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练江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钢筋笼制作 桩头处理 承台施工 砼拌制与运输 不合格 不合格 24 钻进成孔 钻机就位与试机检查 钻机就位时,水准仪测量钻机底盘顶面四角的高程,采用千斤顶对钻机进行调平,并固定好钻机。 启动钻机,使泥浆开始循环。 观察排浆管路、接头等是否漏浆现象,持续 5 分钟左右无故障,即可开始钻进。 钻进 为保证孔形符合要求,钻进中应复核桩位,更换钻杆前必须经过检孔,用检孔器检查符合设 计要求后,才可放入新钻杆。 如检孔器不能沉到原来已钻孔到的深度,或钻杆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较大时,则考虑可能发生了弯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成孔过程要及时填写《钻孔记录》。 若发现地质变化较大时,停钻护孔,待得到处理措施后继续钻孔;地质变化时,捞取渣样,连续操作,不中途停钻。 成孔检查及清孔 当钻孔累计进尺达到孔底设计标高后,采用检孔器或检测孔径的仪器进行孔径和垂直度的检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立即清孔。 当泥浆指标达到相对密度 ~ ;粘度 17~ 20s;含砂率< 2%;胶体率 98%;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要求后,停止清孔,拆除钻具,移走钻机。 a) 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b) 严禁用超深成孔的方法代替清孔。 c) 采用优质泥浆在足够的时间,经多次循环,将孔内的钻渣置换出来。 25 清孔分一次清孔和二次清孔,其目的在于控制桩基沉淀层,保证桩基承载力,同时也是为了灌注砼时保证质量,不出故障。 清孔时不应过早地稀释泥浆,而应加快泥浆的循环,待测定泥浆指标接近规范要求,才可稀释。 当孔深达到设计要求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对该孔进行孔深、孔径、孔倾斜度、钢筋笼制作 等有关内容的验收,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钻孔灌注桩终孔验收允许误差检测表见下 表 表 53 序 号 检 测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备 注 1 桩孔平面位置偏差 < 50mm 2 孔 深 ≥设计规定 3 孔底沉淀厚度 摩擦桩 ≤ 100mm 设计要求 端承桩 ≤ 50mm 4 桩孔的倾斜度 < 1% 5 孔 径 ≥设计孔径 6 泥浆相对密度 ~ 7 粘 度 18~ 8 含 砂 率 < 2% 钢筋骨架 钢筋笼的制作(该项工作在终孔前完成) 钢筋的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Ⅰ级、Ⅱ级钢筋应分别符合 GB1499 及 GB13013 的规定),且具有质保书。 进场后按要求取样进行抗拉、抗弯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钢筋必须坚决退货,主筋在制作前必须整直、除锈。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制作,根据实际情况需分节加工,相邻主筋在同一截面长度方向应错开 30d( d 为主筋直径),以保证钢筋笼搭接后在同一截面主筋接头数不超过 50%。 为了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 26 形,钢 筋笼内用可靠的内支撑加固。 钢筋笼的安装 在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无缩径和坍孔现象,确认成孔正常立即进行钢筋笼的安装。 钢筋笼第一节吊入孔内并将其上接头部卡在钻机基座(或护筒)上,然后吊起第二节并与第一节上下对齐。 钢筋的下放过程时刻保持钢筋笼在桩孔的中心,并缓慢下放,保证不刮到孔壁,以避免增加清孔工作量或导致坍孔。 钢筋笼应设置吊筋和定位筋,固定钢筋笼不偏移和上浮。 导管 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内直径为 30cm 的螺栓卡式(便于拆装管)导管(每节长度一般为 ,另配有 1m 和 );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闭水试验防止在灌注过程中导管漏气漏水产生断桩现象出现。 使用过程中应对其进行质量检查(规格、拼接、过球、水压等);导管连接时,中间夹有密封圈,连接盘必须上紧,防止漏气;吊放时,应使位置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挂钢筋笼;导管安装完毕进行第二次清孔,直至泥浆指标和沉渣满足设计要求,即装上漏斗和球塞。 灌注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的运输 采用拖泵直接泵送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应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用带自动计量系统 的大型商品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必须足够;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 18~ 22cm 为宜。 为了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加入缓凝剂。 27 水下混凝土浇筑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工艺。 灌注混凝土前将灌注机具如储料斗和漏斗等准备好,导管吊入孔内时,其位置应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开始灌注时,应保证漏斗灌满,外加一储料斗同时下落,保证第一次下料后埋管 1m 以上;初灌完毕后立即检查埋管情况。 ( 1)、 首批砼浇筑 首批砼灌注前进行孔 内沉淀厚度的测定,沉淀厚度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首批砼的灌注,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 )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首批砼浇筑量根据计算确定, 公式计算: V≥π D178。 ( H1+H2) /4+π d178。 h1/4 式中: V— 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 m179。 ); D— 桩孔直径( m); H1— 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 ; H2— 导管初次埋置深度( m); d— 导管内径( m); h1— 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 H2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 m),即 h1= Hwrw/rc; 首批砼浇 筑采用 “拔 球法 ”,确保一次成功。 ( 2)、首批砼灌注后,要连续灌注,灌注过程中应随时用检测绳检查混凝土面上升高度,确保导管埋深在 2—6 米之间,拔除导管时 28 要听从技术员指令拔除米数,防止导管拔脱现象。 最后混凝土浇注高度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 50~100cm 左右。 在整个砼施工过程中技术员做好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 ( 3)、 砼浇筑注意要点 a 浇筑砼前应测量泥浆沉淀厚度,大于 5cm 时应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时应注意维护孔壁稳定,防止塌孔。 b 首批砼浇筑时,应注意导管下口到孔底距离控制在 40cm 左右。 c 砼浇筑应连续有节 奏进行,经常采用测深绳探测砼面上升高度,保证导管埋深 2~ 6m,导管提升与拆除应迅速,当导管内砼不满时,应缓慢浇筑,防止产生高压气囊压漏导管,导管提升时必须有专人现场指挥,防止钢筋笼被导管挂住一起被提升。 d 砼浇筑时,应随时启动泥浆泵,以免泥浆池满而外溢,防止污染环境。 e 桩顶标高控制与桩头处理:按比设计标高出 ~ 控制,砼终凝后,确保凿除桩顶浮渣至设计标高桩顶以下全部是新鲜砼。 f 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必须做好原始记录。 防止断桩的技术措施 ① 配备 满足首批砼灌注的大集料斗,砼灌注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性试验,下放时对导管接头再次检查。 ② 拌和站备足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 浇筑前检查现场搅拌、运输、泵送等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且均有备用机械,确保混凝土灌注连续。 29 ③ 砼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及外加剂,改善砼的和易性、流动性。 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应检查其均匀性及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④ 灌注过程中经常采用测锤测砼面的位置,换人进 行校核并通过浇筑方量验算,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 2~ 6m 范围内 ,防止导管底脱离混凝土面。 ⑤ 灌注过程中继续保持孔内水头高于地表水或地下水 2m 以上。 ⑥ 清孔后泥浆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表 中有关要求。 桩头凿除 待桩基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凿除多余的桩头,以便进行桩的检测和下一道工序施工。 桩的检测 在 钻孔桩砼浇筑完毕并达到龄期 (7 天 )后, 采用超声波逐桩进行检测,检验桩基有无断桩、缩颈、空洞 等质量问题。 承台 施工 本工程主塔下部结构采用分离式承台 ,承台中心线和主塔对应 ,承台均采用 C30 混凝土。 施工工艺流程 见施工工艺流程图 5- 4 30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 54 主要施工方法 测量放线 承台施工前,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测量出各个承台的设计中心线,并做上木桩标志,然后根据开挖深度和内定边坡( 1: 1) ,用白石灰标示出基坑开挖外顶边线。 考虑每边比承台设计尺寸放宽。 承台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 挖掘机 进行基坑开挖,开挖至一定标高,开挖过程 中要钢板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检测完毕 桩头处理 承台基坑开挖、吸泥 测量放样 标高控制 坑底清理、垫层找平 钢筋下料加工 绑扎承台钢筋 支立承台侧模 浇注承台砼 浇注承台砼 砼养护 31 测量要控制好标高,基本上机械开挖控制在承台底标高上 20cm 左右时停止开挖,用人工开挖找平。 桩头的凿除 基坑开挖至高于设计承台底标高 30cm 左右时, 人工采用风镐对桩头顶部进行凿除处理, 直至至设计标高,并确保桩顶以下全部是新鲜砼,用水将桩头冲洗干净。 基底处理与垫层施工 若承台基坑底部土质较软,承台施工前在基坑底部铺 20cm 厚的碎石垫层。 在碎石垫层上面浇筑 8cm 厚的 砂浆 垫层进行找平,同时作为承台施工的底模板(根据基坑基底情况确定垫层厚度),若基底较硬,可直接铺设 8cm 厚的 砂浆 垫层进 行找平。 承台钢筋工程施工 隐蔽工程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绑扎钢筋,钢筋绑扎一次成型,采用临时支架(如型钢或钢筋)加固承台钢筋骨架和墩身预埋钢筋,确保钢筋骨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移动和墩身预埋外露筋位置准确。 钢筋绑扎前进行轴线及角点坐标放样,绑扎后进行轴线校核,确保承台位置的准确。 钢筋的加工在加工场统一集中加工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安装时严格把握钢筋的排距和层距,并按设计要求安放好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达到要求。 承台模板施工 承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 为增加模板的稳定性,在钢 板桩设置外斜撑 ;承台模板安装、固定及平面偏位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设计要求。 模板结构按照一般模板进行设计,拉杆间距按 90cm 90cm、模板背肋采用 75角钢、面板采用 6mm 钢板、背带采用 2[16 槽钢制作,见图 56。 32 承台砼浇筑及养护 承台砼采用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泵泵送入模一次成型浇筑完成。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分层下灰、分层振捣。 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洒水养护,以混凝土表面随时保持湿润为度。 拟投入本工程的模板图片 图 56 混凝土的温控措 施 a) 严格控制砼拌和物的出机温度,是确保砼浇注温度的前提,根据现场气温情况,可以采取降低原材料的温度,保证砼入模温度控制在 250C。 b) 砼配合比采用掺加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是降低砼内部水化热的重要措施。 c) 砼配料之前,各种衡器进行计量核定,称量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严格控制砼坍落度,加强对坍落度检测,每个班组 6~ 8 次。 加强检测砂石料的含水率,随时进行调整用水量。 33 d) 混凝土早龄期表面保湿。 混凝土初龄期,其抗拉强度低,遭遇阳光、大风等袭击后,在混凝土表层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所导致的温度应力,极易发生表 面裂缝,对混凝土表面,侧面采用多层麻袋覆盖保护。 e)对混凝土长期暴露顶面进行保温,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f)主塔承台体积较大,需埋设降温管网,通入冷却水进行物理降温。 四、墩柱(台)施工 工程概述 本标段桥梁下部结构共有 2 个桥台、 12 个墩柱。 桥台施工 概述 桥台采用“ U”字型台身。 桥台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 59 34 桥台施工工艺流程 图 59 桥台施工方法 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根据施 工图纸对桥台的施工位置进行放样。 基坑开挖 同承台开挖。 混凝土垫层浇注 基坑开挖完成之后,对基底的土质和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再铺设一层厚度为 8cm 砂浆垫层, 该层作为桥台施工的底模。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垫层浇注 钢筋绑扎 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注 拆模养护 钢筋下料及加工 模板加 工及修整 混凝土搅拌 35 钢筋工程 桥台钢筋的加工是在钢筋加工场地加工成半成品,用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 钢筋接长采用焊接接长。 人工将台肋预留钢筋上的附着物清理、凿除干净,台肋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运至现场与预留钢筋焊接,在桥台四周搭设脚手架,安装台肋钢筋。 钢筋安装先绑扎四周的骨架钢筋作为架立钢筋,再绑扎其余钢筋。 模板工程 桥台模板使用钢模拼装使用。 模板的的接缝等要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模板脱模剂选用专用脱模剂,。驻马店练江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稿)(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算, 50%、 75%年份降雨入渗补给量 1W 分别为 万 m m3。 ② 侧向补给量 侧向补给是影响浅层地下水储量的因素之一。 根据区域均衡法原理将规划区作为一个储水整体,按下式计算 一年内区域边界补给或排泄的水量。 )JL ( J3652 排补含KhW 式中: 2W 侧向补给量(补给为正,排泄为负), m3; K 含水层渗透系数, m/d; 含h 补给区中地下水含水层厚度, m;
) 学员考试过程验证子系统 :实现车管所现有各个考试科目考试过程中抓拍照片的人像身份验证功能。 在科目一考试、科目二考试、科目三考试过程中,原有考试系统随机抓拍考试人员几张照片 并保存,人像识别身份认证系统通过系统间数据共享接口,获取这些抓拍照片,批量进行人像身份识别验证,形成识别验证记录。 4) 后台业务管理子系统 :实现驾驶考试人员的人像信息管理、驾驶考试人员人像搜索比对、 系统数据通讯、
一、总体布局及分区建设内容 驾鹤小桃源扩建工程总用地 69 亩,主要包括 5 项建设内容: 汉城遗址景区 根据历史记载,汉城依傍驾鹤山而建,但具体位置和规模不详,根据推测并结合造景需要,拟选址在驾鹤山东北面,即已建成北门的东北面,供电局车队、油库和车间一带,用地规模约 25 亩。 在此景区内建设汉城纪念碑亭、纪念广场、文化陈列馆以及反映古代地方民族文化的图腾等,与已建北门区连成一体
栏杆。 两库房间后院门为木门已破损。 (6) 主楼一层门厅地面装修为水磨石 ,其施工质量较好 ,颜色与现有室内装修搭配较为合理但就材质而言档次较低。 (7) 大宴会厅原为电影厅,吊顶高 ,不利于空调节能,灯驻赤几使馆馆舍改造设计考察报告 7 具维修不便,且局部吊顶由于屋面渗水 ,已出现塌落 ,室内装修档次偏低。 (8) 车库折叠木大门破旧 ,且开启不便。 车库内墙面及顶棚涂料层出 现多处剥落。
批发 市场是豫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曾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 农产品批发市场定点单位,全国蔬菜批发行业五十强市场,驻马店 市科技兴农龙头企业,已成为豫南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社会经济壮况 XX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辖 17 个乡镇, 281 个行政村 (居委会 ), 总面积 147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14 万 亩, 20xx 年总人 口 79万人,其中农村人 口 64 万 人
生的剩余污泥重力排至污泥浓缩池。 进入CASS 池的污水进行好氧生化处理,根据预设时间进行周期运行,污染物得到进一步的去除,污水经处理达 标后排放。 CASS反应池内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 各种污泥混合浓缩后,上清液经集水池收集送回调节池,和原污水合并处理,浓缩污泥经板框压滤机脱水,泥饼 外运填埋或用 于沤制 肥料,避免污泥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3)处理工艺特点: 处理费用低。