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高档建筑陶瓷装饰砖可行性报告(正式内容摘要:

四川廉价清洁的天然气及相应的原料与西部市场,这其中有新中源、奥斯堡、广乐等企业落户四川夹江;第二轮转移是佛山陶瓷大规模的走向省内邻近的肇庆、清远、河源等地,在周边形成了一个两百多亿产值 的产业,形成了一个泛佛山陶瓷区域;第三轮转移是最近一年大批佛山陶瓷企业指向全国的扩张、转移、再次布局设点,一年中,佛山陶瓷在外省签约投资金额近 200 亿元人民币,建厂圈地约 2万亩,这一轮转移仍在持续中„„。 事实上大部分地区近年来都是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的经济增长,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 2020年国家经济 8%的增长目标, 2020年的北京奥运会,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升温,都刺激着建筑陶瓷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16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 中央财政进 一步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政,免除全部农业税,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进一步全面完善全民义务教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杂费,相对 2020年中央财政这一块就增加了近两千亿元的投放,以及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持续增加了建筑陶瓷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 167。 未来十年世界工厂的地位与建陶产品的出口 2020年我国墙地砖出口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超过意大利、西班牙,达到 ,约占我国建陶总产量的 10%左右,尽管最近出口退税比例的降低、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但 未来 10 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有本质性的改变,中国的建陶产品出口将进一步增加。 167。 陶瓷产业扩张、全国适当布局 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三级、四级市场不断开发、比重逐年增加,导致了陶瓷产业的向外扩张与全国范围的适当布局,这一次的扩张与布局的表现形式就是佛山陶瓷转移,多年的产业积累为这一次的产业扩张积蓄了足够的爆发力,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建筑陶瓷行业的下一轮全面竞争拉开了序幕。 167。 陶瓷企业二次发展必须解决瓶颈问题 ,排兵布阵,利用区域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佛山陶瓷作为当今世 界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近年来生产用陶瓷原料的运输半径越来越大,主要燃料(燃油)成本越来越高,运输设限越抓越紧,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建陶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要解决陶瓷发展的瓶颈,陶瓷企业需要转移、扩张、需要再布局。 167。 顺应全国陶瓷发展的大趋势 科勒、亚细亚落户山东;冠军签约成都;斯米克、东鹏、马可波罗进驻江西丰城精品陶瓷工业园;金意陶、箭牌、欧神诺落子瓷都景德镇;新中源继四川夹江之后又签约湖南衡阳与江西高安;最近佛山陶瓷的知名品牌企业欧亚、汇亚、中盛又相继转移江西;目前 大中型的建陶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在进行着或正在准备进行产业的转移,通过转移进行新一轮的扩张及重新布局。 167。 目前全国建陶产量的分析 167。 . 泛佛山地区 主要组成为佛山及周边的清远、河源、肇庆等广东产区,年产量约24 亿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 50%。 167。 . 山东地区 主要包括淄博、临沂等主要产区,产量约 11 亿平方米左右,是目前除广东外,中国最大的建筑陶瓷产区( 2020年有媒体报道其总产量甚至已经超过广东)。 167。 . 福建地区 有企业近 300 家,生产线 500多条,产量约 5亿平方米,其中晋江 4 亿平方米(《泉州市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泉州市的数据为 ),闽清 1亿平方米,福建外墙砖产量据称占全国产量 70%。 167。 . 华东地区 包括上海、江苏、渐江为主的华东组团,建筑陶瓷以台资为主,产量约 1 亿平方米,表现布局分散、总量不大、质优价高、风格内敛,与广东地区有较大不同。 167。 . 四川夹江地区 有近 100家企业, 238 条生产线,产量 5亿平方米。 2020年底,天然气供应紧张,水 煤气项目启动,近 10 家大厂全部新建水煤气。 167。 河北高邑 有企业 65家,生产线 74条,年产量约为 1亿平方米,但在人才、资金、能源及技术升级方面仍有较大压力。 167。 . 江西地区 以高安、景德镇、丰城为主体,目前产量尚不足 1亿平方米,但到今年年底,高安将形成近 200条线的生产规模,加上丰城、景德镇目前正在筹建的 6大建陶企业,这将是一个新兴的建陶工业基地。 167。 . 东北地区 沈阳法库:企业 108 家,已投产生产线 80 多条,在建的生产线 100 多 条,年产量 1亿平方米。 辽宁建平:园区生产和在建的企业已达 24 户, 13 户企业的 14条陶瓷生产线投产,年产量约 5000万平方米。 167。 其他地区 山西阳泉:阳泉市共有 16 家陶瓷企业,代表企业如华龙陶瓷有限公司、阳泉玉石陶瓷有限公司,集中于阳泉郊区,多为国有企业,体制的包袱比较大,改革的任务重。 安徽淮北:已在烈山区规划一个占地 2平方公里的陶瓷工业园区。 现有 10 多家企业,投产的有 8条生产线,年产量 2020万平方米。 四川丹陵、广西北流、湖北宜昌、陕西宝鸡、 宁夏中卫、甘肃白银、内蒙包头等地区的建筑陶瓷行业,或者已经有一定基础,或者在原料、能源方面具有发展潜质。 167。 蓝海战略,插位经营,定址 中原 腹地。 由于 河南是中国的 人口 大省, 地处中原腹地, 项目选址鹤壁 ,区域优势无可比拟。 河南担当国家开发西部、中部崛起的过渡地带。 其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丰富的政府治理经验和强大雄厚的经济积累孕育的潜力巨大市场,充裕的矿产资源,电力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及市政实施,都直接对本企业的产生积极的影响。 必将使本企业快速占 领 本地市场,辐射周边市场,使本企业能在短时期内形成区域市 场优势,从而加快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章 产品特点 与市场需求分析 167。 产品特点 本公司采用意大利先进的陶瓷制造工艺及最先进的高档环保陶瓷生产设备,生产出质地好,轻且薄、尺寸可大可小的,不退色,不氧化,无污染的装饰装修用高档墙地砖、釉石砖、卫生材料等。 由于本项目所列产品生产为高温高压工艺,产品在 1200℃的高温中烧制而成,与传统石材和普通的陶瓷装饰装修材料相比无论其环保性能还是化学、物理属性都有优异的表现。 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有的化学成分经过长达 90 分钟的高温生成以充分挥发,在常温中分子化学性 能稳定,有较强的抗氧化、抗酸碱、抗腐蚀性,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挥发物,有辐射源的中金属辐射指标远远低于石材,是理想的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其物理属性于石材相比主要表现于,质地致密,表面莫氏硬度达到 8比石材高出 2级,防污、防滑、耐磨性能优越,可直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 本产品于石材相比可谓物美价廉,减少了对自然石材资源的破坏,减低了石材中有害化学成分及普遍陶瓷的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67。 . 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167。 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中高档陶瓷近年来供给量不断增长 ,但总量上仍少于低档陶瓷。 随着收入和欣赏品位的提高,消费者和组织用户对中高档陶瓷的需求量在增加。 中高档陶瓷供应总量低于需求总量,用户对品种的可选性很强,但对品牌的认知度较低。 中高端建筑陶瓷厂商大部分都有明确的产品定位,都试图在某一个产品领域做得最好。 中高档陶瓷厂商虽然不希望走低价恶性竞争的道路,但大量充斥市场的低档产品使整体价格水平处于较低的位置,中高档陶瓷厂商也无法回避价格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厂商和经销商利润都在降低,厂商希望通过直销以提高利润率,但受自身资源局限无法渗透到市场的 每个角落。 厂商对渠道的安排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直销和分销并重,二是重直销而将市场碎片留给分销。 西方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博士认为,西方公元纪年开始后的 2020多年中,中国 GDP约有 1800多年占全球份额的20%以上,长期居世界第一位。 在这段历史中,我国仅有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出口规模一直占世界第一位,那就是陶瓷。 鸦片战争后,随着国运的衰落,我国陶瓷工业也逐步走向没落。 1998 年,我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 在过去的九年中,我国陶瓷行业继续巩固在全球的统治地位,总产量已占全 球 2/ 3 以上,其中,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量分别占世界 70%、 50%、 33%以上,我国能源、电工、 IT、钢铁、航天、化学、医学等工业部门使用的陶瓷制品产量也在大量增加。 我国陶瓷行业出口量和出口收入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并已形成佛山、景德镇、淄博、夹江、德化五大产业带。 此外,江苏、河北、河南、辽宁等地的陶瓷产业也出现了快速崛起的态势。 某些区域陶瓷重镇也在快速发展。 例如,福建晋江的陶瓷产量已占省内约1/ 3,年产值超过 70 亿元,而且发展速度直逼佛山。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陶瓷行业的无序竞争非常 严重,已经威胁到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例如,由于企业在国外市场相互恶意压价,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在欧洲、美国、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等许多地区遭遇了反倾销诉讼,损失较为惨重。 在国内,我国重复建设项目繁多,企业相互抄袭、仿冒、压价现象较为普遍。 地方保护主义也妨碍了大企业的扩张。 受大环境的拖累,我国陶瓷行业其全球竞争力将受到负面影响。 为了改变无序竞争的局面,业界进行了一些尝试。 例如,2020 年 9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专业委员会在淄博市成立。 其主任委员是华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其他委员 是全国数十家大型陶瓷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该委员会力图创建一个价格联盟,避免大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这些措施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有一定效用。 不过,从目前的态势看,我国陶瓷行业还可能经历几年的调整期,最终转向少数有市场号召力、控制力的寡头企业垄断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新格局。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专利产品、高科技产品将成为企业竞争、市场洗牌的主要工具之一。 专利、高科技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个:第一,专利、高科技产品使行业内大批小企业退出市场。 第二,专利、高科技产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占领市场份额的捷径。 相对于 中国市场来讲,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德高速发展时期,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的宏观经济 GDP保持在 8%以上。 而实际上我国的 GDP近几年的增长都保持在 10%以上,作为经济发展的标志性行业房地产经济将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城,小城镇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写入政府未来发展的大计之中,而房地产经济的庞大市场需求 ,新的形象工程和新建筑必将应运而生。 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对新材料、新技术产品的需求有了新的认识,再加上我国市场人多地少,高层建筑将是我国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这将直接刺激 了设计师对于新兴建筑材料的需求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并直接带动了专利、新技术产品的广泛推广与运用。 同时由于建筑陶瓷产品已代替了石材成为继水泥、钢材、玻璃、铝塑(木材)后的第五大建筑材料。 2020 年底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正好处在中等收入国家人均住房水平上。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 35 平方米之前,会保持较旺盛的住房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大量危旧房改造及房地产二级市场、租赁市场的加快发育,住房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最近一些机构对多个城市调查结果显示, 居民对现住房的满意率尚不到20%,约有 48%的居民提出在两、三年内愿意换购住房。 己购公房户中有 67%希望通过换购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再 加上还有不少的居民愿意投资住房,因此,住房潜在需求量还相当大。 以城镇人口人均增长 10平方米计,就需增加住房近 40 亿平方米。 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住房需求的增加和住房的自然淘汰(每年 l亿平方米左右),今后 10年,我国的住房建设有持续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投资和消费会同步增长(投资增速有可能减缓),加入 WTO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逐渐由集团或机构消费为主,改变为个体消费者为主。 个人买房的比例还会提高,住房质量会有进一步改善,销售环节会加快规范,住房消费服务领域会有更大的拓展,住房个人贷款的总量还会上升,物业管理的覆 盖面还将扩大,住宅与房地产法制建设将得到加强。 ①加入 WTO商业用房将会走俏。 目前 ,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形势一般持观望态度,不少外国公司只在中国内地设办事处而非公司,并且除了大集团公司外,一般只租不买。 入世后,关税等条件放宽,在中国投资有了保障,各种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具备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条件和信心,可为写字楼和外销公寓市场提供一个可观的客户群。 而房地产业由于其本身的不流动性,将导致“入世”后的房地产市场只有外销需求的扩大而不会有境外供给的直接增加。 ②普通居民住房需求继续增长。 据统计,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 面积只有 10 多平方米,中国城镇居民有 5亿人,潜在需求很大,加上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小户型市场将会增加。 在福利分房制度下,普通居民的购房能力不足。 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实行货币分房以后,这种状况可望得到很大的改变。 ③城镇人口增加的市场需求量预测。 当前 ,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0%,城镇人口约 亿。 预计 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 55%,全国人口 14 亿,城镇人口增至 ,城镇人口净增 亿,按人均居面积 10 平方米,即建筑面积 20 平方米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