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教研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这种培训方式的基本程序如下: ①明确目标和任务,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任务,并明确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②指示完成特定任务的学习内容、基本步骤和主要方法; ③创设一定环境,展开培训活动; ④演示、研讨、共享、评议任务完成状况,体验成功,分享成果。 研究性培训 研究性培训是借鉴研究性学习而 来的培训方式,它既是培训的课程类型,也是培训的组织形式,还是受训教师的学习方式。 这种培训方式的基本程序如下: ①指导自主选题; ②制定活动计划; ③展开研究活动; ④体验解决问题; ⑤处理结果; 19 ⑥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教研员个人学习“六个一” “六个一”的具体要求为: 每学期搞好一次集体辅导; 开展好一次有主题的教研活动 ,写一篇教研叙事; 摸索出一个学科问题,使之以课题的形式呈现,并由组员共同研究、解决; 外出学习一次,并且学习后在全校做汇报、为学科教师上教学引路课或进行业务讲 座; 带好一支学科骨干队伍; 出一本全区适用的学科优秀教育教学资料集锦。 第二部分:部室工作职能 部室学习“五个一” 各部室每学期 要有一名教研员提供培训者的培训活动(展示教研活动),以提高 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促进教研员整体素质和工作实效的提升。 各部室每学期要有一名教研员为本学科教师上教学示范引路课,以促进教研员个人实践智能的提升,同时更好地巩固和发挥教研员在业务上的引领地位和作用。 20 各部室每月要开展一次“教研论坛”,论坛要针对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深入调研,集思广益, 群力群策,以便更好地发挥本部室的功能,为上级行政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工作实效,更好的服务基层。 各部室每学期要组织开展一次全区示范性的大型教研活动,为全区教师提高教研能力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进一步促进全体教科研训人员研究、培训能力的提升。 各部室每月要及时上传学科的教研信息,以便充分发挥进修学校网络教学的优势,使基层学校和教师及时快捷地掌握我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及最前沿的教育信息,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工会 工作 职能 根据党委和上级工会的工作部署 ,制定工会工作计划、布置、检 查、指导各工会小组开展工作。 2、贯彻《教师法》、《教育法》和《工会法》,努力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群众说话办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沟通领导与教职工的联系,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 自觉履行教育职能,发挥工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协助支部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的教育,积极开展有益于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类教育活 21 动,全面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会同学校各部室积极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师表工程建设;做好其他有关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推荐、评选和表彰工作。 按期召开工会委员会议,组织筹备工会委员会的选举工作,主持起草工作报告,并向大会报告工作。 按期召开教工大会,做好大会筹备工作和会务工作。 督促检查大会决议及提案的落实情况。 着力履行维护职能,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促进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重视从源头上维护教职工的正当权益,参与学校有关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讨论。 组织好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利用文艺活动场所,搞好群众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使教职工在各项活动中陶冶情 操,增长知识。 配合学校师干训做好教职工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做好新会员的接收和工会基本知识的教育。 做好来信来访接待、文书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 11收缴、管理和合理使用工会经费。 1关心群众生活、会同学校做好教职工集体福利工作。 1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 22 师 训、 干训部工作职能 负责全区中小学后备干部的岗位职务培训、在职干部的提高培训。 对培训后的中小学干部进行实践跟踪考核,为教委的干部任免和调整提供依据。 负责组织中小学骨干校 长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讨。 举办各种短期班和专题讲座等。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常规性工作及学校下达的其他工作。 干训教师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熟悉教材、大纲,根据备课、上课,提高干训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小学 教师 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指示。 依据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教研院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协助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制订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划、方案及各学期工作计划,明确培训任务。 规划、部署本 区 小学教师培训的方法、措施、途径。 有层次、有步骤、按计划开展小学教师的多种培训等。 如: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基本功培训、学科培训 、教师专业化培训、师德培训 等。 23 中学研训部工作职 能 中学研训部的主要工作职能 为: 教研工作: 研究初中各学科教学特点,掌握前沿的教学信息,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完成对基层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 依托课例基础,精心组织集体备课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开放式的教学研训活动,切实做好薄弱学校的帮扶工作。 对每所中学进行调研视导,按照《铁东区中学教学常规量化评价》体系 要求认真查看学校落实情况,形成中学教学质量的分析报告。 协助基层学校制定并完成好教学工作计划并 自觉参与指导教研组工作,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协助基层学校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全程指导、监控中学教学质量,作好各学年教学水平测试,完成各学科质量监控的试卷分析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掌握教学情况提供科学、客观、真实的信息。 研究中考命题思路和导向,制定全区中学备考策略,指导好中学中考复习工作。 常规工作: 深入教学第一线, 了解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每学期每位教研员完成听评课 40节以上。 完成部室内管理及各学科管理的各级各类教改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 组织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为广大师生搭建交流展示的 24 平台。 做好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得新教师尽早融入到规范的教学管理之中,骨干教师真正担当起教学的脊梁作用。 部室内部建设: 坚持完善部室内部的业务学习制度,并同各项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活动的记录和资料整理,留存备案。 建立部门听评课考核制度、学前周集体备课考核制度,加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研训能力和水平,为打造“学习型、活力型、研究型”学校而尽职尽责。 小学教研部工作 职能 进行教学业务管理。 执行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并执行教学计划和教材的使用意见。 开展教学理论研究。 为小学各学科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进行教学业务指导。 把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为小学各学科教学提供必要的实践支撑。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开展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监控小学的教学质量,定期开展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估,对各学科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当好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助手。 进行调查研究,为教 25 学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发 展学生特长。 采取多种策略,通过多种途径(培训、竞赛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艺体研训部 工作 职责 发挥助手职能,上传下达。 宣传、执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的工作方略,提供决策参考。 发挥引领职能。 制定全区体、音、美、健教育课程的研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各科教研员具体实施。 发挥服务职能。 立足常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发挥研训职能。 以活动促教研,提高培训质量,有效提升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发挥转化职能。 深入开展教 改实验工作,在取得成果基础上总结、推广,并转型为高起点的常规工作。 发挥指导职能。 定期组织区大型师生体育、艺术竞赛活动,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发挥培养职能。 发现和培养典型教师、特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 发挥管理职能。 建立健全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区域教研网络,对体音美学科教学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6 幼教研训部工作职能 宣传教育方针及有关教学工作的上级指示和决定,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咨询。 根据实际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以 及市教研部门安排,制定本区教研工作计划。 深入基层幼儿园了解、指导教学工作,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组织并辅导幼儿教师学习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研训结合的形式培训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从教学实际出发,收集、整理教育教学信息,并用以指导教研工作实践。 发现和培养典型教师、骨干教师,帮助他们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 贯彻执行上级和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指示,及时向幼 儿园传答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精神。 组织多层次、多样式的教研活动,研究解决执行教学计划和教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学规章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教学改革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教学规章制度。 做好教改实验课题的指导、管理工作,推广优秀教改实验成果。 27 科研部工作职 能 负责科研规划、计划、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的编制工作。 负责科研工作日常管理、科研工作会议的组织工作。 负责学会日常工作、学术活动的管理。 负责组织和管理重点学科 建设、科研骨干的遴选、培训与管理工作。 负责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专利、科研档案、成果鉴定、评优和科研工作量的管理。 参与重点科研究基地校建设工作和科研实验室建设工作。 科研人员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研提供实践依据,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电教 部工作职能 负责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指导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研、科研与教学评价工作。 负责抓好对全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师 、专职电教教师、网络管理人员、电教软件制作人员、摄录编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 国家现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