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工程质量检验制度20990字投稿:唐掴掵内容摘要:

理工作。 认真搞好图纸会审,对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提高工程质量以及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领会设计意图,保证按图顺利进行施工具有重要作用。 2. 图纸会审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参加会审。 3. 图纸会审之前,须由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师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观测、预算、翻样等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 提出问题。 4. 一般工程图纸会审,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师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承担施工任务的施工员、预算员、翻样员、质量员等有关人员都必须参加,重大工程的图纸会审还必须有本公司技术处处长及有关人员参加。 5. 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 1)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政策、质量标准和有关法规、规范、规程、规定。 ( 2) 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条件,对安全施工有无影响。 ( 3) 推行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说明及要求是否明确,能否保证施工质量。 ( 4) 建筑、结构及设备 安装之间有无矛盾。 ( 5) 各种图纸中的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 6) 拟建建筑物的定位依据(坐标、方位和标高)是否标定和明了。 ( 7) 地质分析资料和地质剖面图是否一致和具有代表性,钻孔密度、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有无问题。 6. 图纸会审的程序: ( 1) 由建设单位确定会审时间、地点,通知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参加,并主持会审会议。 ( 2) 会审时,首先由设计单位分工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 ( 3) 对施工单位提出的 图纸中的疑问、意见或建议应逐条讨论研究,并取得一致意见。 ( 4) 对暂时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技术问题及需要设计另行补图的内容,应定入会审纪要,并注明商定的答复时间。 ( 5) 会审结束后,由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将会审纪要整理成文,交设计和建设单位校核并签字盖章后,由建设单位打印,分发各有关单位。 ( 6) 当工程规模大,进度紧或设计单位来不及将图纸全部出齐时,可采取基础和上部结构、装修分阶段会审。 7. 图纸会审时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 四、技术交底 制度 1.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步骤,其目的(一)是使参加施工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作业班组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或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 2. 技术交底的时间要求 ( 1) 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图纸综合会审的基础上进行。 ( 2) 技术交底必须安排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并为施工留出适当的准备时间,不得后补。 3. 技术交底的形式应以书面形式,并辅以口头讲解。 交底人和接受人应履行交底签字手续,并及时归档。 4. 技术交底程 序 ( 1) 技术交底应由工程公司技术负责人或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向承担施工任务的下属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 2) 技术交底的末端是直接带班工人作业的班组长,班组长应以身作则,带领工人进行正确作业。 ( 3) 分部、分项的技术交底内容完成后应进行讲评,作业过程中班组长要随时检查,确保交底内容落到实处。 5. 技术交底内容 ( 1) 技术交底分为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和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技术交底。 ( 2) 单位工程技术交底应与施工组织交底一并进行。 ( 3) 分部分项(工序)的 技术交底内容包括:作业条件、施工准备、工艺操作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以及需要交底的其他事项(如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方法、操作要点、质量通病预防等)。 6. 技术交底的实施和要求 ( 1)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者应当督促其下一级的实施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交底,并形成书面材料由编写者签发。 ( 2)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实际,编写施工方案,并向施工员和班组长进行交底。 ( 3)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进度,结合工作特点和班组情况按部位 和操作项目向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切忌照抄照搬。 ( 4) 技术交底内容应做到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措施有针对性、技术先进、详略得当、结合实际。 五、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 各分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要将本工程的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 2.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员要向相关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3. 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队或施工班组配合施工时,项目经理,施工员要按照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 班组长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现场要求、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5. 安全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并要有签字手续。 6. 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题讨论,操作前要制顶详细施工方案,操作过程要严格把关。 7. 交底要作到落实到人,责任到人,被交底人应虚心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切不可不懂装懂,要心领神会。 8. 交底时,交底人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让被交底人产生误解。 六、质量等级评定及核定制度 1.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量员、关砌、翻样成立质量等级评 定、核定 小组。 2. 分项工程质量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单位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检验评定,专职质量员核定。 3. 分部工程质量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定,专职质量员核定。 其中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由企业技术和质量部门组织核定。 4. 单位工程质量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企业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评定,并将有关评定资料提交工程质量监督站核定。 5. 根据工序由施工员、质量员、翻样、班组长对模板、钢筋绑扎、钢筋焊接、砼强度、砌砖等分项进行质量评定。 6. 分部、分项、单位工程质量必须达 合格等级要求。 7. 分项工程质量不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的规定时,必须及时处理,并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要求确定质量等级。 七、现场质量三检制度 1. 分项工程实行班组 “三工序 ”检查方法: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 务下道工序。 2. 每道工序完工后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检查,保证工序质量。 3. 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作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 4. 对检查出的问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认真整改,同时做好复查销项工作。 5. 检查人员须严格执行设计及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坚持原则,对不合格工序、 部位坚决予以处理。 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下道工序不得插入。 八、质量样板制度 1. 项目部由施工员负责监督样板制度的落实工作。 2. 设臵专门的场所为样板区域,定期修整并做好落手清个。 3. 在分项 (工序 )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依照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要求,组织有关项目管理人员及班 组长进行分项 (工序 )样板施工。 4. 待样板工序完成后,由项目责任管理人员报项目质量员复查,合格后。 再请监理,业主验收如合格则组织本工序专业班组人员实地学习,然后全面施工。 5. 注意施工安全技术、防火、防毒等的要求,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执行。 材料堆放应注意安全防火。 6. 样板区域装饰工程的面层,不得有爆灰和裂缝。 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与基体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等缺陷。 7. 装饰工程外观质量,应符合外观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8. 检验时采用直尺、锲形塞尺、拖线板、方尺及线、尺。 九、质量例会制度 1. 制订质量例会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保证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提高。 2. 质量例会应以项目工程为单位,项目经理部每周召开一次。 3. 质量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施工员、材料员、质监员、安全员、各班组长、分包单位负责人必须参加。 如涉及重大问题的决策,可邀请公司有关人员、监理单位等参加会议。 4. 质量例会的内容应包括:通报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执行情况、工程施工质量情况、质量问题的原 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推广交流新的施工方法、对下一步工作的安排布臵等内容。 5. 全会参加者在会上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持有不同观点和保留意见。 但会上一旦形成决议,无论个人同意与否,都应认真贯彻执行。 6. 质量例会必须安排专人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并逐条整理,形成会议纪要,归入工程管理档案。 7. 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保持会议秘密,在会议决议未正式公布以前,不得私自泄露会议内容,影响决定的实施。 十、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1. 质量问题指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 责任过失造成工程检验批、分部(分项)达不到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或既定质量目标的问题。 2. 按公司程序文件《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编号QSP012),质量问题可划分为严重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轻微不合格品。 3.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20有关规定,出现质量问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 1) 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 2)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 3) 经有资质的 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 4)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 5) 通过反修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4. 处理程序 ( 1) 对严重不合格品,必须上报生产管理部、总工办,由生产管理部、总工办予以评审,提出处理措施,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限期处臵,跟踪复查。 ( 2) 一般不合格品由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审,并提出处理措施,经工程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限期处臵,跟踪复查。 ( 3) 轻微不合格品,现场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有权按规范或标准处臵,出具整改通知单,要求项目部人员或生产班组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做好闭合记录。 5. 对于质量问题的出现、调查、处理、复检,要做好书面记录。 十一、挂牌制度 1. 为防止在材料的接收、交付及安装各阶段产品的误用,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项目部特制订挂牌制,依照按场布图分类堆放材料,做到材料堆放有章 可循。 2. 做好材料挂牌工作: 1) 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主要工程材料(钢筋、水泥、黄砂、砌块)由材料员负 责进行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2) 钢筋标识内容:品种规格、试验结果、挂牌人。 3) 水泥标识内容:生产厂家、品种标号、试验结果、挂牌人。 4) 黄砂标识内容:产地、品种规格、挂牌人。 5) 砌块材料标识内容:生产厂家、品种规格、标号、试验结果、挂牌人。 6) 现场使用的设备应挂牌管理。 7) 现场各类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