抹红带出七彩”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大西柏坡”开发建设有哪些方面的工作。 首先考生应当根据材料,提炼出自己对“一抹红带出七彩”的理解。 题目要求着眼于“做大” “做强” ,给我们作答提供了有益启示,即从如何做大、做强“大西柏坡” ,思考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一抹红带出七彩”出自“给定材料二” ,是评审专家用来形容大西柏坡的建设内容和辐射范围。 可见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大西柏坡” ,也需要从建设内容和辐射范围着手,即在原有基础上做到继承和发展,扩展和延伸。 “给定资料二”第二段明确指出“大西柏坡”要“充分利用小西柏坡村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本底优势,做足红色旅游特色,利用大西柏坡景区的优势旅游资源要素,拓展旅游的游览、服务、集散空间,形成“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大西柏坡区域旅游发展空间。 ”这是对“一抹红带出七彩”的阐释,也是要求。 第三段指出大西柏坡开发建设将打破地域与体制的限制,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龙头,整合平山县及周边的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大规划、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通过扩大地域、整合资源来做大“大西柏坡”。 “给定资料三”分析了平山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产品小弱散差、开发水平不高、产业带动力弱、配套设施欠佳、行业管理多头。 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平山旅游业充实、拓展、提升和做强。 因此,要做大做强“大西柏坡”可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开展工作。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将以上要点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答案,同时结合“思考要有整体感和层次性”的题目要求。 首先写出对“一抹红带出七彩”的理解,然后再针对如何做大做强“大西柏坡” ,列出需要做的具体工作。 【参考答案】“一抹红带出七彩”指在原有基础上做到继承和发展,扩展和延伸,打破地域、空间、体制的限制,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和丰富建设内容。 首先,整合资源。 以红色旅游为龙头,整合西柏坡及周边的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大规划、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其次,丰富产品。 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特色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出新的特色产品。 再次,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为当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 最后,破除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打破管理多头的混乱局面,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3 “大西柏坡”开发建设既要考虑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更要突出精神文化的传承追求。 请参考给定资料,就如何挖掘和体现“大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建议。 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20 分)要求:理解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切实可行,不超过 250 字。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本题是一道提出对策题,需要考生“就如何挖掘和体现大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题的作答,可直接引用材料中的对策,还可以根据江西宜春的经验总结对策。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给定材料四”就如何将“大西柏坡”建设成国内一流红色品牌,给出了几点意见。 首先应当注重软实力、软环境的建设,并分析决定了西柏坡品质和品味的重要因素,诸如人文素质、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环境卫生、市场秩序、制度建设,以及景观美学思想、生态文明程度等。 其次,按照“大西柏坡”的发展理念,提出需要进一步“全面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挖掘西柏坡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明程度。 ”第三,为了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需要“请名家策划、名家创作,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利用各种文化媒介,塑造以西柏坡为背景的艺术形象”。 “给定材料七”分析了江西宜春在全力打造“月亮之都”所做的努力,特别是“在打造月亮文化品牌上,注重高位推进扩大影响,力求借高端媒体树品牌、借品牌栏目打品牌、借名家名嘴说品牌”。 宜春注重品牌的力量,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全力打造“月亮之都”的城市形象。 这为考生提出对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将提炼出的要点进行加工,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连缀成完整答案,文字表述必须简洁精辟,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挖掘和体现“大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软实力、软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提高接待服务水平。 第二,挖掘历史文化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西柏坡的文化特色与景区建设相融合。 第三,建立西柏坡红色文化体系,成立西柏坡精神研究会,把西柏坡精神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研究,大力弘扬和传承。 第四,整理、打造古代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形成各色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互为补充的大西柏坡文化格局。 第五,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形象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 另外,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宣传。 4结合给定资料,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 (40 分)要求: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层次清晰,表达生动,不少于 1000 字。 【写作思路】这是一道自主命题作文题,文章的主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 文章在拟题的时候要注意恰如其分,既要点明论点,又要适当升华,增加亮点。 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为话题,话题即主题,题目给定了论述的主题。 考生写作时所有的材料必须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切不可“跑偏”。 文章写作时必须明确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本套试卷而言,结合给定资料,就是要理解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在推进“大西柏坡”建设中产生的积极影响,由此得出必须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 文章写作结构可参考“提出问题思路。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根超教育考公资源助考网:762741164 旺旺:天天转哟 据材料提炼出西柏坡在资源利用和品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对策。 需要注意的是,在论述的过程中,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缺一不可,不能单独谈资源意识或是品牌意识,否则就是偏题,造成重大失分。 【参考例文】发挥资源优势 塑造特色品牌西柏坡”的开发建设谈起西柏坡是全国的革命圣地,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柏坡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西柏坡的建设和发展,其历史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 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发展,河北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大西柏坡”的要求。 大规划、大整合、大交通、大旅游、大发展,一个“大西柏坡”呼之欲出。 开发建设大西柏坡,打造国内一流红色品牌,已然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共识和期盼,也必将成为石家庄市乃至整个冀中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在精心谋划和全力打造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大西柏坡”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开发和品牌建设。 西柏坡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资源利用和品牌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的力度不够,尚未形成有效的区域与产业聚集,无法构建在国际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建设的创新力不足,没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缺乏旅游精品,品牌建设水平低。 因此,大西柏坡旅游开发建设需要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做大做强“大西柏坡”这个品牌,实现“大西柏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是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西柏坡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做足红色旅游特色。 首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大西柏坡”规划。 大西柏坡开发建设将打破地域与体制的限制,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龙头,整合平山县及周边的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大规划、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其次,充分发挥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向富民强县目标迈进。 二是要强力塑造特色品牌。 塑造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就必须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西柏坡精神上下夫、做文章。 首先,大力挖掘“大西柏坡”品牌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将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历史古迹文化、温泉汤治文化、特色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形成西柏坡文化品牌的新内涵,并以此为引擎,丰富旅游文化内容、提升商业文化品位,全方位提升大西柏坡的品质和品位。 其次,对“西柏坡”品牌形象进行系统性、专业性、国际性的宣传和推介,全面提升西柏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使“西柏坡”品牌形象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信赖,塑造久负盛名的强势品牌。 通过全方位的对外宣传,让“西柏坡一宣传口号叫响全国,走向世界,构建 “大西柏坡”独特的文化标志。 进一步做大做强“大西柏坡” ,一定要全面贯彻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依托西柏坡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力塑造西柏坡特色品牌,努力将西柏坡打造成在国际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2010年河北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