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结题报告内容摘要:
题研究中 ,除了对学生集体培训讲座教育外,很多时候我采取了个别教育方式。 在具体工作中,我主要采取的个别教育方法有:亲情爱心法、综合国力法、功成名就法、顺水推舟法、愚公移山法等。 这些方法的实施,都是充分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体现个性发展的思想,取长补短,达成教育效果。 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体现。 特别是在当今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因素的冲击,只有先“利其器”,才能“善其事”。 另外,要给他们营造对其充满信心的周边环境,充分发动家庭、学校、社会等综合力量,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一种信任的 目光下学习、生活。 这样,就能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使其尽展风采。 心理分析,目标导航 “抓管理主要是管理人。 要想管理好人,就必须了解掌握人的心理„„”著名教育家如是说。 因此五个阶段中,着重在心理辅导讲座上花功夫。 即结合不同心理年龄、性别特征,由 教务 处牵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扭转不良心理状态和想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各个时期,分别进行了这样一些系列 班队活动 : ① 找朋友; ② 不当“小皇帝” ;③ 学会合作 ;④ 与快乐同在。 通过 班队活动 发现:一方面,从学生交上来的小结报告 中,学生明显感到办事有方向,做事有准则,心理成熟期缩短;另一方面,学生的行为习惯、为人处世逐步趋向理智,冲动举止明显减少,学习生活习惯社会化,终身化。 同时,对班级管理的难度降低,偶发事件率显著下降,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 以上心理辅导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初级目标要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还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进行中级指导,即人格完善,甚至更高要求的高级指导,即创造思维,自我完善、自我实践的达成。 调查研究,因材施教 在课题研究的 三 个阶段中,对学生的思想素质状况进行了两次调查研究 ,另外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会交朋友、学生的意志力品质等方面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作了科学分析。 通过对这些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消费、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调研,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概况如下: 通过测试分析,我们在各班级就具体情况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并对计划的个别地方也进行了调整,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通过各形式的指导,可以出现学生的思想状况明显好转,大部分学生埋下头来,致力于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另外一部分学生也能各尽其能、各展其才,选择切 合自身特点和特长的方向不断前进。 另外,在学校行政的有力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消费习惯逐步趋向正规化,课间打闹、吃 零 食现象明显减少,行为习惯也趋于理智化。 在为人处世、同学相处上能以诚相待, 学习上相互团结,共同进步。 大部分学生面对困难迎头而上,能做到不屈不挠;对待挫折,大家想办法、出主意。 反馈总结,适时调整 在遵照执行各阶段工作计划、切实实施工作计划的思路下,对各阶段进行小结、汇总 , 及时总结各阶段工作执行情况和成果,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然后在下一阶段中加以弥补,力争做到在执行计划的 前提下,灵活策略,不断完善自我、完善计划。 同时, 本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阅读大量名师管理班级的书籍, 如“有效教师”“好班规打造好班级”等, 并 能够 形成读书笔记。 除此以外,本课题组还 积极与其他相关的课题组展开交流活动,吸取 他们的 经验和成功之处 ,用于我 们 课题工作中来。 这样通过层层小结工作,不断提高,使本 课题研究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 阶段一( 2020 年 4 月 2020 年 7 月) ① 调查 小 学生各年级阶段存在的教育问题; ② 初步界定角色定位和 案例研究的内涵、形式及实施策略并付之实施; ③ 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制订实验方案,开发实验 阶段二( 2020 年 9 月 2020 年 7 月) ①第一阶段 实践 ;开展班级管理中教师角色的创新 实践 ,并做案例收收集工作。 ②检查实验情况,总结经验、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阶段三( 2020 年 9 月 2020 年 4 月) ①完成全部 研究实践 ,拿出系统的班级管理的案例 ,并做出理论分析与研究总结; ②整理成果、论文,完成结题报告; ③资源共享,并开始新一轮推广和再实验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本课题的实施过程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和厚爱,使课题研究得以圆满完成,并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1)学校领导重视。 (2)组织管理保障。 (3)资金资料保障。 为了确保课题的研究活动能顺利开展, 学校 及时购置了一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类书籍、提供相关研究资料。班级管理结题报告
相关推荐
家最熟悉的 PDCA循环,也被称作戴明环,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特别是针对 质量管理方面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与思维模式。 后来又发展成著名的质量管理 14 要 点其核心就是使用统计质量控制工具,来识别生产中的波动和异常,进而达到控制质 量的目的。 日本为了纪念戴明博士对其品质提升所做的贡献,于 1951年设置戴明奖, 作为日本质量的最高奖。 朱兰认为要获得质量,最好从建立组织的愿景以及方针和目标
现出自身的有点,让学生对自己有羡慕和崇拜之心,从而在内心深处接受教导。 二、建立一个好的班委 会,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 班委会是班级日 常工作的组织落实者,班委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好坏。 班主任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在班中建立班委会,例如,委任、竞选等,让一些能力突出,而且有为班级同学奉献意识的人担任班级干部。 当班委形成之后,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从各项班级工作事物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指导
息管理) ( 3)学生奖励信息管理 ( 4)学生惩罚信息管理 ( 5)学生考工考级信息管理 ( 6)学生测评信息管理 ( 7)班级档案信息管理 ( 8)综合查询信息管理 ( 9)系统用户管理 . 运行环境 建设高速核心网络,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之间应该畅通可靠,主干网络速率达到 100M/1000M。 且要拥有可靠稳定的公网出口,速率 10M,应实行双通道接入。 . 设计策略
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标志。 C、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 首先,要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其次,落实好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比工作。 D、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通过演讲、看专题片、调查采访社会相关的人士等主题的班级活动,逐步形成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氛围。 通过家校联系和对后进生的关心和转 化,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 2)、 做好过程性的指导、评价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