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标准-word版内容摘要:

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 并 按规定要求 上报。 技改、大修管理 省检修公司 应 做好 500千伏变电站监控系统 技改、大修计划, 并上报 省调控中心审核,省检修公司 按照省公司下达的技改、大修项目做好 实施 工作。 重大技改项目在实施完成后应报 省调控中心组织专业验收 ,专业验收申报时应提供项目技术报告、项目完工报告等相关资料。 地区检修公司 应 做好 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监控系统 技改、大修 计划, 并上报 地区调控中心 初审 、 省调控中心 审核 ,地区检修公司 按照省公司下达的技改、大修项目做好实施工作。 重大技改项目在实施完成后 , 应报地区 调控中心组织专业验收 ,专业验收申报时应提供项目技术报告、项目完工报告等相关资料。 应规范开展 监控系统技改、大修项目 管理,做好 可研和初步设计, 重大项目应编制项目建设和实施方案。 并 规范化 开展项目工程实施。 运行维护 技术管理 监控系统工程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检修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工程建设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的技术规范和功能规范要求 实施,技术改造应按照监控系统老站改造要求实施,设备检修应按 照 《 调度 自动化 设备检修管理标准》 要求开展。 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应做好相应的图纸资料、技术文件、软件备份等 资料管理。 监控系统 工程 技术资料 : a) 设计单位提供 的 设计资料 (工程竣工 图、技术说明书、 调控信息 表、 信息接入对应表、 设备和电缆清册 、闭锁逻辑表 等 ); b) 制造厂家 提供的技术资料 (设备和软件的技术说明书、操作手册、 SCD文件、 软件备份、软件使用许可证和出厂试验报告等 ); c) 工程 建设 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 (技术规范书、设计联络和工程协调会议纪要、工厂验收报告、现场验收报告、信息联调 方案、 工程调试 报告、 监控信息联调报告 等 )。 监控系统 运行维 护 技术 资料 : a) 监控系统管理标准(信息接入管理、检修管理、缺陷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 b) 监控系统技术标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监控系统老站改造技术规范等); Q/GDW11094— 202020606 6 c) 监控系统校验 资料 (校验规程、 检修 报告、联调报告 、消缺报告 等) ; d) 监控信息资料(各类信息表、监控信息对应表、信息变更通知单、装置地址通知单等) ; e) 运行维护 资料 (反措文件、技术分析报告 、 软件备份 及 缺陷 记录簿等 )。 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应做好相应的 信息参数 技术 管理。 监控系统 信息参数 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a) 设备命名与调度命名一致 ; b) 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 变比 与实际设备一致 ; c) 变送器或交流采样的输入 /输出范围、计算出的遥测满度值及量纲 等参数管理 ; d) 遥测扫描周期和死区管理 ; e) 信号的动合 /动断触点、信号触点抗抖动的滤波时间设定 值管理 ; f) 事件顺序记录 (SOE)的选择设定; g) 电能量采集 装置 参数管理 ; h) 远动通信工作站 数据 传输方式、通信规约 等参数 管理。 检修公司 变更监控信息参数 应 以相应 调控中心 提供的书面变更单或 新发布的 信息表为准。 运行维护 安全管理 检修公司和工程安装调试单位在 变电站 监控 设备 上 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 国家电网公司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变电站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 定,确保人身、设备、电网的安全。 在监控设备上工作 应 做好安全措施 ,并做好详细记录及相应的软件备份。 测控装置版本 应严格按照省公司发布的要求 管理。 严禁在站控层计算机上安装、拷贝、使用与运行无关的软件。 检修公司应 制定并执行 监控设备 权限管理制度,禁止越权进行操作。 监控系统 的远方维护诊断端口必须严格管理,必须开通使用端口时应办理申请手续。 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信息接入监控系统应遵循 《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运行维护界面 监控 专业与继电保护专业运行维护界面 对于智能变电站 : a) 继电保护 装置 接入监控系统 ,分界点为 各保护屏至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之间 : 监控系统 网络交换机屏 侧由 监控 专业负责, 各保护屏 侧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 b) 智能终端接入监控系统,分界点为智能终端 至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 之间 :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侧由监控专业负责,智能终端侧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 c) 合并单元接入监控系统,分界点为合并单元至 测控 屏之间 :测控 屏侧由监控专业负责,合并单元侧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 d) 保信子站 接入监控系统,分界点为保信子站至 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 之间 :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 侧由监控专业负责,保信子站侧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 保信子站接入调度数据网,分界 点为数据网交换机 端口 ; 数据网交换机 端口 以下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 e) 录波器 接入监控系统,分界点为录波器屏至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之间 : 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侧由监控专业负责,录波器屏侧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对于非智能变电站 : a) 继电保护 装置硬接点信息 接入监控系统 ,分界点为 测控装置屏外侧端子排 : 测控装置屏外侧端子排以外 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 Q/GDW11094— 202020606 7 b) 保信子站接入监控系统,分界点为保信子站至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之间 : 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屏侧由监控专业负责,保信子站侧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 继电保护 装置、保信子站接入监控公共信息管理机,分 界点为公共信息管理机接口 ; 公共信息管理机接口以下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 监控 专业与变电运行专业运行维护界面 : a) 独立微机五防系统 接入监控系统 ,分界点 为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端口 : 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端口以下 由变电运行专业负责 ; b) 监控一体化微机五防系统 接入监控系统 ,分界点在五防钥匙底座 : 五防钥匙 底座 接入监控工作站由 监控 专业负责,五防钥匙及底座由变电运行专业负责 ; 监控 专业负责监控系统五防逻辑配置,变电运行专业负责提供防误逻辑图和功能验证。 监控 专业与 一次设备 专业运行维护界面 : a) 变电站一次设备遥测、遥信及遥控接入 监控 系统, 分界点 为 现场机构箱 : 机构箱以上 由 监控 专业负责 ; b) 在线监测装置接入监控系统,分界点为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端口 : 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端口以下由一次设备专业负责。 监控专业与通信专业运行维护界面 : a) 监控系统远动通道, 分界点为远动屏至通信屏之间 : 远动屏侧由监控专业负责,通信屏侧由通信专业负责 ; b) 通信电源硬接点接入监控系统,分界点为测控装置屏外侧端子排 : 测控装置屏外侧端子排以外由通信专业负责。 监控 专业与其他专业运行维护界面 : a) 监控系统 使用专用逆变电源,分界点在变电站交流分配屏和直流分配屏电源端子排 : 电源端子排以上由维护 单位负责,电源端子排至监控系统专用逆变电源的专用电缆由 监控 专业负责 ; b) 监控系统 使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分界点在变电站交直流电源分配屏端子排 : 电源端子排以上由维护单位负责,电源端子排至监控系统设备屏的专用电缆由 监控 专业负责 ; c) 变电站安防系统信号接入 监控 系统,分界点在测控屏端子排 : 端子排及以上设备由 监控 专业负责;端子排至变电站安防设备的专用电缆由安防设备维护单位负责 ; d) 各类智能设备接入变电站统一对时系统,分界点在对时系统设备屏端子排 : 端子排及以上设备由 监控 专业负责;端子排至需接入对时设备的对时电缆由设备维护单位负 责 ; e) 各类智能设备接入 监控系统 网络,分界点在网络配线架 : 网络配线架以上由 监控 专业负责,网络配线架至各类智能设备的专用线缆由设备维护单位负责 ; f) 变电站监控一体化 VQC系统, 监控 专业负责系统平台维护、策略配置,运方专业负责提供策略,变电运行专业负责功能验收 ; g) 区域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 监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