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管理20xx最新版本全笔记内容摘要:

的修正,确认建模所需的数据、输入、假设和约束条件。 建立模型: 理论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实现的程序,并运行得到输出结果。 模型维护: 运行模型、测试模型、确认模型的真实性、验证模型的一致性。 精算建模中的主要模型(产品开发与管理、责任准备金评估、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管理)的基本特征: 预测未来现金流 采用随机或仿真模型 4. 精算假 设 关于未来的保险事故发生率、投资收益率、费用率和保单失效等 与 精算工作相关的要素所设定的假设条件的总称。 精算假设概念的误解: 1 已知变量 2 实际的观测数据 精算假设在精算建模与精算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精算模型中的各个变量、参数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明确的数值或确认(即精算假设),才是真正的精算解决方案;精算假设过程对于精算管理系统的设计解决方案和结果监控两个环节都有作用,建立精算假设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精算管理的微循环。 精算假设微循环: 确定主要的变量和假设、给出假设的初始值、对假设进行检 验、评估假设的重要性程度、 详细的文档记录(基本描述、依据、估计方法、适用范围)、定期监控。 试举出三个隐性精算假设的例子: 精算师总是假设每个被保险人的生死是独立的事件 在保证续保的定期寿险业务中,健康状况良好的被保险人一般会有较高的退保率,精算师假设剩余保单的死亡率略高 万能保险定价时,精算师假设平均的保费缴费水平和账户余额,即假定所有投保人的行为是一致的 5. 模型 校验与调校 校验: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观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模型本身的正确性和准确定 校验对象:模型的输入(数据、假设)、模型结构 (变量、逻辑结构与计算机程序、适用范围)和模型的输出(目标对象) 调校:模型实施(上线)后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对模型进行的调校 为什么要进行模型校验和结果调校。 没有经过检验和调校的模型无法保证为决策提供有价值和可信的支持。 无论是模型的校验还是调校,都是为了防止所谓的“垃圾输入”、“垃圾输出”问题。 如果采用了不合适的模型,模型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模型的输出不合适,即使模型是正确的,结果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方法: 损益分析方法 (寿险精算师进行的李元分析,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精算师更好的了解和理解造成未来损益的 各个部分的作用,通过选择不同的利源指标,精算师可以从各个角度了解产生未来损益的模式 ) 与实际数据、实际效果或其他可行数据进行比较的方法( 模型中产生的现金流与会计系统的记录对比 ) 6. 沟通 主要目的: 获得各个利益方对解决方案的接受和认可 对专业术语的解释 (广义线性模型 ) 促进方案的实施 (就精算建议和实施方案做出清楚地解释) 有助于今后对方案的更新 使得精算专业标准更加适用 沟通的技巧: 从沟通对象的角度进行思考 对不利情形的分析,既要描述其不利的影响、也要说明存在的正面因素 在精算报告的开始给出一段文字,简介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要客观地描述问题,不要情绪化 适用通俗的语言、不要夹杂过多的专业术语或外文单词 语言简介 适用附录进行说明 不要过度强调结果的精确度 注意信息的 充分披露 (会计准则和法规所要求) 列举 常见的精算解决方案: 精算师帮助政府对未来的人口结构进行建模,进而帮助政府估计未来的医疗、养老方面的成本。 风险较低的被保险人可能更容易退保,而这种逆选择的退保行为会导致赔付经验多额恶化。 精算师可以给予保单记录得到对这类现象的观测,然后采 用统计模型估计逆选择的影响。 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精算师用广义线性模型找出 各 风险因素与平均赔付成本的关系,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选择情景下的保单差异化定价。 如何判断一个精算解决方案的优劣: 在可接受的风险暴露水平下能够较好地满足目标并为哥哥利益方提供价值的方案我,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可度量性。 E、监控与反馈(比例约为 5%) 1. 明确监控对象 用敏感度测试来找到关键假设和参数。 关注模型中的一些隐性假设 需要监控依据行业经验或有线数据得到的假设和参数估计 监控 成本过高的参数要及时放弃 2. 经验分析 请举例说明精算 费用分析 与会计成本核算的异同。 答 :成本会计关心如何将这些费用合理地分摊到每一类产品上,精算师还要进一步分解产生各类费用的来源,从而得到产品定价模型的费用率假设,以及未来的费用现金流预测。 (定期将实际的费用发生结果与定价费用假设进行比较,可以解释实际费用与预期费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费用管理提供依据) 确定费用的驱动因子是精算费用分析与成本会计的 最大差异。 例 :比如 对于一类保险 产品,成本会计将发生的费用分摊到手续费、承保费用、管理费用等,精算师对于这些费用进行分析,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分析和判断,根据业务流程 和公司职能部门 进一步分摊, 将其与费用驱动因子 联系起来。 费用驱动因子: 代表业务规模的,能够对费用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同时也是可以从业务统计数据中得到的指标。 主要的费用驱动因子:保费 佣金、保单数量 保单管理费用、保额 核保费用、理赔件数和实际的赔付金额 理赔管理费用、可投资资产规模 投资费用、佣金销售管理费用、业务量(分产品) 营销费用 为什么经验分析中 要 包括业务组合的分析。 因为经验分析在实务中只分析非常重要的活动,所以对 于不同类型业务,在分析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 例如人寿保险业务中,理赔经验 、费用率 对保障类业务 是最重要的经验分析内容;对于储蓄类业务,投资收益率、费用和保单的持续水平是关键因素;对于投连险,投资收益相对处于次要地位,费用因素更为关键。 选择一个具体的经验分析项目,说明分析目的、内容和方法。 目的:分析每年续保的定期寿险( YRT)和均衡保费的定期寿险的 死亡经验 内容:定价假设吸烟者的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 倍 ( 1) YRT 业务的 A/E 为 92%,吸烟者占比 25% ( 2)均衡保费业务的 A/E 为 82%,吸烟者占比 75% 初步判断: YRT 业务的死亡经验要比均衡保费业务差 方法:对经验数据进行 分组分析 ,分为吸烟者与非吸烟者 ,发现两类业务非吸烟者的 A/E 均为 100%,吸烟者的 A/E 为 79%。 结论:所有吸烟者的死亡经验有所改善,而吸烟者在两组业务的占比不同导致了两组的业务的 A/E 差异。 3. 结果反馈 试说明如何利用经验分析的结果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 1)降低风险。 如对高风险产品进行再保险处理或使用衍生产品来规避投资和流动性风险。 ( 2)审核现有产品,开发资本需求低的新产品 对于含最低保证条款的产品只保留能够用价格来弥补 资本成本的最低保证部分。 ( 3)通过增加业务量、产品类型和销售渠道来使业务得到分散。 如何理解分离账户的投资收益分配是一种监控和反馈机制。 例如采用基金单位定价来分配投资收益,由于投资单位定价的准确性对经营的损益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基金加以严格管理,如 定期审核账户的投资收益与投资单位是否相符。 投资单位的定价偏差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特别是 在管理不严格时。 精算师应对补救行动提出建议。 当投资单位定价过高时,给那些退出的投资者过多的支付,新投资者得到的投资单位就会过低。 若定价过低则会出险相反的情况,这都会造成不公 平或出险流动性问题。 试通过某一精算实践工作具体说明精算师在结果监控和反馈中的作用。 应用经验分析结果时,要仔细考虑备选方案的公平和公正性 作用: 利用经验分析的结果,精算师可以帮助公司管理 层进一步找到实际偏离预期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设计更合理的解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